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舞蹈的发展与交融

时间:2022-11-25 10:56:05 民族舞 我要投稿

中国民族舞蹈的发展与交融

  民族舞也叫民间舞,泛指产生并流传于民间、受民俗文化制约、即兴表演但风格相对稳定、以自娱为主要功能的舞蹈形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国民族舞蹈的发展与交融,欢迎参考阅读!

中国民族舞蹈的发展与交融

  中国民族舞蹈的发展与交融 1

  一、中国民族舞蹈艺术的发展历史

  舞蹈艺术具有鲜明的时间性。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不同的地域色彩造就了不同风格的舞蹈类型,使灿烂的舞蹈文化达到了极高的境界。而这种境界是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沉积、演变、发展而来的。

  我国的舞蹈,夏商时代才进入表演艺术领域,出现专业舞人。青海大通上孙家寨出土的舞蹈彩陶盆,生动而传神地记载了这一史实。尽管当时舞者的身份是奴隶,但是他们为我国舞蹈艺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据传,夏桀时期的舞蹈是“以炬为美,以众为观”,可见当时舞蹈的发展已具相当水平,否则是达不到这种审美要求的。至于商代,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神权盛极的时代,巫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能够用占卜来传达神旨的,都是一些巫师,巫师都是舞蹈家。在巫人的祭祀中有“巫舞”和“傩舞”,同属巫舞,但由于傩舞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反映了人与自然的抗争精神,经过数千年的传承,流传至今,并影响到了日本和朝鲜半岛等地。到了宋代以后,作为“傩舞”这个较有影响的艺术形式,受到了时间的考验。它被融入了当时的戏曲之中,发展成为“傩戏”。周代是我国舞蹈史上第一个集大成的时代,汇集整理了从原始时代以来有代表性的乐舞。其中《大韶》、《大夏》、《大武》最具代表。当时还创出了雅乐体系,雅乐由于艺术感染力差,不具欣赏价值而逐渐衰落。在东周春秋战国时,人们已不再关注它了,在雅乐衰退的同时,民间舞蹈蓬勃兴起。

  大唐帝国是我国舞蹈艺术的又一高峰阶段。它继承了周汉传统,发展了舞蹈艺术,其中最具影响的有《九部乐》、《十部乐》、《坐部伎》、《立部伎》、“健舞”、“软舞”等。此外,还有《踏谣娘》等颇具戏剧因素的歌舞戏,在当时也很流行。沿着这种趋势,到了宋元以后,直到明清时代,戏曲兴起,而原来的作为独立的表演艺术品种的舞蹈逐渐趋于衰落,但是被吸收、融合在戏曲中的舞蹈,却得到了高度发展并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形成了一套严格的训练体系和表演方式及程式。作为戏曲主要表演手段的唱、念、做、打四功,其中的做与打都是舞蹈或舞蹈性极强的动作。

  整个舞蹈文化的发展是随时代进程而发展的。纵观舞蹈艺术发展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每个历史时期流行的舞蹈形式都不仅适应当时的时代潮流,还保留和发展了前代的舞蹈艺术,这就是舞蹈艺术发展的时间性,它不仅是某个时代的代名词,更是一个流动的时间概念的体现。

  二、中国民族舞蹈艺术的空间特征

  舞蹈不但是艺术形式,它还反映生活,有其历史背景。特别是民间舞蹈,它与各族人民风俗习惯、生产劳动、宗教信仰等紧密结合,这便是舞蹈的'空间特征。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从而也就形成了独特的舞蹈艺术。如汉族的“秧歌”、“狮舞”、“龙舞”,藏族的“锅庄”,蒙族的“安代”、“查玛”,傣族的“孔雀舞”、苗族的“芦笙舞”,朝鲜族的“农乐舞”,壮族的“蟆拐舞”,满族的“太平鼓舞”,彝族的“跳左脚”等等。这些舞蹈形式千姿百态、异彩纷呈,延续着其各自的文化底蕴,讲述着各自的民间传奇,千百年来深深根植于社会生活中的各族民间歌舞,一直伴随着人们的繁衍生息传承发展。从各民族所居住的地域范围讲,这些舞蹈具有鲜明的空间性。恰恰是这些地方舞蹈的差异和相互兼容,才使得我国舞蹈艺术的百花园姹紫嫣红、长盛不衰。透视舞蹈的演变过程可以发现,此类现象俯拾皆是,屡见不鲜。

