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汉语的四声和平仄

时间:2022-09-15 15:24:19 对外汉语 我要投稿

中国古代汉语的四声和平仄

  四声是中古汉语声调的四种分类以表示音节的高低变化,而平仄,是中国诗词中用字的声调。下面YJBYS小编向大家介绍中国古代汉语的四声和平仄,欢迎参考!

中国古代汉语的四声和平仄

  四声,这里指的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字音有声调,这是汉语的特点。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构成了汉语的声调,而高低、升降则是主要的因素。

  拿普通话的声调来说,一共有四个:阴平(第一声)是一个高平调(不升不降叫平),阳平(第二声)是一个中升调(不高不低叫中),上声(第三声)是一个低升调(有转折,有时是低平调), 去声(第四声)是一个高降调。

  古代汉语也有四个声调,但是和今天普通话的声调种类不完全一样。古代的四声(每声都分阴阳,所以共有八声)是:

  ⑴ 平声。到后代分为阴平和阳平。

  ⑵ 上声。古代为仄声。到后代有一部分变为去声。

  ⑶ 去声。古代为仄声。到后代仍是去声。

  ⑷ 入声。古代为仄声。这个声调的发音特征是:

  ①是一个短促的调子。例如用杭州话念“休息”、“毛竹”等词,就会明显觉得“息”和“竹”的音程要比“休”、“毛”短的多。这叫做“清入(阴入)”。

  ②既有①的特征,念起来,声带还有明显的震动。例如用杭州话来念“月亮”、“国家”等词就会感到“月”和“国”音程既短,而且声带震动很明显。这叫做“浊入(阳入)”。

  现代江浙、福建、广东、广西、江西等处都还保留着入声。北方也有不少地方(如山西、内蒙古)保留着入声。这些地方的人写作古体诗词的时候,将入声字入仄声韵(宋词中还有一些词牌规定了要用入声韵)就会得心应手了。入声字在北方,变为四声的都有,普通话里,入声字变为去声的最多,其次是阳平,变为上声的最少。

  四声和韵的关系是很密切的,分为平声(包括阴平、阳平)和仄声(包括上声、去声和入声)两大类。在韵书中,不同声调的字不能算是同韵。在诗词中,不同声调类的字一般不能押韵。辨别四声,是辨别平仄的基础。

  平仄

  知道了什么是四声,平仄就好懂了。古人们把四声分为平仄两大类。平,就是平声(普通话分为阴平、阳平),仄就是上去入三声(普通话归为上声、去声,入声分别归入各声)。所谓“仄”,就是“侧”,也就是不平的意思。如果让平仄这两类声调在诗词中交错使用,就能使声调多样化,而不至于单调。

  古人所说的“抑扬顿挫”、“声调铿锵”,虽然还有其他讲究,但是平仄和谐确实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平仄在诗词中究竟是怎样交错着的呢?概括为两句话就是:

  ⑴在同一句中,平仄是交替的;

  ⑵在对句①中,平仄是与上句相对的。

  这种平仄规律在律诗中表现得特别明显。例如温庭筠《七律.题李处士幽居》诗的第三、四两句:

  浓阴似帐红薇晚, 细雨如烟碧草新。

  这两句的平仄是: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就本句来说,每两个字一个节奏。平平后面跟着的是仄仄,仄仄的后面跟着的是平平,最后一个字又是仄。这就是交替。

  就对句来说,“细雨”对“浓阴”,是仄仄对平平;“如烟”对“似帐”,是平平对仄仄;“碧草”对“红薇”,又是仄仄对平平,“新”对“晚”是平对仄。这就是相对。

  本来只用普通话去辨别平仄是很方便的,可是古音里还有一种入声(介绍见前),它的发音独特,这就给现代人带来了一些麻烦。如果你的方言里是有入声的(如江浙人或山西人、湖南人、华南人),那么这个问题就很容易解决了。如果你是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和广西北部的人,那么入声字在这些方言里都归入了普通话的阳平。那么,只要遇到阳平字就应该特别注意辨别,必要时只能查字典或韵书了。 如果你是北方人,由入声变成去声和由入声变成上声的字都不妨碍我们辨别平仄(也都属于仄声),只有由入声变成了平声(阴平、阳平)的,才会造成辨别平仄的困难。总之,我们遇到诗词格律上规定用仄声的地方,而诗人却用了一个今天读起来是平声的字,就应该引起我们的怀疑,可以查字典或韵书来解决(参见作者的另著《诗韵全编.现代汉语语音》)。

  注意:

  凡韵尾是-ng的字,就不会是入声字。入声问题是辨别平仄的唯一障碍。这个障碍是查字典、韵书或多练习才能消除的;但是,平仄的道理是很好懂的。而且,中国大约还有一半的地方仍然保留着入声的,在那些地方的人们,辨别平仄更是没有问题了。

