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琴制介绍

时间:2022-10-28 15:53:01 声乐器乐 我要投稿

古琴琴制介绍

  中国音乐纵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但实际上从远古至唐末,直接的声音材料(乐谱)极为贫乏。所以研究古代中国音乐史只能从一些间接的资料(如文献、乐器、雕刻、绘画等)入手。古琴是中国乐器中保留有较多声响资料的乐器之一,所以欲了解中国古代及传统的音乐风貌,古琴实在是一不容忽视的音乐宝库。源远流长的古琴音乐已建立起自己一套完整的美学、乐律、记谱法、弹奏法、指法等等体系,故历来有琴道或琴学之称。

古琴琴制介绍

  古琴琴制介绍1

  1、形制

  古琴属於平放弹弦类(zither)的乐器。共鸣箱由两块长约三尺六十的木板胶合而成,头宽尾略收窄,琴面为桐木而琴底为梓木。琴身全部上漆,琴面头部镶有一块称承露的硬木,木上有七孔的贯琴底以便穿琴弦,承露左面另一称岳山以的硬木用架弦。琴尾月牙形缺口处两端用红木镶嵌两片边饰称为焦尾(或称冠角),起系弦和使琴身垫平的作用,焦尾中间为龙龈。琴面镶嵌上十三个螺钿的圆点叫“徽”,用以标记琴的音位。近岳山的是一徽,中间较大的是七徽,近琴尾的为十二徽,徽位是根据琴面的长度分成若干等分来排定的。底板又称琴底,形状与面板相同但不作拱形,是在整块的木料下半部挖出琴的腹腔。琴底有两个长方形的孔作为共鸣,位於琴底的中央(约于琴面的四徽与七徽间)长六寸许的为龙池,而再下十寸多(位于琴面十徵与十二徽之间)长约三寸的为凤沼,在凤沼之右另有足池以插上两只雁足。琴面的七条弦的头部系於绒头,绒头再系于琴轸,架在岳山上的弦直伸到龙龈,然后分别缠在琴背的两只雁足上。琴弦多用丝弦,一弦最粗、音最低、靠近徽位最近,依次渐细,一至四弦用缠弦,靠近演奏者的第七弦最细、音最高。

  2、琴的制作精神

  在明清刊行的古琴专书里,其旨章、题辞或序,多将琴的发明和制作归功於神农、伏羲、舜等上古时期的先贤。琴的发明年代是否真的早至这些传说人物,当然不需要尽信,但是从这些追记的传说中,却可看出琴乃是儒家所推许的圣贤的发明。既然是由圣贤所制,琴当然应该作为发扬先贤道德精神的工具。琴的制作精神是符合儒家思想的,可见其制作的出发点本身已代表著一种高度文化。当然,儒家之名其实是战国才出现的,琴之由上述先贤所发明乃是後来琴书追记的传说。琴制确实可考是西汉以後的事情,不过,由此可见传统读书人对琴寄予的“载道”与“言志”的厚望。 “琴者,禁也,禁止於邪,以正人心。”(汉·《白虎通》),可见琴本身的命名及其导引的目的亦不外乎儒家所重视的仁德与中正和平的思想。《乐托·魏文侯》篇说:“君子听琴瑟之声,则思志义之臣。”就是企图以琴瑟丝弦乐器的温柔音色来联系到正直、敦厚的志义之臣。琴之所以如此命名亦因为它与禁谐音,以“琴”来隐喻禁止淫邪以存正气。所以琴被认为是圣人之乐,圣人之器。明代《神奇秘谱》的序里说:“然琴之为物,圣人制之,以正心术,导政事,和六气,调玉烛,实天地之灵气、太古之神物,乃中国圣人治世之音,君子养修之物。” 琴还可以正国风兴道德,它应该是读书人每天生活修养的一部份,所以古人有“君子无故不撤琴瑟”的说法。上述乃相传造琴之旨,实乃儒家一贯以音乐来进行道德教育的手段。