  南朝宋武帝时代,一直承续着汉族乐舞传统。南朝统治者崇尚歌舞,因此把南朝盛行的《清商乐》也带到了江南。清商乐者“南朝之旧乐也,永嘉之乱王都沦丧,遗声旧制,散落江左”。可见是晋代东迁才把这种歌舞形式带到南方。南方的歌舞具有温柔典雅的情调,因此大量的南方原有的民间歌舞形式,都被吸收到《清商乐》这一表演形式中,经过加工成了精致、优美的舞蹈。

  在北朝的统治中,北方的少数民族乐舞大量涌入中原,城市内外“胡乐胡舞”普遍盛行。特别是到了公元6世纪中叶的北周时,更是盛极一时。当然,传入少数民族的乐舞不是从南北朝开始的,而是早在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已带回西域乐舞资料,但是在那时还是少量和间接的。到了南北朝期间,丝绸之路畅通,中外物质和精神文化交流频繁,西域诸国来朝,于是龟兹、疏勒、安国、唐国之乐,大聚长安,著名的龟兹乐人苏祗婆,就是这一次随从突厥皇后阿史那氏来到中原的。自此形成了女爱胡装、伎务胡乐的风尚,促进了中原乐舞与外域乐舞的相互学习和交流。如《西凉乐舞》不是西凉的乐舞,而是龟兹乐与中国乐混合而成。

  三、中国舞蹈艺术发展的时空关照

  舞蹈艺术的完善与发展,包括创作都离不开艺术的时空关照。靠一种单一舞蹈艺术的发展,或仅靠几种不同形式舞蹈的交流都是无法达到舞蹈艺术发展的完美境界。只有既注意到舞蹈的时空性,又注意到舞蹈的空间性,舞蹈才能发展到一个鼎盛阶段。在我国历史上的隋唐时期,由于政治稳定、对外贸易发达、国家强盛,文艺有了很大发展,乐舞也呈现出一个鼎盛局面。

  当时隋朝的乐舞,基本上是把南北朝留下来的乐舞和百戏集中起来加以发展,隋文帝开国初年制定出《七部乐》即《国伎》、《清商伎》、《高丽伎》、《天竺伎》、《龟兹伎》、《文康伎》、《高昌伎》,到了隋炀帝杨广时,又增加《康国伎》和《疏勒伎》成为《九部伎》。这些乐部,每部都包含舞蹈,来自不同地区与民族。   此外,唐代很流行的“柘枝舞”的发展、完善过程,也充分说明了舞蹈艺术发展的时空关照特性。

  “柘枝舞”传入中原以后,在广泛、长期的流传中已逐渐发展变化。可能由于表演风格不同,《屈柘枝》不属“健舞”类,而属于“软舞类”。据《乐府诗集》引《乐苑》曰:“羽调有柘枝曲,商调有屈柘枝。此舞因曲为名。”“健舞”《柘枝》与“软舞”《屈柘枝》,一为羽调,一为商调,实际是舞蹈伴奏乐曲采用不同调式,其主旋律还是同出一源的。从舞蹈的内部关联讲,《屈柘枝》是从《柘枝》发展变化而来,舞蹈表演形式比较大。“健舞”《柘枝》是比较地道的西域民间舞,“软舞”《屈柘枝》则与汉族传统舞蹈相融合,表演时用两个女童,先藏莲花中,花瓣慢慢张开,女童从花中钻出来进行舞蹈,它的特点不是矫捷明快、婀娜多姿,而是“雅妙”。从舞蹈到布景装置都按中原人民的审美要求经过了较高的艺术加工。

  今天西安博物馆的唐兴福寺残碑中的汉族儿童和西域人像,两人舞姿相同,这就说明唐代的汉族人和西域人都在跳一样的舞蹈。这两个不同民族的人站在一起本身就创造了一种更高层次的美,给人们创造了一种十分广阔的想象空间。敦煌莫高窟中的盛唐壁画中有两个站在莲花上跳舞的伎乐天,实际上这是一对被神化的舞人形象,正是它启发着我们去想象唐代“柘枝舞”的风貌。

