中传艺术硕士考研攻略

时间:2020-11-19 12:15:57 艺术硕士 我要投稿

中传艺术硕士考研攻略

  XX年考研尘埃落定,很感谢之前考过的学长学姐们把经验分享给我,在我比较迷惑的时候及时给我信息指导。我今天也把我所经历的和所认识的分享给大家,希望对正在加入考研队伍的你们有点帮助。

中传艺术硕士考研攻略

  本人西南某高校应届毕业生一枚,也就是在去年5月份确定的要考研,而真正开始准备中传的MFA是在去年的八月份,所以诸位同学,假如你们还在怀疑自己是不是现在复习有点晚了,参照下我就平衡了哈哈。

  我还是像以前学长学姐一样,把我的攻略分成初试和复试。

  首先是初试。

  我初试成绩是368,貌似是在媒策中排名第二。分科成绩分别为:英语69、政治73、专业一128、专业二98(大家顺便参照吧)。在一轮复习过来对所考知识有个基本把控后,我就给自己定的分数目标是:英语70、政治70、专业一120、专业二120。成绩出来发现跟当初的目标差不多,只有专业二有点出入。当然我后来知道咱们专业的专业二普遍分比较低后,我也比较平衡了。在此不妨提醒各位同学,对知识体系了解后不如给自己定个恰当的分数目标,然后这个目标会在不知不觉中调控你的学习进程,你可以试试。比如我后期感觉英语复习的差不多,能达到预期分数,我就会把复习重点转移到政治和专业上来。

  下面说说我的各科复习计划:

  一、英语:

  英语的复习策略我管它叫“逐步撤退法”,既然有撤退就会有进入,5-7月就是打基础,我基本上一天有仨小时用在英语上,也就是说英语当时占到我所有学习时间的一半(我一天学习时间6-8小时)。7-9月每天俩小时。到9-11月只有1.5个小时(半小时看单词,一小时做题、分析)。12月基本上就成了一天1小时了,而且重点是用在回看以往错题,总结策略,以及作文模板整理上。

  5-7月:基础期

  首先是背单词,因为我开始是准备北电的学硕,因此是按英语一来复习的(后来当我做完全部英语一的20年阅读真题后,发现英语二真的好简单)。在这里强调单词书的选用和使用真的很重要。我选的是星火的那本(分三个小本,方便携带,而且一直比较喜欢星火的记忆技巧),再配一个它赠送的一个50页左右的5500大纲词汇清单。一开始看那本有详细单词解释和引申的小三本,到考研后期只看那个考研单词清单,一遍一遍看。

  在这段时间我每天大概花两个小时记单词,开始效率真的不是很高。我英语水平不能算好,六级擦边过线。所以开始单词记忆也比较吃力,但这段时间就是要坚持下来,努力跟他们混个眼熟。到后面会越来越快的。

  其次是阅读,在这两个月我基本上做完了20年的英语一考研阅读,一天1-2篇,我要说下这时候做阅读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你记忆单词。我选的是带有比较详细解析和生词注释的北航的20年考研阅读解析。先做题,然后整理生词(很多阅读解析书每篇阅读后面都单独有个生词表),然后翻译出来(我当时由于很懒,大多都是在心中读着翻译出来,其实中文写出来更好)。然后第二天早晨我就拿着昨天做的阅读理解在图书馆水池旁边通读2遍,读的时候也试着在心中翻译。就这样持之以恒。做阅读不要贪快,因为我们没那么多真题可供我们挥霍,我自己到后来实在没真题可做了才去买了那本老蒋的阅读理解200篇来做。虽然也有作用但效果绝对不如真题。

  7—9月:

  早晨我还是背单词,一天1个小时左右。单词到考试前一天还在看好不好。

  下午做题两小时:阅读一天1-2篇,外加完型一周做1-2篇就行。掐表做题,然后再用5倍甚至更多的时间好好分析它。至于翻译题我都是全文阅读翻译就不用说了。在七月份之前我把英语一的20年真题阅读基本搞定,我又找那个张健的黄皮书又来了第二遍,外加开始试做完型。

  这阶段要注意总结各题型做题技巧:比如阅读理解中的细节题、主题题、推断题、态度判断题都应该怎么做。

  10-11月。

  在这阶段我才开始好好利用英语二的真题,用的老蒋的解析。可能我的复习策略有点不对头哈,一开始是复习的英语一,但这样的结果是,我看到英语二的阅读发现相对比较容易。这时候也是每天下午1-2篇,直到做完。如果当天做一篇阅读的话,我会再加一篇完型或者翻译什么的配合。仍然是掐表做题+更多时间分析+总结策略。

  别忘了每天背单词:从十月开始我只看的那小小的50页的大纲词汇清单,原因很简单,基本上单词都见过了,我能在最短的时间浏览最多的单词。同样的单词,我们看五遍可能还不认识,当你看50遍的时候呢?