  3、琴制寓意

  儒家的世界观为人为的、政治性的世界观,认为人应该善用其聪明来处理各种事物。所以,人首先应该团结,这就是为什么儒家提出仁这个观念,仁就是推己及人。中国人注重和合性,所以更重人伦,即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关系,而人伦的基本是要两人和合才成伦的,重视人伦即重血统及尊卑的关系,而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观念就是这样产生出来的。从琴各部份的命名亦可著出琴制之受儒家思想的影响。琴前广后狭,象征尊卑之别。官、商、角、徵、羽五根弦象征君、臣、民、事、物五种社会等级。后来增加的第六、七根弦称为文、武二弦象征君臣之合恩。十二徽分别象征十二月,而居中最大之徽代表君象征闰月。古琴有泛音、按音和散音三种音色,分别象征天、地、人之和合。这些古琴形制命名的象征意义实反映出儒家的礼乐思想及中国人所重视的和合性。因为礼的作用是为了保障个体,使个性有所发挥,乐以同和,其作用是与群体谐协。礼乐之同时并用可使个体和群体之间能互相调剂,形成人与人之间平和而合理的生活。所以礼乐这两套表面相反的技艺的推行,实为求达到相辅相成的和合性的目的。而从古琴形制命名所借用的社会秩序、等级的名称来著,可见其制作形制即寓有教化人伦的深意。

  4、音色、音域

  古琴共有三种音色。一为散音,即右手弹空弦所发的声音,嘹亮、浑厚,宏如铜钟。二为按音(实音),即右手弹弦,左手同时按弦所发的声音,低音区浑厚有力,中音区宏实宽润,高音区尖脆纤细。三为泛音,即左手对准徽位,轻点弦上,而右手同时弹弦时所发清越的声音,高音区轻清松脆,有如风中铃铎,中音区明亮铿锵,犹如敲击玉磐。

  在弹弦乐器中,古琴是一种较独特的乐器,琴面为指板,没有柱和品。演奏时,将琴横置于桌上,右手拨弹琴弦,左手按弦取音,完全依靠琴徽标记(不限定在13个徽位上,很多的音是在徽与徽之间),音准上要求极为严格。古琴音域共四组又一个二度,计有散音七个,泛音九十一个和按音一百四十七个。

  5、律制

  纯律——将弦长以二分法、三分法及五分法算出的泛音音位。简律(三分损益律)——将弦长分别以三分损(减)一、三分益(加)一方法算出的按音音位。

  古琴琴制介绍2

  琴制的定型是在汉代完成的。现所发现古琴的最早实物,是湖北随县擂鼓墩曾位乙墓出土的战国初期的十弦琴、湖南长沙五里牌木享墓出土的战国九弦琴和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汉代七弦琴。琴制都是短小、长形的音箱,首宽尾窄,而圆底平,构造简笔,没有琴徽,代表著古琴发展的最初阶段。早期的古琴,不但造型有别,弦数亦不壹致,但都具有壹弦多音之特点,且长度不断在增加。唐宋两代则是造琴技术最主要之时期,所造出之琴大都造型美观,工艺精巧,发音优美宏亮。