  ①律诗的一、三、五、七句叫出句,二、四、六、八句叫对句。

  为何要讲平仄

  汉语是单音节字,一字一音,通过字音微妙多变的对比,也就是平仄交错,可以达到听觉上的享受,使之悦耳动听,增强诗词的抑扬顿挫效果,形成汉语的音乐美。平仄是汉语特有的东西,并非古人闭门造车的产物,而是历代声韵学家在研究分析古代语音规律后所达成的共识,也带有一定的约定束成的因素。

  在客观听觉和发音时个人感觉上,我们不难接受以下事实:1,有的字发音时口型圆,发音部位放松,声音舒缓可延长。而有的字发音时口型收拢,发音部位紧张,发音短促急涩。(即声母韵母的不同搭配所造成)2,发音时还有高低升降的不同,具体说有平的、升的、降的、曲折的(即声调的不同调值)。平仄的`区分正是建立在这种客观存在之上。经过对平仄合理安排的诗句,读起来缓急相间,高低起伏,长短结合,松紧交错,乐感自然而生。否则嘴巴老是张着合不上或撇着张不开,而喉舌紧张不得放松歇息,真可谓“苦不堪言”。或者声调直来直去,绕去绕来,缺少变化,实在是“味同嚼蜡”。有些诗读起来觉得拗口正是这个道理。

  下面是一首“拗口诗”的精典之作,试体验平仄失调、换气不顺的感觉:

  苦雨中寄鲁望唐·皮日休

  涔涔将经旬,昏昏空迷天。

  鸬鹚成群嬉,芙蓉相偎眠。

  鱼通蓑衣城,帆过菱花田。

  秋收吾无望,悲之真徒然。

  律诗中平仄的运用

  我国诗歌发展到齐梁时代,开始有意识地讲求声律。到了唐代,正式形成了以讲平仄、对仗为形式的格律诗。以前对平仄、对仗、用韵等要求不严格或没有要求的诗,叫“古体诗”,简称“古诗”或“古风”。与之相对应的格律诗,叫作“近体诗”。

  平仄是律诗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平仄,是为了使诗句抑扬顿挫,有音律和韵美。

  律诗一般由八句构成,每两句为一联。八句中第一、二句是“首联”,第三、四句是“颔联”,第五、六句是“颈联”。第七、八句是“尾联”。首联、颈联又可称之为上联,颔联、尾联又可称之为下联。每一联中的上一句是“出句”,下一句是“对句”。例如:

  出句对句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首联)

  庄生晓梦迷蝴蝶,蜀帝春心托杜鹃。(颔联)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颈联)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尾联)

  律诗讲求“黏”、“对”。如果诗中的平仄格式不符合“黏”、“对”的规律,称之为“失黏”、“失对”,都是律诗的大忌。

  所谓“黏”,是指上联对句第二字的平仄与下联出句第二字的平仄相同。以上面所举李商隐《锦瑟》为例,首联对句第二个字是“弦”,为平声,颔联出句第二个字是“生”,也是平声。颔联对句第二个字是“帝”,为仄声,颈联出句第二个字是“海”,也是仄声。颈联对句第二个字是“田”,为平声,尾联出句第二个字是“情”,也是平声。这就是所谓的“黏”。

  所谓“对”,是指一联内出句和对句第二个字的平仄相反。以上举律诗为例:首联出句第二个字是“瑟”,为仄声;对句第二个字是“弦”,为平声。颔联出句第二个字是“生”,为平声;对句第二个是“帝”,为仄声。颈联出句第二个字是“海”,为仄声;对句第二个字是“田”,为平声。尾联出句第二个字是“情”,为平声;出句第二个字是“是”,为仄声。

  为何律诗制定“黏”、“对”规则时,落在每句的第二个字而不是其他字上?许多书里都没有回答这个问题。根据我的看法,无论是五言还是七言,朗读起来第二个字都比其他几个字容易引人注意。这是听觉上的自然感受,几乎没有道理可言。

  律诗的每一句,平仄句式都是固定的。

  其中五言律诗有两类四种:

  仄起甲1仄仄仄平平甲2仄仄平平仄

  平起乙1平平仄仄平乙2平平平仄仄

  七言律诗也有两类四种:

  平起甲1平平仄仄仄平平甲2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起乙1仄仄平平仄仄平乙2仄仄平平平仄仄

  律诗对用韵的平仄也有规定,即一般只用平声韵(极少数用仄声韵)。而古体诗则可以用平声韵,也可以用仄声韵。

【中国古代汉语的四声和平仄】相关文章:

怎样学习中国古代汉语08-12

古代汉语的基础知识03-25

古代汉语通假字汇总04-02

古代汉语基础知识复习讲义08-17

自学考试:古代汉语串讲笔记10-04

中国舞蹈的起源和发展09-19

中国舞的特点和技巧09-14

中国舞的好处和坏处11-16

中国舞基本舞姿和手势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