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制图复习知识要点

时间:2022-03-14 16:47:23 工程制图 我要投稿

工程制图复习知识要点

  工程制图在培养学生作为创造性思维基础的空间想象力及构思能力和促进工业化进程等诸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工程图是生产中必不可少的技术文件,是在世界范围通用的“工程技术的语言”。正确规范的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是一名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基本素质。下面由小编带来工程制图的复习知识要点以供大家阅读。

工程制图复习知识要点

  第一章(投影和视图)

  1.积聚性2.真实性3.类似性4.平行性

  单面投影:点不定位,体不定形。

  第二章(视图间的投影规律)

  主、俯视图长对正

  主、左视图高平齐

  俯、左视图宽相等

  第三章(线面关系)

  一、直线与平面平行

  几何条件:

  1.若直线平行于平面上任意直线,则线、面平行。

  2.若线、面平行,则过平面内任一点必能在平面内作一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

  二、两平面互相平行

  几何条件:两平面内各有一对相交直线分别对应平行。

  三、直线与平面相交

  交点的性质:

  1.是直线与平面的公有点;

  2.是可见与不可见的分界点。

  从几何元素有积聚性的投影入手,先利用公有性得到交点的一个投影,再根据从属关系求出交点的另一个投影。

  当直线垂直于特殊位置平面时,平面的积聚性投影垂直于直线的同面投影。

  四、平面与平面相交

  1.交线是两平面的公有线。(凡两平面的公有点都在交线上)

  2.交线的投影是直线,可由其上两个(公有)点的投影确定。

  3.求一平面内的一直线与另一平面的交点来确定公有点(转化为线、面交点问题)。

  实际交线应在两平面投影的公共范围之内。

  两特殊位置平面互相垂直时,它们具有积聚性的同面投影互相垂直。

  当两特殊位置平面相互平行时,它们具有积聚性的同面投影互相平行。

  第四章(换面法)

  一、新投影面的选择原则

  1.新投影面必须对空间物体处于最有利的解题位置。(平行于新的投影面、垂直于新的投影面)

  2.新投影面必须垂直于某一保留的原投影面,以构成一个相互垂直的两投影面的新体系。

  二、新旧投影之间的关系一般规律:

  1)点的新投影和保留旧投影的连线垂直于新轴。

  2)点的新投影到新轴的距离等于点的旧投影到旧轴的距离。

  三、作图规律:

  由点的不变投影向新投影轴作垂线,并在垂线上量取一段距离,使这段距离等于被代替的投影到原投影轴的距离。

  四、换面法的六个基本问题

  1.把一般位置直线变换成投影面平行线

  2.将投影面的平行线变换为投影面的垂直线

  功用:一次换面后可用于求点与直线,两直线间的距离等。

  问题的关键:新轴要垂直于反映实长的那个投影。

  3.把一般位置直线变换成投影面垂直线

  一次换面把直线变成投影面平行线;

  二次换面把投影面平行线变成投影面垂直线。

  4.把一般位置平面变换成投影面垂直面

  功用:可求解平面与投影面的倾角,点与平面的距离,两平行面间的距离等。

  问题的关键:在平面上作一条投影面平行线,新轴必须垂直与该平行线反映实长的那个投影。

  如果把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变换成新投影面的垂直线,那么该平面则变换成新投影面的垂直面。

  5.将投影面的垂直面变成投影面的平行面

  功用:一次换面后可求解平面实形、形心、两直线交角等

  问题的关键:新投影轴必须平行于该平面的积聚性投影

  6.把一般位置平面变换成投影面平行面

  一次换面,把一般位置平面变换成新投影面的垂直面;

  二次换面,再变换成新投影面的平行面。

  第六章(回转体表面交线)

  一.截交线:平面与立体表面的交线。

  相贯线:两立体表面的交线。

  二.截交线的性质:

  1.截交线是回转体表面和截平面的共有线。

  2.截交线上的点为立体表面和截平面的共有点。

  3.截交线一般情况下是一封闭的平面曲线。

  三.求圆柱截交线的方法

  1.利用积聚性法

  2.素线法

  四.积聚性法求圆柱截交线的作图步骤:

