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成为一名优秀的质量管理人员

时间:2023-09-12 10:15:27 丽华 品质管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怎样成为一名优秀的质量管理人员

  质量管理人员必须具有强大的创新能力。体现在良好的记忆力,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严谨的抽象力等,以质量问题为导向,向管理要效益。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怎样成为一名优秀的质量管理人员,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制造型企业的质量管理是一套复杂的系统工程。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怎样成为一名优秀的质量管理人员的文章,希望能为你提供帮助:

  1、培养三种意识

  做为品质培训,讲得最多得就是什么叫做品质,怎样做好品质,往往你在台上讲得口干舌头软,台下受训者想睡觉。培训完后,受训者交头接耳,最后汇成一句话:好是好,就是对我们不实用!作为培训者听了,半条小命又气没了。

  质量其实就是简简单单一句话:质量=良心+责任心,这样受训者又好记,也容易理解。有时员工自己也会问,我拿了公司的钱,又没干好活,是不是对得住自己的良心;如果因自己没干好的事情,造成公司大的损失,良心更过不去,生产和品检人员也同样会反问。大家有了这个意识,再适当往下引导,这个质量原因也不是很难控制,只要稍微有点责任心,就不会出这个质量事故了。

  因为人们有个习惯,就是怕对不起自己的良心,他们会主动问你,以后我们怎样才能做好品质呢?此时孺子可教也,可以培养员工品质的三种意识了!

  (1)自检意识

  产品质量是制造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生产质量控制的密决是:让每个人做好自己的产品。要求员工对自己生产的产品,要进行检验,只有自己认为是合格品,才可以流向下道工序或车间,在自检中发现的不合格品,要自已做好标识并把它分开放置。

  (2)互检意识

  对于上道工序或车间流过来的产品,必须员工不要看都不看,就忽拉拉往下做,要检验认为是合格品,才可以进行生产,对查到上工序或车间的质量问题,要及时反馈。坚决做到不制造不良品,不接收不良品,不传递不良品。

  (3)专检意识

  做了自检和互检的动作后,生产主管就可以对专职检验员灌输了:员工一边要生产,一边都在做自检和专检的工作,做为专职的检验员,就更应该有强烈的质量控制意识。专职的检验员如是你部门的下属,那更好沟通;假如不是你部门的人员,他也会接受你的教导!

  2、紧跟过程控制

  在管理中,大家都看中结果。因此,很多朋友在谈管理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不管白猫黑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对于品质的控制,只有紧跟了过程控制,才可控制住品质。

  (1)首检控制

  在产品上线前,必须要求班组长、品检人员和员工,对在要投入生产的物料,都要仔细核实;要使用的工装配备,要确认性能是否稳定完好。然后小批量生产三只产品,确认产品是否合格。合格后再上线生产,不合格要查找原因,直至合格才能批量生产。

  (2)巡检控制

  在生产过程中,管理人员和品检要对产品进行抽查,要用80%的精力关注生产中的薄弱环节,如:生手员工、关键设备、关键岗位等。

  (3)终检控制

  在收线时,对于最后的产品,要重点控制,往往此时员工的心态都比较急躁。本人曾碰过一件事情,现在想想都害怕,一位员工有快下班时,还缺一只产品装箱,他就找一只不合格品,叫人返修一下,没经过检验人员就直接装箱。被班组长立马纠出,此只产品有严重质量缺陷。何况产品收线时,还有一部分产品等待返修,所以越是快完成的工作,所要严加控制!

  3、再加两把武器

  生产过程中的品质控制,不是在上升,就是在下降。如果要实现品质管理的“长治久安”,管理人员就必须随身携带二把武器:“明刀”和“暗箭”。

  (1)“明刀”——“三分析三不放过”活动

  俗话说明刀易躲,但也要看谁在使刀,又是一把什么样的刀。如是一位武林高手,手中拿着一把木刀,我想也没有谁说好躲:但如果是一位没练过功夫的人,手中握着明晃晃的宝刀,你敢说好躲吗?这里所指的武器是有刀谱的“明刀”。

  每天生产早会上,都要分析昨日生产中出现和碰到的质量问题,深入分析这些质量问题的危害性,使大家充分认识到不合格品一旦出厂,不仅会对企业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而且将损害用户利益,接下来分析产生这些质量的原因,层层追溯,明确质量责任,找出漏洞;在此基础上,分析应采取的措施付诸实施,及时改进不足。

  整个活动过程要真正做到“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质量责任未明确不放过,纠正措施未落实不放过。”管理者每刀手握“明刀”,每天追求质量提高一点点。