  唐代“柘枝舞”的表演已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准。经过各地不同风格的表演形式的交流融汇,“柘枝舞”成了当时既流行、又有相当品味的舞蹈,没有较深的功底是表演不了的。“柘枝舞”极具生命力,经盛唐,直至晚唐,“柘枝舞”仍盛行不衰。当时京都长安以及同州、常州、杭州、潭州、四川等地均有人表演“柘枝舞”。这种舞蹈历经唐代、宋代,直到明清之际,还有伎人朗圆舞时穿“柘枝”服装的记载,可见影响之深远。

  “柘枝舞”在中原的流传发展中形成的丰富多样的表演形式和极强的生命力以及创造的广阔的审美空间,都证实了艺术发展的一条规律: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舞蹈,传入另一个民族和地区时,必然会相互影响,无论是艺术风格和表演形式,都会按照流传地区人民的传统艺术形式及欣赏习惯发展变化,并加以创新,经长时间的融合、完善,进而达到完美阶段。

  考察我国舞蹈艺术发展的历史,我们会发现我们国家的舞蹈类型多姿多彩、文化各异,舞蹈动作千奇百怪、形态各异,但是所有舞蹈的发展都有两条主线贯穿其中:其一是发展(即舞蹈艺术的时间性),其二是交融(即舞蹈艺术的空间性)。作为颇具东方特色的中华舞蹈艺术,在很大程度是得益于烂灿的中华文明的艺术底蕴,没有这个底蕴就谈不上舞蹈的发展,所以挖掘、继承、发展古代传统的舞蹈艺术是极其重要的。

  从另一个角度讲,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由于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宗教的差异使舞蹈艺术具有了鲜明的地域特性,随着国家的统一,各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的频繁,舞蹈艺术的发展也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它必然会在不断交流中不断改进、提高、创新,通过舞蹈艺术的时间性与空间性的相互关照、协调统一,使舞蹈艺术达到更完美的境界。

  中国民族舞蹈的发展与交融 2

  传统民族民间舞蹈在当代大抵有3种存在形态。

  一是仍然存在于田野民间、自在传承的舞蹈形式。这种传统民族民间舞蹈是与历史相连并且与当代现实生活相接的活体文本。它们的文本形态,是其传承与变化的过程、背后的社会图景变迁、传承人或者叙述人的个体生命过程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此意义上,对传统民族民间舞蹈的研究必须具备宏阔视野,并充分利用民族学、民俗学、人类学等相关研究成果及历史资料。传统民族民间舞蹈具有历史学研究与社会学研究的双重意义,其在艺术场景的建构中文化与民族的认同性作用是潜移默化的。

  二是接近于原生民族民间舞蹈的舞台呈现。我国现当代舞蹈的奠基人之一戴爱莲为传统民族民间舞蹈在当代的发展提出了“保存、传承”与“发展”并行的思路。其一,将散乱在民俗活动中的舞蹈素材原封不动地进行拼贴组合,不做过多的舞台修饰或创作性的处理,尽可能保持舞蹈原有风貌,这是具有“保存”意味、尊重传统的整理原则。其二,是充分运用民族民间舞蹈素材进行舞台作品的创作实践。

  三是将传统民族民间舞蹈、各地区非遗舞蹈进行整理归纳,形成传统组合或训练教材,进入专业舞蹈院校的传统舞蹈教学及表演形态。这种形态以人才培养、教育教学为目的,对传统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极具意义与价值,这是继承和发扬传统民族民间舞蹈承载文化精神与风格形态范式的有效途径之一。

  守则绳趋尺步,进则有根为依,在继承性与民族性的前提下,传统民族民间舞蹈在当代的发展必会大有可为,进而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复兴添砖加瓦。

  中国民族舞蹈的发展与交融 3

  一、原始舞蹈

  原始舞蹈是“劳动者的动作的单纯的再现”.《尚书》中有“击石拊石.百兽率舞”的记载.意思是拍打着石刀、石斧之类的劳动丁具作为伴奏.化裴成各种野兽的人群翩翩起舞。

  《吕氏春秋》中也有一段记载:“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舞者拿着牛的尾巴,跺着脚边舞边唱。

