毯子功在古典舞中的运用

时间:2020-08-18 14:06:39 古典舞 我要投稿

毯子功在古典舞中的运用

  毯子功技巧是舞蹈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古典舞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下面是YJBYS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关于毯子功在古典舞中的运用,欢迎参考阅读,希望你喜欢!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培训网!

毯子功在古典舞中的运用

  一、“毯子功”的内容及由来

  古典舞中毯子功技巧也称武功技巧,是汲取了体操、杂技、京剧等项目的舞蹈技术技巧主要以翻为主,也就是中国古典舞中常用的技术技巧中跳、转、翻中的翻。

  首先,要了解重所周知,古典舞并不是古代人的舞蹈,而是建国初期的时候一些老艺术家们所创立的一种舞蹈流派,借鉴的许多戏曲、武术的优点,所以古典舞在舞蹈的过程中与戏曲有许多神似形似的地方。练功的方式方法都有很多共同点。近些年古典舞中又添加了如体操、杂技等当中的一些特点,这就是古典舞,而古典舞中的毯子功又是必不可少的,毯子功的内容包括翻、腾、扑、跌、滚、摔等各项技术技巧的基本功。由于这些技巧的高强度、难度大、技术条件复杂的训练,都是在毯子上进行的,以保护练习者不受伤害,故而称之为“毯子功”。毯子功的由来是根据汉代百戏中即有杂技、筋斗的表演,比如出土的西汉乐舞陶俑中,就有“拿顶”、“下腰”等等多种多样的表演姿态。经过历代杂技和戏曲艺人的创造、发展,从而形成了具有民族风格的翻、滚、腾、扑、跌等各种技艺。

  随着戏曲的形成,毯子功在戏曲表演中,成为塑造人物性格、表现戏剧情境、渲染战斗气氛的不可缺少的艺术手段。生、旦、净、丑各个行当都要掌握一定数量的翻扑技艺,才能适应舞台表演的需要。毯子功除了在戏曲舞台上表现翻山越岭、窜房越脊、腾云驾雾、水中浮游、双方拼搏鏖战时的人翻马仰、窜奔躲闪、凌空跌倒等戏剧情节外,协调性和锻炼神经中枢系统对肢体运动的控制能力,还可以通过它的训练,协调演员的四肢,增强周身各部关节的柔韧性,使演员的形体在艺术创造中运用自如。

  近年来,由于古典舞与戏曲的相互结合使得毯子功技巧这么门课程也融入在了古典舞当中。毯子功的要求则是轻、飘、帅其中,轻,为轻盈。飘,指飘逸。帅,则为帅气。总的来讲,毯子功是在戏曲教学的基础上,继承并分离出来的一门舞蹈技术训练课程,是借用戏曲的名词,称为“毯子功”在古典舞的逐渐发展过程中,实践使人们发现了,这门课是在戏曲艺术的局限内进行对舞蹈演员的训练,这样的局限性过于狭窄,于是在原有的戏曲毯子功基础上,吸收了武术、体操、杂技等部分技术技巧的编入,使得舞蹈的毯子功训练步入了更有针对性、适应性的发展方向,而延用了原来的戏曲名称为“毯子功”。

  二、“毯子功”的训练

  毯子功课做为中国民族舞蹈演员的必修课之一,已有近三十年的历史了。三十年来,毯子功做为我国舞蹈艺术的表现手法之一,为舞蹈剧目增添了绚丽的光彩,一些演员能较全面地掌握舞蹈的毯子功技巧,并以其毯子功的特长成为舞。

  毯子功,要先从腰功和顶功练起。所以要先学会拿顶和下腰,以锻炼腰的柔韧力和两个膀子的臂力以及下身的轻功。在这个基础上再练习前桥、后桥和单小翻、单前蹦、单提、虎跳、踺子、跺子等单跟头,同时还要练习高毛、案头等小跟头。在经过一段训练后,虎跳、踺子等达到一定的水平,才能继续练习虎跳前蹦 (简称“虎前蹦”)、踺子小翻(简称“踺小翻”)、踺子提,以及踺小翻提等。

  (一)软开度训练部分

  软开度训练是各类表演专业学生的基本功课,尤其舞蹈专业的学生是身体来塑造语言的。在所以,舞蹈的各类身段要体现众多的舞蹈语汇,而这众多的舞蹈基本就要求每个舞蹈者使自己的肌肉、韧带等诸多方面更加的出色。因此,软开度的训练在舞蹈中的程度显得十分重要。

  (二)地面软翻训练部分

  软翻训练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组成:第一、内容是由各类地面的造型性技巧所组成,此类造型技巧通过身体正面接触地面,运用正确的滚动方法后,使身体各部按照依次接触地面的顺序,自如地向前完成滚动定型后,(例如,胸倒立、胸曲线等)。第二、是通过掌握了前者技术技能后,并在此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其体现形式是运用身体前后部分在地面上做向前或向后的滚动来完成各类向前或向后的软翻。因此,对柔韧性的程度和力量方面及协调方面的要求很高。

  (三)软翻及跟斗连串训练部分

  软翻(手为支撑,脚为着落点的各种软翻)由两方面所组成:一、是单一的(例如,单一的项目单腿前桥、单腿后桥等)。通过对单一项目的反复训练使学生在生理的适应能力上和大脑的支配能力上得到了锻炼,起到提高和加强学生基本能力的作用。第二个方面是把两个不同类型的项目有目的组合进行训练,这种类型的训练形式有两种:第一种是有舞蹈的舞姿性技巧动作来连接的各类毯子功技巧项目(例如,舞姿性技巧动作大跳连接毯子功技巧项目挺身前空翻、倒踢紫金冠连接单腿后桥等)。