  在自然文化图腾等崇拜下,流传了伏羲、神农等三皇五帝圣贤造琴的神话,固不可信,但由其传说内容可知琴定型是逐步发展形成的。伏羲氏的琴有五弦、二十弦,神农氏琴有五弦,

  尧琴有五弦,舜琴五弦,禹夏承舜制,殷商则有壹弦琴,到了周代,则已有七弦。东汉应劭《风俗通》:“七弦者,法七星也,大弦为君,小弦为臣,文王、武王加二弦,以合君臣之恩。”远古的琴制已不可得见,但见之于著述的,有齐桓公的“号钟”、楚庄王“绕梁”、司马相如的“绿绮”、杨雄的“清英”等音响卓出、琴名美丽的名琴,有的琴还有琴铭,如“绿绮”的铭文记载了“桐梓合精”,可知这时造琴已知用桐木做面,梓木为底的方法。《广博物志》记述:“列子尝游泰山,见霹雳伤柱,因以制琴,有大声。”这是最早应用霹雳木制琴的记载,汉末蔡邕用烧焦的木料做焦尾琴,传至六朝齐明帝时还在使用,并出现了绝好的仿制品,这时的焦尾琴已与后世琴制大体相同了。晋代顾恺之的《斲琴图》保存了古代制琴的珍贵资料,经过南北朝与隋代的不断丰富,唐代的制琴技术达到了高峰,出现了优秀的制琴家与传世名琴,如雷霄的“九霄环佩”、雷威的“鹤鸣秋月”,以及“轻雷”、“大圣遗音”、“飞泉”等。宋代虽有官办造琴局及统壹形制,但仍以仿雷、张等名家的古琴为主,形制上的差别为,唐琴面底都呈拱形,琴体浑圆,宋琴只面横而弧度宽扁。我国最早载有古琴样式的琴论专著,是南宋田芝翁所辑的《太古遗音》(宋人摹本),上有三十八图。在传世的古琴中,最常见的为伏羲、仲尼、连珠、落霞、蕉叶、月形等形式。虽然形式多种,但其差异则主要在顶部与腰部向内弯曲上的不同,制琴家似乎在发挥自己的艺术特色,而不坚守统壹的形制,但又不敢脱离太远。伏羲氏造型宽裕古朴,项腰各有壹半月形弯入,琴音宽宏;仲尼式又称夫子式,孔子学琴于师襄后,以自己理想研制琴式,规划制度,后人称孔子琴为仲尼琴,仲尼式在腰项处各呈方折凹入,声音清雅纯正;连珠式隋逸士李疑所制,项腰各作三个连续半月形弯入,音色清亮圆润;落霞式在琴的两侧呈对称的波状曲线,琴音宏亮;蕉叶式形似蕉叶,为闽人刘伯温创制,琴首无凫掌而有壹叶柄,琴底仿蕉叶之茎,琴音圆润雅致;月形式相传为师旷所制,琴体在项腰间作圆月形,音韵如磬。

  古琴琴制介绍3

  古琴的制作

  古琴的制作非常讲究,要经过选材、制底面、挖槽腹、合琴、灰漆等工艺程序。

  古琴最重要的是选材,面板应选用纹理顺直、年轮宽度均匀、硬度适中、无疤节、无虫蛀等干燥的梧桐木和杉木。唐代制琴世家雷氏曾提出:“选材良,用意深,五百年,有正音”。雷威制琴精于选材,传说他常趁着大风雪天进入深山老林物色良材。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有:“琴虽用桐,然须多年木性都尽,声始发越。”并提出“琴材欲轻、松、脆、滑”。

  在赵希鹄的《洞天清录》中,更记有“择紧实而纹理条条如丝线细密,条达不邪曲者”,并“以掐之不入者为奇”。

  古人在面板的选材上要求极严,有“击之如铜钟……或至虚中别有温润含和”之说,就是要求木材无疵瑕,且质地较松软。底板应选梓木、楸木、色木等较硬的木材。汉代就已用梓木,经过历代实践,琴家“以桐之虚合梓之实”,达到“刚柔相配”。赵希鹄更指出:“盖面以取声,底以匮声,底木不坚,声必散逸”。用现代的解释就是底板要重一些,这样才会有好的琴音。

  古琴的琴式

  南宋田芝翁所辑《太古遗音》(宋人摹本),是我国最早载有古琴式样的琴论专著,上面绘有三十八种琴式。在唐代以来的传世古琴中,就有伏羲、灵机、神农、响泉、凤势、连珠、仲尼、列于、伶官、师旷、亚额、落霞、蕉叶和鹤鸣秋月等琴式,最常见的为仲尼、连珠、伏羲等琴式。

  琴式的取名多来自神话传说、历史典故或自然界的物象,每种名称都是一种象征。通过一些变异的琴式,可以看出古代琴家并非追求统一的形制,而是尽量发挥自己的艺术特色。古琴琴式虽多,但主要是在项部和腰部向内弯曲上有所不同而已。 落霞式在琴的两侧呈对称的波形曲线,声音洪亮;师旷式又称月形式,相传为师旷所制,琴体在项腰间作圆月形,与众式有别,音韵如磐;蕉叶式形似蕉叶,是明代闽人刘伯温创制,琴首无凫掌而有一叶柄,琴面中央有一长条浅沟,琴底中央有一相应凸棱,乃仿蕉叶之茎,琴两侧边缘略有起伏,造型玲珑精巧,别有趣味,琴音圆润雅致。