  1)投影分析

  2)求特殊位置点

  3)求一般位置点

  4)连接各点

  5)判断可见性

  6)整理轮廓线

  (一)平面与圆锥相交所得截交线形状

  1.圆2.一对相交直线3.椭圆4.双曲线5.抛物线

  (二)求圆锥截交线的作图方法

  1.素线法2.纬圆法

  五.回转体表面相交

  ①表面性

  相贯线位于两立体的表面上。

  ②封闭性

  相贯线一般是封闭的空间折线(通常由直线和曲线组成)或空间曲线。

  ③共有性

  相贯线是两立体表面的共有线。

  其作图实质是找出相贯的两立体表面的若干共有点的投影。

  六.相贯的形式

  平面体与回转体相贯

  多体相贯

  回转体与回转体相贯

  七.作图方法

  1表面取点法

  利用投影的积聚性直接找点。

  2用辅助平面法。

  一般是根据立体或给出的投影,分析两回转面的`形状、大小极其轴线的相对位置,判断相贯线的形状特点和各投影的特点,从而选择适当的方法作图。

  表面取点法原理

  当相贯结构中有一个是圆柱体时,先利用圆柱表面的积聚性,得到相贯线的至少一个投影;再通过回转体表面取点,作出相贯线的未知投影。

  辅助平面法原理

  设置一辅助平面;求其与两回转体表面的截交线;两组截交线的交点必为相贯线上点。

  选辅助平面的原则

  要使辅助平面与两立体表面交线的投影为直线或圆。

  常用的辅助平面为投影面的平行面或垂直面。

  八.相贯线的特殊情况(一)

  同轴回转体相交,其相贯线为垂直于轴线的圆。

  相贯线的特殊情况(二)

  当相交两回转体公切于一个球面时,其相贯线为平面曲线(一般为椭圆)。在两回转体轴线同时平行的投影面上,椭圆的投影为直线。

  九.相贯线的形状及投影

  平面体与圆柱体相贯:相贯线为封闭的空间折线。相贯线在非积聚性投影上总是向被穿的圆柱体里面弯折,而且在两体相交区域内不应有圆柱体轮廓线的投影。

  两圆柱体相贯:相贯线为光滑封闭的空间曲线。当两圆柱正交,小圆柱穿大圆柱时,相贯线在非积聚性投影上总是向大圆柱里弯曲,当两圆柱直径相等时,相贯线在空间为两个椭圆,其投影变为直线。在两体相交区域内不应有圆柱体轮廓线的投影。

  第七章(制图基本知识)

  常用线型及用途

  粗实线:可见轮廓线。

  细实线:尺寸线,剖面线

  虚线:不可见轮廓线。

  细点画线:对称线,轴线。

  双点画线:假想轮廓线。

  波浪线:断裂处边界线

  第八章(组合体视图)

  一、组合方式

  1.叠加式—组合体由若干基本形体叠加而成。

  2.切割式—在基本形体上通过切割、挖孔等方式形成的组合体。

  二.组合体的尺寸注法:

  1.基本方法

  定形尺寸:确定各基本形体形状的尺寸。

  定位尺寸:确定基本形体间相对位置的尺寸。

  ——形体分析法

  2.尺寸基准:定位尺寸的起点

  长、宽、高每方向上应各有一个尺寸基准。

  主要对称面、主要轴线、大的底面、端面等。

  4.尺寸标注应注意

  1)同一形体的尺寸应该尽量集中标注。

  2)尺寸应该标注在反映形体特征的视图上。

  3)同轴回转体的直径,应尽量标注在非圆视图上。

  4)尺寸应该尽可能标注在轮廓线外面,应该尽量避免在虚线上标注尺寸。

  5)相互平行的尺寸,要使小尺寸靠近图形,大尺寸依次向外排列,避免尺寸线和尺寸线或尺寸界线相交。

  三.看组合体视图

  形体分析法线面分析法

  第十章(机件的表达方式)