  (2)“暗箭”——人员质量意识试验法

  俗话说暗箭难防,在品质控制中,如果没有这把“暗箭”,怎能杜绝员工麻痹大意思想。人员质量意识试验法的实施过程是这样的:管理者不定期地找一些质量缺陷不明显的不合格品,记下编号或做好标识后,混入一大堆同类产品中间,看员工能否把它们及时、如数地检查出来。

  那些质量意识不强、工作不细致的员工,在碰到这种事先不打招呼,且随时随地都可能举行的“考试”时,就往往很难得到高分。所以,要想经受住“暗箭”的考验,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在工作中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心和责任心,“不接收来自上道工序的不合格品,不把不合格品传递给下道工序”。

  优秀质量管理人才必备的4个职场技能

  系统的质量管理知识

  质量管理是一门系统的学科,以中国计量大学质量管理工程专业为例,其课程主要包括:

  管理学科基础类:管理学、运筹学与系统工程、质量信息系统等;

  工程学科基础类:工程图学、工程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基础、互换性与测量基础、检测技术、应用统计学等;

  专业基础类:质量管理工程导论、计量管理、测量系统分析、产品质量先期策划、试验设计、质量经济学、精益生产等;

  专业核心和特色类: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化工程、统计质量控制、机电产品质量检验、可靠性工程、供应商质量管理、服务质量管理、质量分析与改进、质量认证等;

  新工科类:物联网技术、Python科学计算与数据处理、大数据与云处理等。

  常用的质量管理工具

  QC新老七种质量工具:

  新老七种QC工具

  质量管理的五大工具:产品质量先期策划(APQP)、生产件批准程序(PPAP)、统计过程控制技术(SPC)、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FMEA)、测量系统分析(MSA)

  六西格玛工具箱:

  六西格玛工具箱:七套七种工具

  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

  20世纪,人类跨入了以“加工机械化、经营规模化、资本垄断化”为特征的工业化时代。在过去的整整一个世纪中,质量管理经历了一个“点、线、面、体”的发展轨迹,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点:质量检验阶段;

  线:统计质量管理阶段;

  面:全面质量管理阶段(TQC、CWQC、TQM)等;

  体:标准化(系统化)质量管理阶段(ISO9000、卓越绩效模式、六西格玛)等。

  随着经济科学技术日益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已强烈意识到“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深刻感受到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的重要性,并学习和借鉴优秀企业的质量管理方法。

  出色的管理创新能力

  质量管理人员必须具有出色的管理能力。质量管理是全员参与的过程,每个员工的质量意识至关重要,质量活动要求体现在其计划能力、领导能力、激励能力及控制能力上,带领整个质量团队完成质量管理的职责,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及质量管理战略。

  质量管理人员必须具有强大的创新能力。体现在良好的记忆力,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严谨的抽象力等,以质量问题为导向,向管理要效益。

  质量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思想上不重视,将质量管理看作“形式主义”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管理者对质量管理认识不到位,质量信念不坚定,即便有完善的管理体系,也很难起到作用。

  有的管理者口头上重视质量工作,实质上漠不关心,对质量工作兴趣不浓,认为质量工作是管理者代表的事,其它人都不愿涉及;有的管理者不安排直接从事质量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等等。

  这些都与管理者的质量理念有关, 他们把质量管理看作是“形式主义”;对体系运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导致体系形同虚设,出现问题方抱佛脚,到处找原因,事倍功半。

  管理者只有从思想上重视起来,做好表率,不仅抓好员工质量培训工作,还要带头参加质量培训,才能做质量管理的明白人和带头人。

  2、不注重内审队伍建设,内部审核及管理评审流于形式

  内审队伍建设至关重要,是企业自我完善、自我改进的支撑。管理者应鼓励内审员提高自身素质。

  支持他们独立客观公正实施审核,做好榜样,主动接受审核,正确面对工作不足。当前内审工作的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内审工作闭门造车,弄虚作假。

  内审员工作不认真,不能客观公正审核:

  管理者对内审认识有偏差,认为下级审核自己有伤面子。

  这些问题都是内审工作的致命缺陷,我们从实践中深刻体会到,没有领导作用,则内部审核要走过场,管理评审流于形式,甚至适得其反。

  内审工作开展不深入,问题查找分析不到位,管理评审纯应付,不针对问题提出有效解决办法,体系形同虚设,更不谈持续改进了。

  管理者的职责

  1、制定质量方针目标

  管理者是质量方针目标的制定者

  方针和目标既要适合企业的现状,又要对现状有改进或促进作用,同时要与组织的总目标和发展方向协调一致,是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战略性决策。