  古琴琴制介绍4

  琴的外形修长,由复瓦型的面板和平直(或微呈仰瓦型)的底合成一扁箱式整体。其结构由琴面制度:凤舌、琴额、承露、岳山、琴肩、凤翅、琴腰、焦尾、冠角、龙龈、山口、十三徽;琴底制度:护轸、轸池、龙池、凤沼、雁足、尾贴;槽度制度:舌穴、轸池、大槽腹、天柱、上纳音、地柱、雁孔、小槽腹、下纳音、韵沼;构件:弦、轸、绒剅构成。古人皆用传统文化的意念对琴的各部位进行文化的解释。

  古琴全长约为1250毫米,古尺三尺六寸六分,法周天360度,或期年之365天。宽约220毫米,古尺六寸称天地之前后左右上下六合。琴面如覆瓦之天,阳也,用桐木。琴底如地面之平,阴也,用梓木,合为一天地字宙。琴首称额,琴额约长80毫米,其下端靠岳山处镶胺有一条约20毫米宽的硬木条,乃称承露。上钴七孔,为七条弦的弦眼,用以拴弦并连接琴底的轸。

  岳山紧贴承露,横贯琴面,也有两边各空分许的。岳山高约分半用硬木制,用以承弦。由岳山至琴尾部承弦处,有效弦长约为1.1米,岳山是全琴的最高处,古人对岳之巍然有着崇敬之心,言其巍然如山岳之高,故名之岳山。

  琴面依次下来是琴的'琴肩、凤翅、琴腰和琴尾。凤翅又可称为凤项,其形平正,为全琴最宽处。又有称仙人肩的,稍瘦的琴肩又可称为“美人肩”。琴尾前向内收变化部分称为“琴腰”,如美人之纤腰婀娜。冠角用硬木制作,镶嵌在琴尾两侧,中装龙龈以承弦。

  琴底木板厚约一分,最前面两侧有两个旁弯的角,称为护轸,主要用来保护轸池的轸不受撞击。稍下有横向长条形微凹的浅池,用硬木条镶嵌,上开七弦眼,与琴面承露对应,称为轸池。轸子套上绒扣,穿过轸池弦眼至琴面,把七条弦安置在岳山上,然后转动轸子调整弦的松紧,就可以调出弦的音高了。轸的本意是车转动的中轴,同时也有着力量的意思。战国时期,有“万乘”战车便是力量强大的大国,君主亦称为“万乘之躯"。

  约对琴面五、六徽间和十、十二徽间的位置,开有或为圆形或为方形的两个出音孔,上者称为龙池、下者称为凤沼,取潜龙在天、凤凰来仪、隐迹深地、潜声逸出之意,龙凤至今仍是中国人最喜爱的吉祥物。古时到处皆有水泽,今日的八百里洞庭据说只有古时云梦泽的十分之一、到处潮流暗涌的云梦泽不知几千里。古琴为一天地,其面有岳山,其下有池沼、自然山水具备其中。

  往下当九、十徽约全琴三分之二处向两边对称,安有两雁足,用以缠绕琴弦。其“雁足”之名包含着古人的深意,雁在古人眼中是十分诚信的动物,深秋飞向南方而春初返归北方,从来守时不误。拴弦欲其固而不变,音高稳定,琴方可弹。因而取“雁”守诚不变之意,诚为古德中为人之要义,无诚信不可以立天下也。雁足的位置重要,处于琴内两腔间,与声音之共鸣有所关联。同时又用以支撑琴的安放。琴放于案上,从正方看去宛若会动的游龙,琴首四徽处往下弯曲,护轸下流苏飘动。琴尾微向上翘,雁足支在琴约三分之二尾处,正是黄金分割、视觉位置极佳的地方,美观而生动。尾端镶有硬木制的与琴面龙龈相对应的“龈托”和与冠角相对应的“尾托”。

  琴体材料

  琴体材料多选用梧桐木、杉松木等树种木材。古人选材累积了无数的经验,其中最重要的两点,一是“纹坚理疏”,二是“木性已尽”,纹坚理疏则声音的传递性良好,木性已尽则无碍而透,其声发越。