  一.向视图是可以自由配置的视图,但向视图必须要进行标注。

  向不平形于基本投影面的平面投影所得到的视图称为斜视图轮廓线封闭的完整结构

  不完整的基本视图称为局部视图波浪线:断裂线的投影

  斜视图和局部视图间的区别:

  1.投影面2.视图的完整性3.图的标注

  假想用剖切平面把机件剖开,移去观察者和剖切面之间的部分,将余下部分向投影面投影,所得到的图形称为剖视图。

  2.剖视图的标注

  剖视图名称投影方向剖切位置

  二、常用剖视图

  按剖切后移去的范围分:

  1全剖视图、2半剖视图、3局部剖视图

  按剖切平面的位置和数量分:

  4斜剖视图、5旋转剖视图、6阶梯剖视图、

  复合剖视图、剖中剖

  1用剖切面把机件完全剖开所得的剖视图成为全剖视图

  2在垂直于机件对称面的投影面上的投影,以对称中心线为界,一半画成剖视,一半画成视图,称为半剖视图

  3用剖切面局部地剖开机件所得的剖视图称为局部剖视图

  4用不平行于基本投影面的剖切面剖开机件,并向与其平行的投影面投影所得到的剖视图称为斜剖视图

  5用两相交的剖切平面剖开机件,并以交线为轴,把倾斜结构旋转到平行于投影面的位置,投射后的图样称为旋转剖视图

  6用几个互相平行的剖切平面剖开机件所得的图样称为阶梯剖视图

  注意:肋板经纵向对称面剖切,区域内不画剖面符号

  转折处不画线、转折处不出现不完整结构、转折处不与轮廓线重合

  波浪线不能超出边界

  波浪线不能穿空

  波浪线不能被其他图线替代

  旋转剖切面后的其他结构不旋转

  ①全剖视图适于外形简单、内腔复杂的不对称机件

  ②半剖视图适用于内、外都需要表达的对称机件

  ③局部剖视图适于内、外都需要表达的不对称机件

  ④斜剖视图适于表达倾斜于基本投影面的内腔结构

  ⑤旋转剖视图适于有主要轴线的盘、盖等类零件

  ⑥阶梯剖视图适于具有相互错开内腔结构的机件

  三.移出断面图的标注:

  不对称断面按断面实际情况画

  对称断面按剖视图画

  当剖切平面通过回转面形成的孔或凹坑的轴线时,这些结构按剖视画出。

  四.回转体上均布肋、孔、轮辐旋转到剖面上(简化画法)

  对称图形可省略一部分

  肋、轮辐等纵向剖切不画剖面符号

  对称视图可只画一半,但要画出对称符号。

  第十一章(连接件)

  一.两种常用连接方式

  1、可拆卸连接:拆开时不破坏连接件和被连接件。

  例如:螺纹连接、键联结、销连接等

  2、不可拆卸连接:拆开时会破坏连接件或被连接件。

  例如:焊接、铆接、粘接等。

  二.螺纹是按着螺旋线的原理形成的。

  外螺纹——在圆柱外表面上形成的螺纹

  内螺纹——在圆柱外表面上形成的螺纹

  1.外螺纹的画法

  螺纹小径的细实线画入倒角

  大径画粗实线

  小径画细实线

  螺纹界线

  大径画粗实线圆

  小径画3/4细实线圆

  2.内螺纹的画法

  表达螺纹大径的细实线不画入倒角

  不画倒角圆

  大径画细实线

  小径画粗实线

  螺纹终止线画粗实线

  45°线画到粗实线

  大径画3/4细实圆

  小径画粗实圆

  三.(一)螺纹的种类

  1.连接螺纹起连接作用的螺纹。

  2.传动螺纹起传动作用的螺纹。

  (二)螺纹的标注

  1.螺纹的标注包括以下内容:

  螺纹的牙型、公称直径、螺距、线数和旋向、螺纹公差带代号、旋合长度等。

  2.普通螺纹标注:

