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质量常见问题及措施

时间:2020-08-12 17:24:20 施工员 我要投稿

施工质量常见问题及措施大全

  建筑工程质量是指在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合同中,对工程的安全、适用、经济、环保、美观等特性的综合要求。那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施工质量常见问题及措施,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施工质量常见问题及措施大全

  1、管桩桩身倾斜

  防治措施:

  (1)施工前应对桩构件进行检查,发现桩身弯曲超过规定或桩尖不在桩纵轴线上的不能使用;

  (2)接桩时要保证上下两节桩在同一轴线上,接头处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施工;

  (3)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地层情况、基础形式、布桩情况选择合理的施工机械,并限制打桩速率,并优化打桩的施工方向和顺序路线,并根据桩的入土深度,宜先长后短、先高后低,若桩较密集,宜自桩群中间向两个方向或四周对称施工,当一侧毗邻建筑物时,可从毗邻建筑物处开始沉桩;

  (4)桩机进场前先平整场地,使打桩机(静压桩机)底盘保持稳定和水平;

  (5)为防止桩机下陷而造成桩身倾斜、桩机挤压导致桩位偏移等影响施工质量问题及施工安全隐患,必须对施工场地进行局部回填平整,采取必要的措施提高地基承载力,使其达到打(压)桩施工要求;

  (6)开挖前应分层均匀进行,必须加强维护措施,防止土体侧压力对桩身上产生附加弯矩而导致桩身偏斜;

  (7)施工前应清除地下障碍物(如墓穴、地下废旧建筑物等)。

  2、桩身断裂

  防治措施:

  (1)对桩身质量进行全面检查,测量管桩的外径、壁厚、桩身弯曲度等有关尺寸,并详细记录,发现桩身弯曲超过规定或桩尖不在桩纵轴线上的不宜使用;

  (2)管桩外径300-400的桩叠层不宜超过5层,沿垂直于长度方向的地面上设置2道垫木,垫木分别位于据桩端0.21倍桩长处,底层最外缘管桩应在垫木处用木楔塞紧以防滚动。管桩达到设计强度70%方可起吊,达到100%方可运输及打桩;

  (3)合理安排压桩线路,预防压桩机侧向挤压已完成的管桩;

  (4)施工前应对桩位下的障碍物进行清理,必要时对每个桩位采用钎探方法查明;

  (5)应保证施工场地平整坚实。有排水措施,让桩机行走或施打过程机身平稳不晃动;

  (6)在稳桩过程中如发现桩不垂直应及时纠正,桩压入一定深度发生严重倾斜时,不宜采用移架方法来校正,接桩时要保证上下两节桩在同一轴线上,接头处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

  (7)土方开挖应沿桩周边分层均匀进行,防止土体侧压力导致桩身断裂;

  (8)当基础埋深较大时,桩身完整性检测应在基坑开挖至基底标高后进行。

  3、箍筋不方正、成型尺寸不准

  防治措施:

  (1)预先确定各种形状钢筋下料长度调整值,根据钢筋弯制角度和钢筋直径确定好扳距大小。

  (2)一次弯曲多个箍筋时需在弯折处逐根对齐。

  4、滚轧直螺纹钢筋接头施工不规范

  防治措施:

  (1)钢筋加工前应首先检查机械设备状况,及时更换不合格刀具;指定专人检查并处理不合格的钢筋切口后,再交付滚扎加工;

  (2)配备经检测合格的力矩扳手,并做好施工和质量技术交底;

  (3)直径≥30的钢筋宜用切割机切割。

  5、电渣压力焊接头偏心、弯折

  防治措施:

  (1)电渣压力焊焊机容量应根据所焊钢筋直径选定,接线端应连接紧密,确保良好导电。

  (2)焊接夹具应具有足够刚度,夹具型式、型号应与焊接钢筋配套,上下钳口应同心,在最大允许荷载下应移动灵活,操作便利,电压表、时间显示器应配备齐全。

  (3)电渣压力焊工艺过程应符合下列要求:

  1)焊接夹具的上下钳口应夹紧于上、下钢筋上;钢筋一经夹紧,钢筋应同心,且不得晃动;

  2)引弧可采用直接引电弧法,或铁丝圈(焊条芯)引弧法;

  3)引燃电弧后,应先进行电弧过程,然后,加快上钢筋下送速度,使上钢筋端面插入液态渣池约2mm,转变为电渣的过程,最后在断电的同时,迅速下压上钢筋,挤出熔化金属和熔渣;

  4)接头焊毕,应稍作停歇,方可回收焊剂和卸下焊接夹具;敲去渣壳后,四周焊包凸出钢筋表面的高度:当钢筋直径为25mm 及以下时不得小于4mm;当钢筋直径为28mm 及以上时不得小于6mm。

  6、钢筋闪光对焊未焊透、夹渣或裂纹

  防治措施:

  (1)钢筋端头弯折应调直,钢筋下料宜采取锯割或其它措施对钢筋端面进行平整处理。

  (2)闪光对焊时,应选择合适的调伸长度、烧化留量、顶锻留量以及变压器级数等焊接参数。

  (3)变压器级数应根据钢筋牌号、直径、焊机容量以及焊接工艺方法等具体情况选择。

  (4)HRB500 钢筋焊接时,应采用预热闪光焊工艺。当接头拉伸试验结果,发生脆性断裂或弯曲试验不能达到规定要求时,尚应在焊机上进行焊后热处理。

  (5)在闪光对焊生产中,当出现异常现象或焊接缺陷时,应查找原因,采取措施,及时消除。

  7、钢筋电弧焊接焊缝不饱满

  防治措施:

  (1)钢筋电弧焊应根据钢筋牌号、直径、接头型式和焊接位置,选择合适的焊接材料,确定焊接工艺和焊接参数。

  (2)焊接地线与钢筋应接触良好。

  (3)焊接时,引弧应在垫板、帮条或形成焊缝的部位进行,不得烧伤主筋。

  (4)焊接过程中应及时清渣,焊缝表面应光滑, 焊缝余高应平缓过渡,弧坑应填满。

  8、墙、柱竖向钢筋偏移

  防治措施:

  (1)增加定位箍筋(或限位钢筋)固定主筋,必要时定位箍筋(或限位钢筋)用点焊或多道绑扎的方式进行连接固定;

  (2)设置定位箍筋框用于控制钢筋位移,定位箍筋框分内控式和外控式两种,置于柱顶的定位箍可周转使用;

  (3)墙钢筋采用定位梯进行控制,保证墙两排钢筋的间距和钢筋保护层厚度;

  (4)楼层模板安装完成后,应进行轴线复线及边线检查,以保证柱、墙模板上口位置准确。

  9、钢筋保护层超标

  防治措施:

  (1)控制保护层措施要合理,竖向、水平、悬挑结构、单层或双层钢筋,要依据钢筋直径大小,合理安放水泥砂浆垫块、塑料限位卡、铁凳、支架或定位卡具,垫块(卡子)的厚度尺寸、位置、间距、数量应确保混凝土振捣不位移、不脱落。

  (2)浇筑砼采用“后退法”,严禁采用“前进法”。当浇筑特殊构件或实际确实需要在刚浇筑好的砼上行走时,必须采用胶合板铺设在砼上,所有的操作必须在砼初凝前全部完成。

  (3)浇筑砼时任何人员不得随意在安装好的钢筋上踩踏;在浇筑砼时,派专职钢筋工进行护筋,发现钢筋被踩踏移位时,及时进行修整。

  10、梁柱结合处模板拼缝不严密

  防治措施:

  (1)从上到下样模,梁柱结合处根据梁截面尺寸在整块木模上精确开槽,减少梁柱结合处接缝数量。

  (2)梁、柱交接部位支撑要牢固,拼缝要严密,发生错位要校好。

  11、楼板模板拼缝缝隙过大

  防治措施:

  (1)翻样要认真,严格按1/10~1/50比例将分部分项细部翻成详图,详细编注,经复核无误后认真制作模板拼装。

  (2)安装时控制好平整度,拼缝连接要严密。

  12、梯板留缝位置有误

  防治措施:楼梯梯段施工缝设置在梯段板跨度端部的`1/3 范围内。

  13、后浇带支撑不规范

  防治措施:

  (1)梁板模板支设时,在后浇带两侧利用双立杆和顶托将两侧模板和支撑断开,使后浇带模板及支撑形成独立体系,确保支撑不被拆除(避免二次支撑加固)。

  (2)后浇带混凝土未浇筑前宜有保护钢筋的措施,可用模板封闭遮盖保护钢筋。

  14、现浇结构混凝土开裂

  防治措施:

  (1)混凝土坍落度要适宜,水泥用量不宜过大,采用掺加外加剂拌制混凝土,减少混凝土用水量,振捣要均匀。

  (2)终凝前用混凝土打磨机(或木磨板)打磨压实,以提高混凝土表面密实度和平整度,在浇筑混凝土完毕后12小时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或进行蓄水养护。

  (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控制混凝土裂纹。

  15、现浇结构混凝土露筋

  防治措施:

  (1)钢筋混凝土施工时,注意保护层垫块、支架、马蹬筋、撑条等设置数量要足,位置要准,并固定牢固。

  (2)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密集时,要选配适当石子,以免石子过大卡在钢筋处。

  (3)混凝土振捣时严禁振动钢筋,防止钢筋变形位移,在钢筋密集处,可采用带刀片的振捣棒进行振捣。

  (4)混凝土自由差落高度超过2m时,要用串筒或溜槽等进行下料。操作时不得踩踏钢筋,如钢筋有踩弯或脱扣者,及时调直,补扣绑好。

  16、混凝土蜂窝、孔洞、夹渣、疏松

  防治措施:

  (1)模板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木模板灌注混凝土前,用清水充分湿润,清洗干净,不留积水,使模板缝隙拼接严密,如有缝隙要填严,防止漏浆。钢模板涂模剂要涂刷均匀,不得漏刷。

  (2)混凝土浇筑时间要适宜。

  (3)混凝土浇筑高度超过2m,要采取措施,如用串筒、斜槽或振动溜管进行下料。

  (4)混凝土入模后,必须掌握好振捣时间,一般每点振捣时间约20~30秒。使用内部振动器时,振动棒应垂直插入,并插入下层未初凝的混凝土内50~100mm,以促使上下层混凝土相互结合良好。合适的振捣时间可由下列现象来判断: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混凝土表面出浆且呈水平状态,混凝土将模板边角部分填满充实。

  (5)浇筑混凝土时,经常观察模板,发现有模板走动,立即停止浇筑,并在混凝土初凝前修整完好。

  17、现浇混凝土楼梯踏步不均匀、质量差

  防治措施:

  (1)加强施工尺寸和标高控制,确定楼梯第一步和最后一步阳角位置,拉通线,在斜线上等分梯段,确保踏步的阳角在一条直线上,支撑要稳固。

  (2)可使用定型楼梯模板。

  (3)楼梯混凝土自下而上浇筑,先振实底板混凝土,达到踏步位置后再与踏步混凝土一起浇筑,不断连续向上推进,并随时用木抹子将踏步上表面抹平。

  (4)加强混凝土养护及成品保护(封闭)。

  18、现浇结构同条件混凝土养护方法错误

  防治措施:

  (1)混凝土同条件养护试件拆模后,使用定制的钢筋笼把试块靠近相应结构构件或结构部位同时养护。

  (2)严格执行结构实体检验用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检验的原则,即等效养护龄期可取按日平均温度逐日累计达到600℃·d时所对应的龄期,0℃及以下龄期不计入;等效养护龄期不应小于14d,也不宜大于60d;

