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模拟试题

时间:2023-03-06 18:39:43 教师资格 我要投稿

2016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模拟试题

点击查看试题答案及解析
  一、单选题(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错选、多选或不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30分)

2016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模拟试题

  1.墨家以(  )为教。

  A.“弃圣绝智”

  B.“兼爱”和“非攻”

  C.“弃仁绝义”

  D.“克己复礼”

  2.中国乃至世界最早的教育专著是战国后期的(  )。

  A.《大学》

  B.《中庸》

  C.《学记》

  D.《论语》

  3.主张“教育即生活”、“在做中学”的教育家是(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康德

  D.杜威

  4.教师不得随意宣扬学生缺点,私拆学生信件等,这是因为学生享有( )。

  A.身心健康权

  B.人身自由权

  C.人格尊严权

  D.隐私权

  5.小学教育所处的年龄段一般称为( )期。

  A.幼儿

  B.童年

  C.少年

  D.青年

  6.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 )。

  A.华生

  B.洛克

  C.格塞尔

  D.卢梭

  7.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的(  )素养。

  A.崇高的职业道德

  B.文化科学知识

  C.过硬的教学基本功

  D.教育理论知识

  8.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是教师的( )。

  A.言行

  B.知识

  C.修养

  D.品德

  9.当代教师的素养集中体现在教师的( )方面。

  A.政治素养

  B.教育素养

  C.专业素养

  D.道德素养

  10.在我国最早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教育问题的是( )。

  A.杨贤江

  B.蔡元培

  C.李大钊

  D.王道俊

  11.教育教学中只是追求“齐步走”,违背了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 B.互补性

  C.差异性 D.阶段性

  12.西周以后,学校教育制度发展到比较完备的形式,建立了( )的官学体系。

  A.官学合一

  B.官师合一

  C.政教合一

  D.科举制

  13.主张按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分阶段进行和谐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的是( )。

  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昆体良

  14.素质教育的核心是(  )的培养。

  A.创新能力

  B.读写能力

  C.听说能力

  D.交往能力

  15.盲人的听觉、触觉非常灵敏,说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互补性

  C.差异性

  D.阶段性

  16.教师的行为举止之所以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对其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因为学

  生具有()。

  A.依赖性

  B.向师性

  C.背师性

  D.示范性

  17.衡量测验包含的试题难易程度的指标是( )。

  A.效度

  B.难度

  C.信度

  D.区分度

  18.西周时期,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 )。

  A.文法教育

  B.骑士教育

  C.宗教教育

  D.六艺教育

  19.个体身心发展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称为( )。

  A.机能期

  B.发展期

  C.差异期

  D.关键期

  20.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

  A.内容改革

  B.课程改革

  C.方法改革

  D.途径改革

  21.开展课外活动时,学生参加与否,不具有(  )。

  A.自愿性

  B.灵活性

  C.强制性

  D.多样性

  22.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具有天然的(  )。

  A.可爱性

  B.可敬性

  C.权威性

  D.厌恶性

  23.我国将小学分为初等小学和高等小学是在( )。

  A.1878年

  B.1897年

  C.1904年

  D.1912年

  24.1904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中规定初等小学的修业年限为( )。

  A.3年

  B.4年

  C.5年

  D.6年

  25.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的观点是( )。

  A.外铄论

  B.内发论

  C.遗传决定论

  D.多因素交互作用论

  26.中国古代“外铄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27.学生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是学习的( )。

  A.主体

  B.客体

  C.个体

  D.群体

  28.与课堂教学相比,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具有更大的( )。

  A.自愿性

  B.自主性

  C.强迫性

  D.创造性

  29.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 )。

  A.朱熹

  B.孔颖达

  C.夸美纽斯

  D.斯宾塞

  30.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是指( )。

  A.课程计划

  B.课程标准

  C.课程类型

  D.课本

  二、多选题(在每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2~5个正确答案,错选、多选或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l.5分,共30分)