  普通螺纹代号、螺纹公差带代号、旋合长度

  3.梯形螺纹

  牙型符号、公称直径、螺距或导程(螺距)、旋向、公差带代号、旋合长度代号

  4.螺纹连接件

  常见的螺纹连接件有:六角头螺栓、六角螺母、双头螺柱、垫圈、弹簧垫圈、圆柱头螺钉等。

  四.螺纹连接有:

  1.、螺栓连接

  2.、双头螺柱连接

  3.、螺钉连接

  第十二章(常用件)

  一.齿轮的用途

  1.成对使用

  2.传递轴间动力和运动

  3.改变轴的转速

  4.改变轴的旋转方向

  二.齿轮的基本参数

  1.齿顶圆直径D顶

  2.齿根圆直径D根

  3.齿数Z

  4.分度圆直径D分=m×Z

  5.分度圆齿距p=s+w

  6.模数m=p/π(Zp=πD分)

  三、滚动轴承的类型和代号

  按内部结构和承受载荷方向的不同分为三类:

  1.向心轴承适用于主要承受径向载荷。

  2.推力轴承适用于承受轴向载荷。

  3.圆锥滚子轴承适用于同时承受径向和轴向载荷。

  第十三章(零件图)

  一.表达机器和部件的图样称为装配图,表达单个零件的图样称为零件图。

  零件图的四项基本内容:

  (一)表达零件形状的一组视图

  (二)确定零件各部分形状大小和相对位置的一组尺寸

  (三)保证零件质量、形状的技术要求

  (四)标题栏

  二.、主视图的选择

  (一)零件的摆放方式

  1.反映零件的加工状态2.反映零件的工作状态

  (二)主视图的投射方向

  三.零件图尺寸标注合理性包括:

  (1)保证达到设计的要求;

  (2)便于加工和测量。

  四.基准:确定各结构相对位置时的参考位置。

  (1)按基准的作用可分为:

  1.设计基准:满足机器或部件的设计要求选定的基准。

  2.工艺基准:零件在加工、测量等方面选定的基准。

  注:长、宽、高每个方向上至少各有一个主要基准,每方向上还可有若干辅助基准,若有,各基准间应有直接尺寸相联系尽量使工艺基准重合于设计基准,

  作为基准的线和面是:

  (1)零件上主要回转面的轴线;

  (2)零件结构中的对称面;

  (3)零件的主要支撑面和装配面;

  注:1.终结环误差等于各组成环误差之和,选最次要尺寸作为终结环。

  2.终结环空出不注,或注成参考尺寸。

  不要注成封闭尺寸链

  五.、铸造工艺对结构的要求

  (一)起模斜度(二)铸造圆角(三)过渡线(四)铸件壁厚

  六.尺寸标注形式

  链式坐标式综合式

  尺寸公差:允许尺寸的变动量。

  零件的互换性

  机器中参与装配的两个零件,不经过挑选和修配,任取一对安装后均符合设计要求。

  七.配合:1间隙配合2过盈配合3过渡配合

  配合制度:基孔制、基轴制

  形状和位置公差标注

  ←──│形位公差特征符号│形位公差数值及有关符号│基准要素

  八、表面粗糙度的评定方法

  1、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2、轮廓最大高度Rz

  九、表面粗糙度的选择

  1.内容:取样长度(GB)评定参数(Ra)参数值(Ra:表13-3)

  2.接触表面、受磨擦的表面、配合表面、受交变应力的表面更光滑些。

  3.总原则:满足表面设计要求时,尽量选用第级别。

  使用功能、设计寿命、外观要求

  第十四章(装配图)

  一.装配图是表达机器或部件的图样,主要表达其工作原理和装配关系。

  装配图的特点:

  1.在机器设计过程中,装配图的绘制位于零件图之前。

  2.装配图与零件图的表达内容不同,它主要用于机器或部件的装配、调试、安装、维修等场合,也是生产中的一种重要的技术文件。

  二.装配图的内容:

  1.一组视图(工作原理、装配关系、主要件结构)

  2.必要的尺寸

  3.技术要求

  4.零件序号、明细栏、标题栏

  三.装配图上需标注的尺寸有如下几类:

  1性能或规格尺寸

  2装配尺寸

  3安装尺寸

  4总体尺寸

  5其它尺寸

  四.总则:

  1)每个零件都编号

  2)相同件编一个号(种、类、规格都相同)

  3)编序号相同

  2.编号的写法:

  1)写在指引线一端的细实线上或细实线圆内

  2)字高比尺寸数字大一号或两号

  五.指引线画法

  1)指引线用细实线绘制

  2)指在零件可见轮廓内,末端画黑点或箭头

  3)对装配关系清楚的零件组,允许采用公共指引线

  4)尽量不用水平、竖直和45度方向

  5)指引线不应相交,至多允许弯折一次

  六.明细栏

  1.自下而上填写

  2.若位置不够,可向左移成几列

  装配图合理性:

  同方向接触面仅一个

  确保轴肩与端面接触

  七.确定表达方案

  1,主视图:

  工作位置安放,反映主要装配关系和工作原理

  2.其它视图:

  其它装配线、装配关系、主要件主要结构

  八、确定表达方案

  1.合适、清楚:采用原方案

  2.合适,不清楚:以旧为主,调补新投影

  3.不合适:采用新方案

  工程制图心得体会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工程制图这门课程,起初有些害怕这门课太复杂,但是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工程制图是一门有规律,有创意的学科。是动手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的双重训练。而后来的“工程制图工程设计”更是对我们独立思考与团队合作的考验。

  本次制图设计我们组共计四人,设计项目为“减速器”,除了每个人都要绘制的完整的装配图外,按照设计要求我们四人分别分配到几个零件分头进行设计绘图,本人负责减速器的小轴和大小两个闷盖的制图工作。这是整个设计中相对较为简单的部分。但设计过程并不顺利,我们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对于装置不熟悉,缺乏经验,不明白如何对测量中得出的数据进行合理取舍,而对auto-cad软件的应用也成为一大挑战,最后就是手绘图纸时精确度的把握困难。所有这些问题在制图过程中最终都得到解决。

  面对不熟悉的装置,即我们组面对的减速器,我们组进行了几次测量。测量过程中,为了避免组员之间数据的误差,在测量一开始,我们组员之间便约定统一数据误差标准以便减少最终统一绘图结果的误差。同时,我们初次接触减速器,不认识装置中各种配件的名字在所难免,所以问老师问同学上网查找资料也成为了制图过程中丰富我们设计过程的另一有趣的方面。

  而对于auto-cad软件的应用虽然有一学期的学习过程,但是由于平时缺少应用机会,我们实际使用过程并不顺利。比如对倒角的标注,对字体的修改,对剖面的解释,都是经过重新适应掌握的。当然这也进一步体现了我个人对软件应用的基本功不够扎实,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实际上auto-cad是我们将来学习生活中甚至工作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学习也是很有必要的。

  最后在手绘图纸问题上我们还是有一些困难。由于实际减速器装置过大,为了在图纸上体现完整的图形,我采取了实物与图纸2:1的比例以便达到这一点。而由于图纸比例偏小,装配图在手绘时对于细节处的误差处理就比较困难,我们就尽量在测量时把数据做精准,减少手绘时细节处的误差问题。

  本次测绘我们第一次真正接触了实际的装配装置,也第一次亲手测量绘制了相应的图纸。这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体验,将来我们的工作中这是非常重要的。当然也反映了我们个人对这门学科理解的不足。很多时候我们遇到问题无法解决,比如图形的分配,位置的选取都是要加强的。但是我们还是对这一次测绘很满意,这是我们的第一次独立与团队合作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果。是值得肯定的,将来也会更好。

【工程制图复习知识要点】相关文章:

CAD工程制图知识要点11-15

工程制图各章节的知识要点08-10

工程制图知识点09-30

工程制图的基础知识09-11

工程制图投影基础知识03-08

小升初语文知识要点复习11-27

有关工程制图的复习题09-20

电梯工程制图的基本知识09-13

工程制图投影的基础知识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