  12月—考试。

  这段时间可以适当做点模拟的阅读,其他不用做。更重要的时间用在回看以往的真题,我管它叫回锅,总结策略,背诵作文。

  继续每天闲的时候浏览单词,你会发现基本的单词都认识了。

  基本上我的英语策略就是这个样子。

  二、政治:

  我八月份才开始,没报班。我感觉以前学长学姐的策略就蛮好,就不怎么多说了。时间控制与英语正好互补,一开始时间用的很少,后来越来越多,最后一周甚至都是3个小时以上的狂背各大考研机构献得“宝贝”。基本上花的力气最少的就是它,73分,我已经很满意了,比起该死的英语。

  八九月份我就找了一本不要钱的貌似是文登的知识点总结书,也就是统称的序列一,看了两遍,把后面给的题做了。

  10月份看知识点做肖的1000题,看一章知识做一章题,我没怎么看大纲解析,因为我比较懒,二是我觉得政治抓住重点就行了,大纲实在太多了,我看到就有想撕的冲动。然后等十二月份各大机构的最后押题出来就狂背那些就足够了,推荐肖的,感觉任汝芬不靠谱相对,老爷子超级自恋,但还是要看看,还有起航20天20题也不错,总之能看多少看多少了,重点就是那些,肯定会有考到的原题出现的。我觉得报班不报班无所谓,如果你有自制力,完全没必要,反而那些东西会打乱你自己的计划。

  三、专业课部分:

  专业课我八月份才开始复习,之前准备的其它专业也没派上用场,如果策略得当,专业给它五个月真的足够了,当然跨专业考生可能棘手点,要趁早复习。

  (一)专业一:

  8-10月:通读参考书、理解+做笔记。

  我们的参考书有两本,一本是彭吉祥的,一本是王宏建的。我基本上以彭书为基本,后期以王书为补充。

  八月份基本上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把彭书好好通读两遍。然后着手做笔记,在做笔记的时候始终保持着一种出题意识(对了,在此提醒大家一定要把我们考过的真题琢磨透,每个题都是哪个知识体系里的,你会发现真的好有规律,比如艺术接受论、艺术起源论、艺术本质论每年都会选个方向出题,你就应该把这个知识体系里的所有的重点知识点整理出来,我后面会举例,因为这个很重要)。当然市面上也有许多人家整理的所谓的笔记,但我认为整理笔记的过程就是在自己给自己出题,自己考自己,精深复习的过程,这根直接拿人家整理好的效果是大不一样的,我真的希望大家自己按照自己的想法整理笔记。

  到十月份的时候我才开始看王的那本书,有点深奥,但很多真题中的大题你会发现上面都有影子,所以仍然要比较重视它。通读-理解—做笔记,形成对原来彭笔记的有力补充。

  到了10月底,我就开始一轮一轮看、熟记自己的笔记,然后不熟悉的再去翻书,把遗漏的重点再补充进去(笔记最好单面,背面用来补充,你会发现你真的有很多东西要补充随着涉猎些其他的相关知识)。

  一遍一遍记忆背诵、自己基本上能把笔记复述出来,12月份的时候我基本上能把我的笔记默写出来。

  考中传的研不能死学,我所说的`背也完全不是死记硬背,要学会扩散,在概论里有个“熟悉的陌生人”,其实中传的出题策略也是这个样子,你拿到试卷的时候会发现这个名词解释我貌似没见过,但你发现会有个跟这个题本质意思一样的知识点,你要做的就是把你知道的那个写出来,并跟题目做各种联系。

  (二)专业二:

  专业二的复习基本套路跟专业一基本相同。我专业二考的也不是太高,不敢在各位大牛面前显摆方法。只能说下自己认为有效果的。专业二考试的特点在于它的庞杂,但你会发现它是有重点的,比如电视电影部分,每年都会有名词,而且大题基本集中在此处。在这还是再次提醒同学们,永远要以真题为指导,真的,我说的可能所有都是废话,都是你已经知道并且已经这样做的,但这句话真的希望大家记得。专业真题太尼玛珍贵了,你分析完了总结出来规律,按着它的规律去复习,绝对没错,并且中传是大纲基本不变的学校比起北电这种很诡异的院校来讲。这也决定了至少三年内在大纲不大变的前提下,中传的真题是有绝对参考价值的。

  我也是先把那本蓝皮书看了两遍,除了电影电视部分,其他艺术种类基本只考名词解释和填空,所以你复习起来也按照名词解释个别按填空去记忆知识点。电影的大题基本出在视听语言部分,跟电视视听语言很大程度上重合,整理记忆,这是绝对的重点,每年都考。

  另外电视的大题还有电视热点部分,往往分值也很高。比如刚刚考过的中国好声音看音乐选秀的专业化倾向,这都是学界讨论很火的热点,我们的参考书是没有的。怎么办,复试参考书在这时候就用上了,永远不要认为给你复试参考书就是让你只在考复试的时候看,如果你这样认为我觉得你会有点危险。闲的没事儿了,看该死的三本参考书看累了,有种想撕掉它的冲动的时候。亲爱的,咱们换换口味,去图书馆期刊室看看最新的期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中国电视》、《电视研究》、《现代传播》挑一两类看,这些书的内容一方面可以让你的表述更加深刻精准,另一方面可以表现你的学术视野,在答题的时候即使不正面考到,举一个前沿的例子,老师微微一笑,分就来了。