  梧桐最适合斫琴,应是千百年经验的积累。田紫芝《琴法》中记载:“庄子曰:乐出乎虚,虚为通,实则碍,碍而不通,乐何由作。惟桐之材,其心虚而理疏,理疏则虚不特在心而在体,举则轻,击则松,斤则脆,挽则滑,谓之四善,四善之备,以虚而已。”琴材有轻、松、脆、滑“四善”之说,斫出来的琴具“九德”之备。唯梧桐兼有此“四善之美,并须选取生长在山石间多年以上的老梧桐,取其孙枝方可。古书上载,徐州的峄山多适合造琴的桐树。《尚书·禹贡徐州》曰:“徐州厥贡,峄阳孤桐。”《琴书大全》载:“琴材以峄阳孤桐夹石生者向阳孙枝面,梓楸为底。”而古书记载的“云和”“空桑”“龙门山之桐材为琴,声音清浊有别,各适合以钟为宫、函钟为宫、黄钟为宫,而分别用于祀天、礼祈、祭庙之用。

  历史上著名的琴材非常多。东汉蔡邕的“焦尾”琴历经千年依旧享誉盛名。《后汉书·蔡邕传》记载:“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裂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裁而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因此典故也称琴为焦侗,可见蔡氏琴技之不凡,琴缘之深厚。

  传世名琴中,唐代雷琴也是琴中至宝,材美工良,古雅大方,现今已然价值超亿。雷家世代造琴,其中以雷威最为著名。传说他的技艺经神人指点,又传说他常在大风雪天去深山老林,于狂风震树之时,听树之发声而选良材,说明雷家选材之严谨精良和斫琴之良苦。而据苏轼《杂书琴事》所载:雷公琴的特点是“其岳不容指,而弦不散。其声出于两池间。其背微隆,若薤叶然。声欲出而溢,徘徊不去,乃有余韵,其精妙如此"。正由于雷公琴的这些优点,“成都雷生所制之琴,精妙无比,弹之者众”。不过雷氏所选之琴材是巴蜀山上绝壁石间的孤松,可见好的琴材也不限于梧桐。峨嵋松据说实际是一种杉树。

  朱长文《琴史》第六卷叙述选材制琴又别是番味道:“言其材者,必取于高山峻谷,迥溪绝碉,盘纡稳深巉岩岖睑之地,其气之钟者,至高至请矣。雷霆之所摧击,霰雪之所飘压,羁鸾独鹄之所棲息,鹏黄鸭鹏之所翔鸣,其声之感者,至悲至苦矣。泉石之所磅礴,琅开之所丛集,祥云瑞霭之所护被,零露惠风之所长育,其物之助者,至深至厚矣。根盘擎以轮菌,枝纷郁以葳蕤,历千载犹不口(原文缺字),挺百尺而见枝,其材之成者,至良至大矣。一日夔襄钟牙之俦,睨而视之,嘉其可以为琴也,于是命般倕之徒,斤斧之,绳墨之,锼中襄间平面去病,按律吕以定徽,合钟石以立度,法象完密,髹采华焕。于是饰以金玉瑰奇之物,张以弦轸驹弭之用,而琴成矣。”

  古琴琴制介绍5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琴棋书画”历来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古琴对古人来说,不但是乐器,也是抒怀寄情之物。 古琴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是国乐之精粹。古琴的历史非常悠久,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古琴融合了人们智慧的结晶,表现着华夏儿女对美好事物的赞颂与追求。古琴是一种浓缩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艺术形式,是传统高雅艺术的典型代表,深刻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其意义与价值远远超出了一般的传统音乐

  古琴,又称“文武七弦琴”是一种浑身上下都充满着文化内涵的乐器。唐朝诗人刘长卿诗句: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其“七弦”指的就是古琴,“泠泠”则指的是古琴的音色。据民间古琴制做者史国林先生介绍,普通人在老师的指导下,也可以很快就学会,但要学精则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好的悟性。