  一个毯子功技巧的练成,要经过“抄”、“保”、“喂”三个步骤:1.抄。正确动作的形成,关键在于“抄”。不同的技巧有不同的抄法,如抄前蹦要贴、掭、扣等。2.保。抄到一定程度,练者基本上掌握了独立动作的能力,教师就可酌情撤劲,起辅助性的保护作用,使练者逐步独立掌握动作。3.喂。如果练者已经独立掌握动作,为了保持正确的“范儿”,进一步提高动作质量,每次练功开始时,还要用把轻微地搭几个。以上是练习毯子功必须经过的三个重要步骤。

  还有一方面非常重要,在学习毯子功技巧时如果出现“坏范儿”的现象,需要马上加以改正,避免在脑子里的记忆神经里留下错误的记忆,变成错误的范儿。尤其是在毯子功的某一项技巧“开范儿”的时候,老师就要及时地指出学生错误的地方,加以纠正,绝不能因为是初学就不对其严格要求。要知道,有些舞蹈演员在学习毯子功技巧时落下的毛病,很可能一辈子都改不过来,那是因为他们在打基本功基础时,很随意地留下了一个错误的毯子功技巧的“坏范”,又没有得到及时正确的纠正,久而久之便成了一种习惯性动作,改起来会相当困难的。由此可见,建立正确的“范儿”是非常之重要的。

  三、简单介绍“毯子功”在古典舞《秦俑魂》中的运用

  毯子功的技巧在古典舞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果说古典舞代表的是美与抒情,那么,其中的毯子功技巧就是力量与激情的'象征。以由著名舞蹈编导陈维亚老师编导的,黄豆豆表演的古典舞《秦俑魂》为例,《秦俑魂》的舞蹈创作是根据男子四人舞《秦王点兵》改编而成的古典舞男子独舞剧目,此剧目着重展现了中华英魂的勇士气概和千年古韵的威武之躯。

  舞台大幕一拉开便在一片硝烟弥漫中呈现出一个威武刚健、身着盔甲的灰色砖制秦俑造型的身影,他远远地立在舞台后区中央,在那具有中国韵味的旋律与铿锵有力的鼓乐节奏伴奏下,一个泥塑的古代士兵雕塑由一个固体的外壳忽然间开始蜕变:他的脖子开始一点点地扭转,嘴角微微颤动,他的手也有了知觉,掀开了糊在脸上的泥壳,撕掉了束缚在身上那沉重的盔甲,一块一块抛向身外,脚也从泥土中有力地拔出,带动着魁梧的身体一步一步向前行进。上千年的沉睡对他太长太久了,他好像灵魂出窍般穿越时空隧道,从舞台后区翻跃着迸发出来,他单腿跪地,昂首挺胸,一个威武战士的形象展现在观众面前,此时音乐嘎然而止,整个舞台被红色重彩笔墨所笼罩,鼓声带着强有力的节奏感缓缓地从远处响起,演员随着音乐节奏开始拧动身体像木偶一样出现顿挫的感觉,渗透出古朴的气质和凝重的历史感。随着由远及近、由轻到重音乐节奏不断升华,演员情绪也不断高涨,在“朝天蹬”、“旋子三百六”以及众多腾跃和倒地翻滚的动作中,展示的不仅有技术技巧的精彩,也昭示了华夏英雄昂扬的斗志、坚韧的信念和满腔热血。古典舞《秦俑魂》给我们带来的是强烈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的震撼,折射出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中华之魂伟大精神之所在。

  为了体现秦朝将士的英勇威武,编导充分运用了毯子功技巧的各种功能,使技巧的表现力达到极致。“横移空中转身变叉”、“空中腾跃劈腿”、“空中转体大蹦子”、“跳跃扑虎”、“旋子360”、“朝天蹬”等等,可以说技巧与动作之间一气呵成。编导为了更好地表现将士从泥塑里出来的感觉,借用现代元素,编创了类似于街舞中机械舞的动作,通过身体局部关节的摆动,由僵硬的身体动态慢慢转化成活生生的秦朝将士。这些连续性、高密度的高难度技巧对于任何舞者来说,都是一个艰巨的挑战,编导根据首演演员黄豆豆特有的高超技巧和超强的个人身体表现力,量体裁衣、因人而异地创作了这部作品,使该作品成为中国古典舞经典中的经典,同时,这部作品也是检验一流演员的试金石。

  总而言之,当今舞蹈届有许多优秀的舞蹈演员的成才,技术技巧课的训练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毯子功技巧不仅有效的解决了舞蹈专业学生的身体各部位的基本能力训练、使演员在力度、软度、灵活性以及弹跳与爆发力等方面得到极大的的改善与加强、更主要的是在掌握一定水平的高难度翻腾技巧和较全面的滚地技巧后,对于提高舞蹈表演的技巧和技能,丰富了舞蹈的语汇,扩大了舞蹈艺术的表现力,将会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

【毯子功在古典舞中的运用】相关文章:

眼神在中国古典舞中的运用06-18

古典舞基本功性格组合的运用10-07

古典舞中的基本功古典舞腰部训练10-07

汉唐古典舞中袖子的运用11-15

古典舞中兰花指的运用11-02

古典舞中的基本功古典舞腰部训练方法11-14

色彩在景观中的运用10-27

色彩在服装中的运用09-28

如何练习古典舞的水袖功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