  质量方针目标决定正确,企业将会在竞争中取得优势,从而发展壮大。相反,则会影响全局,甚至全盘皆输。

  2、分配质量任务

  管理者是质量任务的分配者

  恰当的分配质量任务,明确责任,统一协调,才可能落实质量方针,实现质量目标,否则,则事倍功半。

  3、分配资源

  管理者是资源的分配者

  质量管理体系要建立和运行,需要相关资源和条件,如人员、设施、环境等。

  资源投入多,体系效果相对好,成本相应增加;反之,资源投入少,体系效果相对差,成本得到控制。

  合理分配资源,使资源投入与质量控制、成本控制之间达到平衡,是管理者的重要职责。

  4、决策关键问题

  管理者是关键问题的决策者

  质量管理体系在运行中,难免发生种种矛盾和分歧,如当质量与进度产生分歧时,就需要管理者进行决策。

  若领导不按规定处理,牺牲质量以求进度,就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且若员工以此为例,上行下效,将对体系运行造成深远影响。

  5、保持体系持续改进

  管理者承担保证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责任

  管理者必须具备持续改进的意识和心态,在体系运行中不断改进质量管理和创造适宜的环境。

  管理者的作用

  1、创造全员参与的环境

  创造并保持良好的内部环境,使员工能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简单的讲即创造全员参与的环境。企业不论大小,都是一个群体。

  员工在企业中的行为是受群体心理制约的,是受人文环境影响的。一个没有良好的质量风气的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要正常运行是不可能的。

  良好质量风气的形成,领导作用至关重要。管理者需通过其领导作用和实际行动,创造一个员工充分参与的人文环境,形成组织质量文化,使体系能够有效运行。

  2、组织协调作用

  管理者在整个质量管理过程中,对各层次的质量责任起着指挥、组织、分配和协调作用。

  一个组织的质量工作,不是靠几个人就可以做好的,而是对涉及过程管理各个部门、各个层次、各个环节以至每个员工都担负起质量管理的重要责任,要经过各个环节一系列的集体活动才能完成。质量管理工作是全员性的,在这个过程中管理者起着组织、分配、协调的作用。

  只有统一步骤协调一致,才能使企业的各项质量管理活动有条不豪的开展起来。如果没有统一的领导、统一的组织和要求,便会出现责任不明、协调不好、互不衔接甚至互相扯皮的问题,质量工作就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

  3、模范带头作用

  质量管理体系如果没有全员参与,是不可能有效运行的。要使全员参与,管理者应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对员工来说,管理者是效仿的对象。

  如果管理者不遵守规章制度,不按程序办事,不注重自己的工作质量,员工会被迅速感染,有样学样,规章制度形同虚设,程序混乱,最终导致工作质量下降。上行下效,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

  管理者的质量意识、质量态度对员工的影响力是很大的,不仅有着行政关系上的影响力,而且还有心理上的影响力,可起到表率和无声命令的作用,同时感染员工的质量态度。

  4、营造组织质量文化

  管理者的作用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创建零缺陷质量文化,创造全员参与的环境,这是质量管理体系的根基,也是领导作用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很多管理者忽视质量意识培育,对质量文化理念重视不够。甚至有些组织的员工对质量方针、目标不清楚,对质量程序、流程全然不知,认为质量管理工作,是管理者和质量部门的事,与己无关。这样的想法是非常错误的。

  管理者是企业管理的推动者,要在组织内创造一种与质量方针、目标紧密结合的内部环境,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全体员工都能知道、了解和理解组织的质量方针和目标,并自觉行动起来,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努力工作,形成良好的质量风气。

  凡有违背质量方针、目标的行为,凡有不遵守质量规章制度的现象,都能受到员工自觉的抵制。管理者尤其是最高管理者重视是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的最关键因素之一,只有管理者重视了,才能带领广大员工认真、细致地贯彻和执行全面质量管理工作。

  质量文化集中体现了管理者对质量的态度,通过良好的灌输和宣传,充分发动和感染员工,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质量意识,使员工在丝毫不感到管理者干预的情况下自然主动地提高和改进质量,将质量视为日常工作的基调和追求的目标,全面参与到质量管理中来。

  管理者努力营造的质量文化氛围将有助于员工最大程度地发挥自主性,有助于组织和谐稳定地提高质量和竞争力,进而带来有形和无形效益。

  建立质量文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管理者营造和培育,通过质量意识教育和开展质量活动来巩固和发展企业质量文化,将质量文化融入日常工作。

  管理者要有长远、战略性眼光,大胆地结合自身的特点建立质量文化,从而脚踏实地的推进组织体系建设。

【怎样成为一名优秀的质量管理人员】相关文章:

教你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侍酒师04-28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学校中层干部09-09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餐饮管理者11-30

成为一名优秀总经理助理的方法08-01

怎样成为优秀的财务总监04-11

如何成为一名品酒师03-26

如何成为一名出色的摄影师12-16

如何成为一名高效的领导者06-02

如何成为优秀的企业领导10-11

怎样做一名合格的物流经理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