  1.按课外活动内容的性质划分,课外活动的形式有( )。

  A.科技活动

  B.小组活动

  C.学科活动

  D.个人活动

  E.文艺活动

  2.说服的主要方式有(  )。

  A.讲解

  B.谈话

  C.报告

  D.讨论

  E.参观

  3.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的主要表现有( )。

  A.教育普及化的开始

  B.提出教育机会均等的口号

  C.教育法制化的形成

  D.强化教育的国家控制

  E.教育精英化的实现

  4.测验的质量指标主要有(  )。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E.准确度

  5.学生的受教育权包括(  )。

  A.受完法定教育年限权

  B.学习权

  C.隐私权

  D.公正评价权

  E.荣誉权

  6.小学课程设计要以实现(  )为最终目的。

  A.课程目标

  B.教育目的

  C.培养目标

  D.教学目标

  E.教育观念

  7.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有两方面,即(  )。

  A.集体效能感

  B.个人效能感

  C.一般效能感

  D.特殊效能感

  E.积极效能感

点击查看试题答案及解析
  8.个体主观能动性的活动从水平上看由三个不同层次的活动组成,即( )。

  A.生理活动

  B.精神活动

  C.心理活动

  D.学习活动

  E.社会实践活动

  9.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表现在( )。

  A.普及性

  B.民主性

  C.基础性

  D.全民性

  E.强制性

  10.杜威的教育主张有(  )。

  A.教育即生活

  B.教育即生长

  C.学校即社会

  D.在做中学

  E.以教师为中心

  11.直观教具可分为两类即(  )。

  A.实物直观

  B.语言直观

  C.板书直观

  D.模象直观

  E.光电直观

  12.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有较大影响的教学组织形式有( )。

  A.个别教学制

  B.班级授课制

  C.分组教学制

  D.设计教学法

  E.复式教学

  13.我国小学生德育内容的确立依据有( )。

  A.培养计划

  B.教育规律

  C.教育目的

  D.小学德育目标

  E.小学德育任务

  14.班主任了解学生包括两个方面,即(  )。

  A.了解学生学习

  B.了解学生思想

  C.了解学生个体

  D.了解学生群体

  E.了解学生家庭

  15.班会的类型有(  )。

  A.报告会

  B.讨论会

  C.常规班会

  D.生活会

  E.主题班会

  16.小组活动主要包括(  )。

  A.学科小组

  B.技术小组

  C.艺术小组

  D.公益活动

  E.体育小组

  17.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包括古代与近代的( )。

  A.前学校

  B.前社会教育机构

  C.学校

  D.社会教育机构

  E.高等学校

  18.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欧为了更好地布道,设立了众多的教区学校,讲授的内容主要

  是(  )。

  A.神学七艺

  B.宗教教育

  C.读写知识

  D.军事征战

  E.商业技能

  19.文艺复兴时期,很重视教育的人文主义思想家主要有( )。

  A.意大利的维多里诺

  B.尼德兰的伊拉斯谟

  C.捷克的夸美纽斯

  D.法国的拉伯雷

  E.法国的蒙田

  20.教育是由( )因素构成的。

  A.教师

  B.学生

  C.教育内容

  D.教育方法

  E.学校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误,并在题后括号内打“√”或“×”。每小题1分,共20分)

  1.班会活动是培养优秀班集体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学生活动能力的基本途径。( )

  2.后进生学习差的主要原因是学习动机缺失。 ( )

  3.积极分子的队伍是稳定不变的。 (  )

  4.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是通过事物本身来进行教学。 ( )

  5.教学就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不应进行思想教育。 ( )

  6.基础型课程是必修的、共同的课程,每个学生都必须学习。 ( )

  7.教师可以剥夺学生的荣誉称号和智力劳动成果。 ( )

  8.小学生的道德感是比较模糊的。 ( )

  9.遗传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所以它可以决定个体的发展。 ( )

  10.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凝结于他的《理想国》中。 ( )

  11.班级管理是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 ( )

  12.课外活动是生动活泼地向学生进行德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 )

  13.上好一节课的先决条件是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 ( )

  14.教学过程的内部发展动力是教师提出的教学任务同学生的需要、实际水平之间的矛盾。( )

  15.教学计划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 ( )

  16.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实施义务教育的根本条件。 ( )

  17.小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希望得到老师和父母的夸奖。 ( )

  18.1986年4月六届人大审议通过了《教育法》。 (  )

  19.有了人类就产生了教育,也就形成了教育学。 ( )

  20.循序渐进要求教学要面面俱到。 ( )

  四、情景题(每道情景题后有4个问题,在每个问题给出的备选答案中,有至少一个或若干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情景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

  从2001年秋季开始,江西省的小学生们告别“百分制”,实行新型的成绩考核评价机制——“等级+特长+评语”。

  目前,山东潍坊市小学已经取消各种形式的统考,废除了“百分制”,代之以“评语+特长+等级”的新的评价标准,严禁以升学率作为考核、评价学校、教师成绩的唯—标准。

  1.“百分制”属于(  )。

  A.标准参照评价

  B.常模参照评价

  C.发展评价

  D.形成性评价

  2.新课程中,倡导教师的评价以(  )为主。

  A.学生评价

  B.家长评价

  C.自主评价

  D.校长评价

  3.发展性评价的基本内涵有哪些?(  )

  A.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B.以人为本

  C.旨在发展

  D.评价内容多元化

  4.发展性评价有利于学生(  )。

  A.跳出只为“分数”学习的怪圈

  B.重视社会实践能力的发展

  C.发展自身的特长

  D.探究意识的发展

  (二) 课堂上有位学生指出老师对某个问题的解释有错误,老师当时就恼怒起来:“某某同学,算你厉害,老师不如你,以后老师的课就由你来上好了!”全班同学随老师一起嘲笑这位学生,该生从此在课堂不能发现问题,也不主动回答问题了。

  1.该老师对于学生的影响包括( )。

  A.挫伤学生的自尊心

  B.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C.打击学生的自信心

  D.与老师建立抵触情绪

  2.教师威信的核心是(  )。

  A.权力威信

  B.信服威信

  C.职业威信

  D.能力威信

  3.新课程倡导的教师行为转变有哪些?( )

  A.师生关系,强调尊重与赞赏

  B.教学关系,突出帮助与引导

  C.自我认识,致力研究与反思

  D.同事关系,倡导合作与互惠

  4.结合案例,你认为教师应如何面对自己的错误?(  )

  A.勇于承认,及时改正

  B.表扬学生的问题意识

  C.赞赏学生敢于质疑权威的勇气

  D.对指出问题的学生打击报复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模拟试题】相关文章:

2016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模拟试题08-24

2017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模拟试题08-29

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模拟试题08-25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历年模拟试题08-28

2017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学模拟试题08-26

2016秘书资格证考试事务管理部分模拟试题08-22

2017年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模拟历年试题08-27

2017年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模拟试题08-29

2016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试题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