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导专业电影评价的技巧

时间:2017-07-15 编辑:俊炯 手机版

  对于专业的考试,主要是考察考生对影片的分析能力,涉及到具体影片创作的问题,电影诗情品格或美学定位能力及试听和文学叙事知识的能力。今天要给大家讲的是专业电影评价的技巧,希望大家喜欢。

  一、影片分析考察分析重点

  形成一套与自己专业相适合的分析电影的方法。

  1、认识与运用分析视听技巧,分析具体影片创作的问题。

  2、结合电影化的呈现,把握具体的电影的诗情品格或美学定位的能力。(给影片档次打个分,但要电影化)

  3、具体运用所学视听和文学叙事知识的能力。(电影具有文学性,诗是文学的最高形态)

  二、考卷以往出现的问题

  1、仅仅对影片进行文学评价。(主题好不好不是首要,关键是怎样体现出来的?看到、听到的来反映主题,反映什么样的主题?即要说出主题如何被看得见、听得到的)

  2、仅仅对影片进行泛泛的视听评价。(为什么这样用视听语言?要上升到艺术本质、诗的层面,不能单说视听语言,视听语言是手段)

  3、把电影当作一种媒体文化来评析。(符号、后现代都不是首要需要的,视听特点、诗情的转化及两者关系,对影片基本创作形态——视听形态的认识)

  片例:《活着》医院生产一段侧重的几个方面:结构特色(电影化)、主要指叙事特色(戏剧体和非戏剧体的);分析蒙太奇表现特色——核心、目的、线索;整体视听创作的风格;针对自己专业的特点,选择一个层面(诗与画,时空结合的范畴)

  影片分析的高度: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结合。

  时间:文学、音乐(是意会的)

  空间:绘画、舞蹈、建筑、雕塑

  戏剧的时空统一表现在人物行动上,单视角、场面性;电影的时空统一也表现在人物的行动上。

  《活着》医院一段即是可能够完美结合。时间上,叙事有行动,结合特定历史环境中;空间上,生命在空间上的来回奔跑,并通过,段落展开。主干的行动合成时空,脱离开狭长的走廊,就是文学的,而非电影的。切到外景,有目的,买馒头不是害人,请大夫的确是押过来的,倒水的特写,缸子的大小;不能用纪实的眼光来看电影。

  行动——指电影的行动,与戏剧行动有交叉,传统戏剧是动作,电影更多的是心理的动作或是作者的主观行动。所有方面都是为了呈现行动。

  片例:《幸福时光》开场一段

  常规影片戏剧体,情节在里面,通过人物行动推动情节,行动明确则思想明确。

  情节、冲突、事件的概念;如何将场面、空间和视听元素的结合。

  片例:《小城之春》开场一段

  不同人的不同镜头、音乐、不同的场面

  妹妹房间的特点;用一个废墟来电影化,发生了三组谈话,两次扔药,一次跳切;单一个废墟又加一个话外音,不是文学的介绍,而是电影视听化的体现,不讲故事,但有内容,只讲事实。

  片例:《花样年华》开场一段

  视听事实非常重要,避免情节性来达到一种诗的境界。

  同意空间的两次重复,通过确定的东西引发想象,同一空间,只是时间上的变化。

  音乐片断,为什么让人记得住?表现人物关系、命运

  编辑部,多用人物头像前一点的顶光;时间的转换——电饭锅;

  几对人物关系,周太太的发型和背影来确定人物。

  美工的设计,狭长的走道,搬家。主题:隐、忍

  电影化:楼梯走道,电影的组接方式,过程不重要,重要的诗主人公对过程的反应。

  门框,只能看到一半,手扶门框,信息上升到了诗。

  结尾一段

  视听的动机,艺术创作具有时间性

  应先讲事实(看到的、听到的)再说如何组接、换化事实,结尾吴哥窟的交替不简单是时间的流逝,而更多是与音乐结合产生的诗情。

  字幕和文字的诗,很像《小城之春》《悲情城市》,但有不同。

  叙事、非叙事、情节——时间方面的;

  音乐、音响同样围绕行动展开,是为深化视听事实服务的。

  片例:《本命年》开场一段

  音响的作用,既抒情又叙事,脚步夸大的声音的意味、的运用、地下通道(从地狱归来),是心理现实主义,跟拍与心理实际相符合的。

  评剧声和新闻播出车祸声(首尾相呼应)

  可怕性:视觉、听觉上与心理的动机符合,深化行动的视听元素。

  片例:《最后的贵族》片尾段

  谢晋89年的“音乐诗”重点在忍的沉沦的心情上。

  文字、对话、音乐音响性的——时间上的。

  片例:《黑骏马》片尾一段

  前几年考过片目:

  《红色沙漠》《香魂女》《我的父亲母亲》《甜蜜蜜》《香港制造》《秋菊打官司》


更多编导专业相关文章:

1.

2.

3.

4.

5.

6.

7.

8.

9.

10.

编导专业电影评价的技巧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