  舞蹈实际上是原始人类劳动场面的虚拟性再现。

  亦见于彩陶盆上的原始集体舞。

  巫舞——“巫”字在甲骨文中是象形字.是一个人展开双手,各执牛尾而舞的样子。

  据说夏禹曾亲自编舞。

  到商代.成汤也善跳巫舞.宫廷流行“巫风”。

  春秋战国时期.楚地巫风极盛.美丽的女艰扮演成云神、水神、山神等,载歌载舞,场面宏大而隆重。

  舞蹈家、万人、女乐、倡优等等

  二、六代之乐

  周代将古代乐舞加工整理,又创制新的乐舞.成为“六代之乐”:黄帝时代的《云门》、帝尧时代的《大成》、帝舜时代的《大韶》、大禹时代的《大夏》、成汤时代的《大澧》、周武时代的《大武》。

  三、舞种

  万舞一一在不少典籍中多次提到的《万舞》,可能是发端于夏商盛行于春秋哔国时期的著名舞种之一。

  雩(yfi)舞一一巫舞的特殊形式.是古代先民向上天求雨、期盼庄稼丰收而举行的舞蹈仪式。

  《说文解字》中说:“雩.夏祭乐于赤帝以祈甘雨也。”

  傩舞一一种驱逐役鬼.带有神秘色彩的原始宗教性舞蹈.场而盛大.周代宫廷定期举行“国傩”.各诸侯同乃至民问也举行傩舞仪式。

  文舞——表现渔猎收获的喜庆舞蹈.舞者左手拿筲(yu0)(一种编管乐器),有手持翟(有羽毛装饰的道具)而舞。

  在六代之乐中.《云门》、《犬成》、《大韶》、《大夏》都属于文舞。

  武舞——表现以武力征讨异族而建功的舞蹈.舞者持二r(盾)戚(斧)而舞。

  六代之乐中.《大漤》、《大武》都属于武舞。

  小舞一阁代统治者制定的六种祭祀性的舞蹈.它包括帔(f凸)舞、羽舞、皇舞、旄(mdo)舞、干舞、人舞。

  雅舞——义称“稚乐”.指宫廷乐舞.用于朝会礼仪和祭祀活动。

  场面隆重.气氛严肃.节奏较缓慢。

  雅乐规定.天予用“八佾(yi)”:舞队共八排,每排八人.共6 1人。

  俗舞——又称“俗乐”,指民间舞蹈,生动活泼,富有生活气息。

  史载,春秋时的“郑卫之音”,舞者朱唇皓齿,纤手素足、舞步轻盈。

  《阳阿》、《康乐》、《萦尘》、《集羽》、《旋怀》

  《萦尘》的舞姿能给人以飘忽不定之感,舞蹈者简直像融汇在空际萦绕不落的轻尘之中;《集羽》的特色更是以轻柔飘逸见长,如随风聚拢的羽团飘飙荡漾;而《旋怀》之舞表演起来.柔韧的舞姿体态旋绕缠蔓,似乎能够“人怀袖也”。

  这些舞蹈显示了舞者高超的技艺,有很强的控制身体与气息的能力,柔韧、弹性、力度、轻捷均训练有素,其技艺水平之高不是一般舞人所能达到的。

  统治阶级对表演性舞蹈不断提高的欣赏要求,必然强化乐舞伎人的专业程度和舞蹈技艺训练。

  专为统治者服务的“万人”、“女乐”和“倡优”也应运而生。

  袖舞

  中国素有“长袖善舞”一词,这一词语便是对袖舞所具有的舞蹈特性的概括描绘。

  中国古典舞的袖舞主要是由中国戏曲的“水袖”提炼而成的。

  水袖作为服装道具在舞蹈中出现,不仅是对肢体延展空间的放大,更是对情感传递的延伸。

  探寻中国舞蹈的发展历程,从出土的原始彩陶盆上(图1①),我们可以看到原始人在图腾祭祀中持巾起舞的表演场景。

  四、舞蹈家

  春秋时.晋同有优施,楚国有优盂.秦围有优旃(zhan)等等,都是宫廷舞蹈家。

  西施——是值得单独提到的春秋时期著名宫廷舞蹈家,擅长表演《晌屐舞》。

  该舞足穿木屐,裙系小铃,舞时铿锵作响。

【中国民族舞蹈的发展与交融】相关文章:

中国的民族舞蹈特点04-19

中国舞蹈发展的特征09-15

中国民族舞蹈的特点08-08

中国舞蹈的起源和发展09-19

中国舞蹈发展的几个特征10-26

中国民族舞蹈与民族音乐的关系08-08

探讨民族舞蹈创作的传承与发展10-18

关于藏民族舞蹈的发展形态11-02

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