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法治教育内容

时间:2020-12-01 11:50:12 公开教育 我要投稿

青少年法治教育内容

  教育部联合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印发《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提出要将必要的法律常识纳入不同阶段学生学业评价范畴,在中、高考中适当增加法治知识内容,将法治素养作为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不同阶段法治教育的目标有哪些?一起来看看。

青少年法治教育内容

  1、义务教育阶段

  以基础性的行为规则和法律常识为主,侧重法治意识、尊法守法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要注重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形象、生动,贴近学生实际,利用案例教学、实践教学,从生活实践中提炼案例,注重将核心理念、重要概念与学生生活实践能够接触的事件相结合,与学生的理解能力相适应。主要分阶段实施以下内容:

  小学低年级(1—2年级):认知国家象征及标志。初步建立国家、国籍、公民的概念,初步建立对家庭关系的法律认识。初步建立规则意识,初步理解遵守规则、公平竞争、规则公平的意义与要求。初步建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了解消防安全知识、基本交通规则,知晓常用公共服务电话。初步了解自然,爱护动植物,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

  小学高年级(3—6年级):建立对宪法的法律地位和权威的初步认知。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初步认知主要国家机构,国家主权与领土,认知国防的意义,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初步了解司法制度,了解法院、检察院、律师的功能与作用。

  知道我国加入的一些重要国际组织和国际公约。

  初中阶段(7—9年级):进一步深化宪法教育。了解国家基本制度,强化国家认同。初步了解政府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了解重要国家机构的职权。认知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义。加深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认识。

  初步了解我国司法制度的基本原则,建立尊重司法的意识。初步理解程序正义在实现法治中的作用,建立依法处理纠纷,理性维护权利的意识。

  2、高中教育阶段

  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理解法的特征与作用,法治的内涵与精神,初步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认同。加深对宪法的地位、功能和价值的认识,明晰宪法原则,深入理解宪法所确立的国家基本制度,加深对公民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的认知,加深对重要法治原则的理解,了解选举制度和重要法律规定,认知法治与民主的关系。了解宪法实施及其监督的程序与机制。

  理解民事活动的基本法律原则和核心概念,了解物权的法律概念与基本规则,树立尊重所有权的观念,进一步了解合同订立与履行的法律规则,深化对诚信原则的认识。了解知识产权保护的意义和法律规则。

  3、高等教育阶段

  在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基础上,针对非法律专业的学生,根据高等教育阶段法治教育的目的,系统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涵;掌握法治国家的基本原理,知晓法治的中西源流;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目标、道路选择和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的内容与机制;了解法治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国情基础,理解法治的核心理念和原则;掌握宪法基本知识,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基本法律原则、法律制度及民事、刑事、行政法律等重要、常用的法律概念、法律规范;增加法治实践,提高运用法律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现代社会,法治精神也是代表着国家的发展水平。而在我们中国,很多孩子对于法律还没有一个具体的概念或者认为法律与自己没有多大关系,这种现象也促使我国教育部再次强调了法治教育的重要性。知法、守法是公民的义务,学校、家长以及学生应当重视起来,学习法律知识,提高学生运用法律的能力。当然,将法治知识纳入考试范围并不是目的,而是教育部门希望全社会给予法治教育更多关注。

【青少年法治教育内容】相关文章:

青少年自护教育知识08-25

浅谈青少年素质教育08-21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特点和内容08-26

青少年社会工作主要内容要点08-19

青少年社会工作主要方法及内容08-19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概念和主要内容08-23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内容11-18

学习青少年礼仪常识,做个文明青少年10-13

跆拳道对青少年素质教育有促进功能11-24

幼儿舞蹈教育的内容与特点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