  文化起源

  中国的传统文化认为,天上有五星,地上有五行。世上的声响有五音,因此在原始时代神农氏“削桐为琴、绳丝为弦”,创造了最初的琴。当时只有五弦:宫、商、角、徵、羽,象征着金、木、水、火、土。,它便有了五弦。后来,周文王为悼念死去的儿子伯邑考而增加了一根弦;周武王讨伐商纣时,为了增加士气又增添了一根弦。古琴也由此而产生,距今天已经有5000年的历史了。七弦琴——中国古琴,音色深邃而宏,造型沉稳而美,内心里蕴藏了无穷秘密,琴弦上振动着千古风骚。

  历代的琴人,都特别强调环境的优雅,因为只有在这种环境里,才能生动地体现出“天人合一”的理念。所以,那些动人的琴声,使往往出现在半帘幽梦的窗前,一地银霜的月下,出现在芦花飞雪的水畔,烟岚笼罩的山林……。

  众多的琴曲,都特别注重心境的淡泊,因为只有在这种心境里,才能充分地表达好“境由心造”的真髓。所以,那种澄澈的情感,便往往浸入了对历史的凭吊,对前贤的景仰,对亲情的怀想,对故人的挥别……

  形状构造

  古琴的身长,一般都是三尺六寸五分,比喻一年的光阴;古琴的身宽,一般都是四寸,比喻一年的四季;一年共有十二个月,若是加上闰月,便会有十三个月份;而这个数目,又恰好是一张古琴上作为音阶的“徽”数的总合。

  材质

  琴身材质是影响古琴音色的首要因素。古琴选料,古人讲究琴材要符合轻、松、脆、滑这四个特点,古琴的面板一般为桐木或杉木制,底板为梓木或椿木或比较硬的木材制作。木材以老料最好,新料必须风干后,或人工烘干后使用,也有现代制作工艺先用水泡,然后加温水煮,在自然风干,起到通透干燥的效果,否则木质会开裂起翘,且音色不好。木料自然风干需要很长时间,因此斫琴者常搜罗各种陈年古木用来斫琴。 古琴的面板和底板以鱼胶胶合。

  古琴周身先要用夏布表布,然后刮鹿角灰胎,一般要刮4~5遍,每层都有打磨,这样可以保护木质松软的琴面。最常用的漆灰是用鹿角霜和生漆调和而成的鹿角灰。也可用瓦灰 ,古琴表面涂以中国大漆(生漆),一般刷5-6遍,擦漆可达10多遍,最后再擦植物油用细瓦灰或珍珠粉用手掌推光多遍。最后达到光亮如镜的效果。

  琴身颜色大多数情况下用黑色漆,少数用朱色、褐色和紫色。近代也出现了多种多样的制作工艺,但多数是用化学漆代替了大漆,失去了古琴原有的古朴韵味。

  其他附件如岳山、承露、龙龈、雁足、琴轸则用硬木、玉石等坚硬材料制成。

  琴徽共13个,多用螺钿或玉石制成。

  文化传承

  据国内的有关古琴协会的专家称,全国古琴虽然都在努力发扬光大,古琴文化在2003年已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由于诸多原因,古琴的传承在全国还是有一定的困境的。

  目前需要做的工作是:一,对历代名琴的保护;二,对在世古琴名家的音像资料的收集保护;三,对前辈古琴名家的音像资料的收集保护;四,对古琴曲的收集整理;五,对古琴文献的收集整理;六,对现代古琴曲的开发研究。

  斫琴,“斫”(音啄)是指用刀、斧砍的意思。斫琴指的是对中国传统乐器——古琴进行精工细做的一种工艺技术。

  古时有人说好琴“轻如叶、重如铁”,琴有九德,所谓奇、古、静、透、圆、润、清、匀、芳。音色符合这九德,才是一张好琴,好琴的判断除了九德具备还与做工好坏密切相关,可谓良材、良工必须兼备,才有可能出一张好琴。

  一床(张)好的古琴不仅是一件乐器,也是一件漆器,同时又是一件艺术品。

【古琴琴制介绍】相关文章:

古琴流派的形成-古琴的流派介绍11-04

古琴应该怎样调音-古琴调音方法08-08

古琴保养方法09-18

古琴的演奏技法09-21

古琴的保养方法09-20

古琴如何弹奏10-05

古琴的弹奏技法10-12

古琴指法详解02-21

古琴演奏技法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