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断蓝桥》经典影评

时间:2020-08-10 13:14:34 编导制作 我要投稿

《魂断蓝桥》经典影评

  大凡于解放前引进我国的西方电影都会被我们冠以一个具有东方神韵的译名,而《魂断蓝桥》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据说当年这个名字是来自一位女士的建议,既富美感又易上口,且颇合严复所倡“信、达、雅”之精神,比英文直译的“滑铁卢桥”不知强出多少倍。

《魂断蓝桥》经典影评

  事实上,之所以有“蓝桥”一词,乃出自于《庄子·盗跖》中尾生抱柱的故事。相传周时有一叫做“尾生”的鲁国书生,在赴秦国投考为官时认识了一个姑娘,两人相约在蓝桥下幽会。姑娘有事未来赴约,适逢天降豪雨,河水暴涨,而尾生却不愿离去,死死抱住桥下石柱直至被河水淹没。之后姑娘赶来,悲恸欲绝,遂抱着尾生的尸体投河自尽。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殉情故事,亦留下了“蓝桥”这个著名的爱情符码。

  除了片名之外,在《魂断蓝桥》中,我们也可以发现许多其他蕴含着东方韵味的地方。在我国古代经典爱情故事中,往往存在着这么一些关键词:才子佳人、一见钟情、私定终身、殉情而亡等等,而这些词语恰恰能与《魂断蓝桥》的故事一一对应。

  陆军上尉罗伊英挺俊朗、前途无量,芭蕾舞女玛拉娇美可爱、温柔善良,是为“才子佳人”;两人相逢在滑铁卢桥,甫一邂逅便有情投意合之感,是为“一见钟情”;第三次见面时,罗伊提出订婚,玛拉欣然接受,是为“私定终身”;而最后玛拉投车自杀、香消玉殒,是为“殉情而亡”。

  同时,影片中所重视的贞操观、门第观、以及君子一诺千金、女子至死相随也颇合东方传统文化的元素。玛拉误信罗伊战死沙场,并因穷困潦倒而沦为风尘女子。没想到之后又与罗伊重逢,罗伊信守诺言,执意要和玛拉结婚。然而面对罗伊的深情、罗伊家人的关怀,玛拉对自己已遭玷污的贞洁深感愧疚,不仅与罗伊家的望族身份难以匹配,更对不起来自罗伊的浓浓爱意。于是,她毅然离开了罗伊,用死亡来证明自己灵魂上的清白和高贵。

  “幸福吗?”“是的。”

  “幸福极了?”“是的。”

  “陶醉了?”“是的。”

  “不怀疑了?”“不。”

  “不犹豫了?”“不。”

  “不泄气了?”“不。”

  “亲爱的,那为什么你眼睛里含着恐惧?为什么?”

  这是最令人黯然神伤的一段对话,悲与喜仅一线之隔,却又似横亘着一座让人窒息的`大山。可谓“山盟海誓人憔悴,月缺花残长恨天”。

  成亦战争,败亦战争。若说罗伊和玛拉的爱情全拜战争所赐亦不为过,如果没有战争,也就不一定会有桥上的邂逅,即便相识之后也不会因时间的紧迫而那么快地订下婚约。也正是因为战争,令他们的感情受尽了艰辛与挫折,以致最终的天人永隔。《魂断蓝桥》的故事既让我们唏嘘于伟大的爱情,也成为了痛恨战争的理由。

  在悠扬隽永的苏格兰名曲《友谊天长地久》中,罗伊与玛拉的爱情落下了帷幕。虽然此“桥”非彼“桥”,但《魂断蓝桥》和“尾生抱柱”的故事所传达的爱情信仰却是一样的——信守诺言、不移不易。在爱情越来越不值得相信、只有“性”而没有“信”的今天,罗伊和玛拉的形象有着永恒的意义与价值。

【《魂断蓝桥》经典影评】相关文章:

《卧虎藏龙》经典影评05-17

《断背山》经典影评05-17

《毕业生》经典影评08-17

《飞越疯人院》经典影评08-17

《海上钢琴师》经典影评08-17

《肖申克的救赎》经典影评08-17

《爱乐之城》影评08-18

《一九四二》编导影评08-17

《长城》编导影评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