  四、下面我举例分析复习技巧:

  (一)专业一:

  2012年真题:

  自然主义——分析:属于艺术创作方法知识体系,艺术流派的子类,每年一题基本上(13年考到了古典主义、11年考到了“艺术流派”这一名词,还有古典主义的特点),然后下一年会考什么呢: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这些知识点你都要整理出来吧,这都是绝对的重点啊亲。然后考的时候,看到某一题目,想它是某一知识体系里的,把你记忆的说上,适当延伸,gameover。

  再举例:

  11、12年真题:

  共鸣——分析:艺术接受论知识体系里面的,同类还有通感(12真题)、艺术接受定义(11真题)等,那么艺术接受分为哪几个过程:审美直觉——审美体验——审美升华,艺术接受的意义何在?重点又来啦亲,整理成名词解释和简答,这些会出现在你的笔记上,将来说不定就出现在了你的试卷上。

  再再举例:

  2011真题

  艺术作品的内容——分析:艺术作品论知识体系范畴,属于内容与形式子类,那么这个知识体系包括什么重要知识点,今年考到了内容,明年会不会考到艺术作品的形式?考艺术作品的形式会不会很直白的考?万一它换个相似的“什么叫熟悉的陌生人”,你会答么。

  这就是我分析试题的逻辑路线,按照这个逻辑去整理知识点,形成自己的法宝,你发现,会所向披靡的。

  (二)专业二举例:

  2012真题:

  贝多——分析:音乐范畴,著名西方音乐人子类,同类的还有谁:莫扎特、海顿、柴可夫斯基……你不觉得下一年可能考某一个吗?

  轴线——分析:影视范畴,视听语言子类,同类的呢:景别、镜头运动、影调、场面调度……你不觉得下一年有可能考这些么亲?

  总结规律,大胆去猜去分析,重点记忆。那么,成功就是你的。

  五、复试:

  复试的流程有学长学姐贡献过,中传到时候就会有通知就不啰嗦了,现在说复试有点早貌似,就简单交代吧(哈哈,怕回头没机会了)。

  复试一般就是体检—英语口语—专业笔试—专业面试—专业加试。

  当然专业面试是最重要的,可以说这个成绩的结果就直接关系到了你的命运,其他很少能拉开差距,因为走到复试的人基本上实力都还可以,并且实力相当。我亲眼经历了有的同学面试仅仅得了60分甚至不及格,而有的面试总成绩98.6(我很幸运得到了这个分数,但鬼知道我当时是怎么打动他们的,我没找导师,他们就只面了我5分钟直接叫我走了。)虽然得了比较高的分,但我我感觉面试这东西特别主观,毕竟就在一刻钟时间以内了解一个人太难,我亲身感觉了我旁边那么善良的某同学复试直接被刷的场面,多可惜。好了不废话了,重点谈怎么准备。

  很多人说给的参考书就是那几本期刊没用,我只能呵呵,没用人家写上干什么,不要拿这种小儿科的理由掩盖你的懒惰。还是要看的亲,这些杂志上谈论的直接有可能成为面试现场你跟老师聊天的谈资,我面试的时候抽的题是“新媒体时代电视策划的特征”,这就是新的电视前沿热点话题啊,你说不看期刊论文能知道么,能很知道么。

  并且这些东西都可以在准备初试的时候就可以看了,初试跟复试是密切联系的,这也是我为什么在你们还没考完初试萝莉啰嗦传递复试经验的原因。比如电视热点,初试的时候会出现在试卷上,复试的时候会出现在复试试卷上和老师的口中,这就需要你从确定考研的那一刻就开始留心准备,而不仅仅靠初试线下来后那半个多月的狂补。还有复试的笔试,占到了40%,你能说跟初试笔试没联系么,13年复试考的场面调度什么的,简直就像在考艺术综合好不好。

  对于复试就说这些跟初试相联系的东西吧。

  我一直认为考研是青春最后的自我修行,在这场修行的路途中,你可能孤独,可能失意、可能会暂时的压抑,但是,当你充实的过好这半年,当你在明年1月中旬从考场走出,你的感觉是,仿佛刚刚享用了一桌人生盛宴,你会泪流满面,真的,朋友。这与结果无关。

【中传艺术硕士考研攻略】相关文章:

中传全日制艺术硕士MFA考研难度09-30

中传2018在职艺术硕士考试需求11-12

2018中传艺术硕士考研难度分析11-12

中传艺术硕士考研高分经验分享09-30

回忆我的中传艺术硕士考研09-30

中传艺术硕士考研方向详细解读201710-31

2018年中传艺术硕士MFA考研专题11-10

2018中传艺术硕士MFA考研复习计划11-10

艺术设计2018艺术硕士考研要求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