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导文艺常识:外国电影节介绍

时间:2020-10-13 16:55:36 编导制作 我要投稿

编导文艺常识:外国电影节介绍

  国的电影评奖

编导文艺常识:外国电影节介绍

  奥斯卡金像奖,又称“奥斯卡奖”、“美国电影金像奖”,是美国最主要的电影奖。美国是世界电影大国,该奖又设在世界影都好莱坞,加之它历史悠久,后又对外国开放,增设“最佳外语片奖”,所以也是世界最著名的电影奖。许多人视它为电影界的最高荣誉,如同科学界的诺贝尔奖、体育界的奥运会金牌一样。

  1927年,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院成立,其领导人梅耶提议创办金像奖,以奖励优秀影片及创作人员。1929年5月16日,在洛杉矶举行了首届颁奖礼。奖品是一尊合金雕像,为一个男子拿着剑,站在一盘电影胶片盒上。1931年评奖时,一位评委惊呼那尊雕像:“他多像我的叔叔奥斯卡啊!”之后,便戏称这尊雕像为“奥斯卡”,以后相沿成习。最初为两年评一届,1934年后为每年一届,至2000年为第72届。评奖程序,先由学院成员提出侯选名单,经初选后公布提名(也是很重要的荣誉),再由四千多评委秘密投票,直到颁奖大会打开信封时,结果才揭晓。

  金球奖,是美国好莱坞外国新闻记者协会创办的电影奖,1944年设立,每年一届,到2000年为第57届。每年颁奖时间在奥斯卡之前,影响到奥斯卡奖的评选意向,故有“小奥斯卡奖”之称。

  电影节及其评奖

  维尼斯电影节:1932年在意大利水城维尼斯举行,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电影节,每年一届,2000年为第56届。大奖为“金狮奖”,次为“银幕奖”。

  戛纳电影节:1947年起在法国东南海滨旅游小镇戛纳举行,是一盛大的电影观摩、评奖和交易活动,每年一届,2000年为第53届。大奖为“金棕榈奖”。

  柏林电影节:1951年起在德国的(西)柏林举行,每年一届,2000年为第50届。大奖为“金熊奖”。以上三项号称欧洲(西方)三大电影节和三大奖。

  除奥斯卡和三大奖外,世界许多国家先后创办了各种电影节,或颁布各种奖项。如捷克有“卡罗维·发利电影节”(1946年起),印度有新德里国际电影节(1952年起,不定期),西班牙有“圣·塞瓦斯蒂安国际电影节”(1953年起),苏联有莫斯科国际电影节(1935年起)。此外还有东京(日本)、马尼拉(菲律宾)、德黑兰(伊朗)、上海、长春(中国)、伦敦(英国)、纽约、旧金山(美国)的电影节,以及非洲三大电影节,即开罗(埃及)、迦太基(突尼斯)、瓦加杜古(布基纳法索)电影节。以上电影节除评出大奖(即最佳故事片奖)以外,还有名目繁多的奖项,如最佳编剧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男女演员奖、最佳男女配角奖,以及最佳摄影、音乐、美工、剪辑、科教片、新闻片奖等等。

  外国电影流派

  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电影”:流行于四五十年代,属批判现实主义奖。它取材于真人真事,着重表现下层群众的不幸,揭露资本主义的社会问题。创作上只写剧本大纲,台词让演员即兴发挥,起用非职业演员。它不强调蒙太奇,多用记录片手法实地拍摄。代表作为《罗马11点钟》,写某公司招聘一名女秘书,结果上千名妇女应聘,挤成一团,结果楼梯塌陷,多人受伤,而次日仍然有上千人来排队。其他名片有《罗马,不设防的城市》、《偷自行车的`人》、《榄树下无和平》等。

  法国的“新浪潮电影”:风行于五六十年代。该派反对传统的戏剧化,主张生活化,无故事、无情节、无结构,大量运用时空错位、音画错乱的手法来打乱常规结构,以象征手法反映社会病态和人性毁灭,并使现代主义电影和商业电影相结合。代表作有《广岛之恋》、《精疲力尽》、《四百下》、《喘息》等。

  西方的“意识流电影”:流行于六十年代,根据弗罗依德的心理学,采用“意识流手法”,用镜头去表达人的主观意识,常用独白、旁白、象征、倒叙、梦境、幻觉等手法,思路跳跃,结构杂乱,晦涩难懂。代表作有瑞典的《野草莓》,法国的《去年在马里昂巴德》,意大利的《八部半》等。

  美国的“大片”:八九十年代,为了与电视争夺观众,好莱坞不惜大投入,拍摄许多大场面的故事片。其特点是人物多,场景大,气势恢弘,布景复杂,科技含量高。片子常用长镜头(几分钟),长篇幅(几个钟头),拍摄周期长(几年),以大投入换来大回报。著名大片有《星球大战》、《超人》、《埃及艳后》、《侏罗纪公园》、《真实的谎言》、《泰坦尼克号》等

【编导文艺常识:外国电影节介绍】相关文章:

编导统考文艺常识背诵08-16

如何学习编导文艺常识08-12

电影编导文艺基础常识05-28

编导艺考文艺常识整理09-12

编导文艺常识背诵的6个技巧08-11

什么是文艺编导09-26

外国餐桌礼仪常识12-24

如何看电视文艺编导08-26

外国文化常识汇总06-15

文艺编导必须具备的素质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