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失眠的治疗方法介绍

时间:2016-07-25 编辑:俊炯 手机版

  失眠中医称不寐,以经常性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主要特征,是中医神志病中常见的一种病症。轻者入寐困难,时寐时醒,醒后不能再寐,重者可彻夜不寐。那么失眠可以用治疗吗?下面一起跟小编来了解下吧。

针灸

  失眠的皮内针疗法

  【取穴】神门、三阴交(双侧)

  【针法】以颗粒型皮内针在神门、三阴交两穴进针后,向远端沿皮刺入,固定,埋针l一2天。颗粒型皮内针操作法:左手拇、食指按压定位上下皮肤,稍用力将针刺部位纳皮肤撑开固定,右手持夹着针柄的小镊子,沿穴位皮下将针身刺入真皮内,可埋入0.5一l厘米。埋针时针身与经络线垂直成十字形交叉,在露出皮肤外部分的针身和针柄下的皮肤表面粘贴一小块方形胶布,然后再用一块较前稍大的胶布覆盖在针上,将颗粒型针柄粘贴固定。这样可以保持针身固定在皮内,不致因活动而使针具移动或丢失。

  注意事项

  (1)埋针宜选用易于固定和不妨碍肢体活动的穴位。

  (2)埋针后,患者感觉刺痛或影响肢体活动时,应改用其他穴位重新埋针。

  (3)暑热天埋针不应超过2天,以防感染。

  失眠的七星针疗法

  【取穴】心脾两虚型取胸椎5一12两侧、腰骶部、小腿内侧、阳性物处、足三里、中脘、内关、神门;肝郁气滞型取颈部、胸椎5—10两侧、骶部、头部、阳性物处、风他、期门、三阴交、中脘;大椎;心肾不交型取腰骶部、胸椎5一10两侧、颈部、阳性物处、大椎、百会、神门、三阴交。

  【针法】在穴位表面0.5-1.5厘米直径范围内均匀叩打20一50下;脊柱两侧由上而下各叩打3行,第1行距脊柱1厘米,第2行距脊柱2厘米,第3行距脊柱3—4厘米;头部呈网状形叩打若干行;上腹部自上而下叩打8—9行,横刺4—5行,剑突下密刺数针;腹股沟从外上向内下方叩打2—3行;小腿内侧叩打3—4行。隔日治疗1次。

  注意事项

  (1)针具有保管好,并经常检修针尖,要求平齐、无钩毛。

  (2)叩刺时要求外面垂直,手腕有弹性,避免偏斜、重滞,以减少疼痛。

  (3)叩刺应由内向外,自上而下,顺序进行。

  失眠的危害

  时下,因工作节奏加快,社会竞争不断加剧,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欠规律等因素,失眠带来的危害对人群的影响越来越严重,短暂失眠可致头昏、头痛、食欲下降、精神不振和记忆力减退,而持续性失眠则极易引起血压、血糖、血脂升高,导致心脑血管的并发症,甚至造成内分泌失调而促发精神障碍。

  以针灸的方法安眠古代即有记载,针灸治疗失眠的机理和作用,在于能协调阴阳,扶正祛邪,疏通经络,从而达到改善睡眠的目的。

  调和阴阳

  《灵枢•根结》篇说:“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调阳与阴,精气乃光,合形于气,使神内藏。”阐明了针灸治疗疾病具有协调阴阳的作用。人体在睡眠正常的情况下,保持着阴阳相对平衡的状态,如果有导致失眠的原因做祟,均可导致阴阳失和而致失眠。针灸治疗失眠的关键就在于根据症候来调节阴阳的偏盛偏衰,使机体归于“阴平阳秘”,恢复其正常生理功能。

  扶正祛邪

  扶正,就是扶助抗病功能;祛邪,就是去除致病因素。失眠的发生,发展在一些情况下,也是正气与邪气相互斗争的过程,针灸可以扶正祛邪,故可收到改善睡眠之功。

  疏通经络

  人体的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十二经的分布,阳经在四肢之表,属于六腑。阴经在四肢之里,属于五脏。并通过十五络的联系,沟通表里,组成气血循环的通路,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经络和气血及脏腑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失眠的发生,可以与气血失和,脏腑失调有关。这些病理特征可以反应在经络上,并可以通过针灸调节经络与脏腑气血的平衡,从而达到改善睡眠的目的。

针灸失眠的治疗方法介绍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