  (3)同条件养护试件,应有适当的保护措施,以防损坏。

  19、砌体锚固钢筋不足,构造柱、圈梁设置不到位

  防治措施:

  (1)施工前应确定锚固钢筋的施工方法,根据砌体的模数确定拉结钢筋的位置,保证拉结钢筋埋设在灰缝中。

  (2)采用化学植筋施工法的,须明确锚固力、埋设深度、原材料要求等,如设计没提出要求则拉结钢筋植入深度应≥10d;孔内灰尘要清理干净(可用空压机);植筋注胶需采用专用工具(一般为手持式自动压力灌浆器),拉结筋缓缓旋转插入植筋孔,边插入边沿一定方向转动多次,以使植筋胶与拉接结筋和混凝土孔壁表面粘结牢实,并按要求进行钢筋拉拔检验,确保钢筋锚固质量。

  (3)墙长超过4m时需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墙高超过4m时,墙体半高宜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全长贯通的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20、砌体排脚砖、马牙槎、滚砖施工不规范

  防治措施:

  (1)墙脚按要求砌筑三皮实心砖。

  (2)马牙槎先退后进对称砌筑设置,马牙槎凹凸尺寸不小于60mm,高度不超过300mm。

  (3)墙顶宜预留100mm左右的空隙14天后在采用120砖横向斜砌滚砖(200墙可使用配砖),角度一般取60度。

  21、填充墙砌体搭砌长度不足

  防治措施:

  (1)错缝搭砌需作统筹安排,按砌块排列图预先确定砌体线范围内分块定尺、画线、排列砌块的方法。

  (2)砌块不应用斧头或灰刀随意砍切,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需使用切割机或手锯切割。

  22、灰缝饱满度不够

  防治措施:

  (1)砌筑尽可能采用和易性好、掺外加剂的混合砂浆砌筑,以提高灰缝砂浆的饱满度。

  (2)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程度对砌体强度和整体性影响很大,竖向灰缝对砌体抗剪强度影响显著,如果竖向灰缝不饱满,则砌体的抗剪强度将降低40%-50%.具体措施如下: ①改善砂浆的和易性是确保灰缝砂浆饱满和提高粘结强度的关键; ②改进砌筑方法,应推广“三一砌砖法”,又称挤揉法,即“一刀灰、一块砖、一挤揉”。

  (3)砌筑过程中,应注意检查竖向灰缝饱满,不得出现透明缝、瞎缝和假缝。

  (4)立皮数杆砌筑,控制水平灰缝厚度。

  23、砌体与混凝土结构缝和砌体开槽处开裂

  防治措施:

  (1)填充墙与承重主体结构间的空(缝)隙部位施工,应在填充墙砌筑14d后进行;开槽宜使用锯槽机。

  (2)砌体与混凝土结构交界缝隙和砌体开槽线管固定后提前采用1:2.5水泥砂浆抹平,后跟内墙同时抹灰。

  (3)砌体与混凝土结构交界缝隙、宽为50mm~100mm的线槽宜加挂钢板网(或用1︰1水泥砂浆内掺水重20%白乳胶粘贴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加强后跟内墙同时抹灰。

  (4)线槽深度超过35mm分两次抹灰。线槽深度50mm以上宜采用细土混凝土填充后,再用1:2.5水泥砂浆抹平。

  (5)线管外壁与抹灰完成面间距不小于15mm。

  24、地下室底板开裂、渗漏

  防治措施:

  (1)底板混凝土要一次性浇筑成型,不得中途停止浇筑以免出现冷缝,如底板面积过大需分开浇筑时,可按设计图纸要求利用后浇带作为施工缝;

  (2)混凝土浇筑须连贯,混凝土间搭接必须在初凝前完成,以免产生冷缝;

  (3)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及养护过程中,须采取适当措施以防止出现温差裂缝;

  (4)泵送大体积混凝土表面水泥浆较厚,故浇筑结束后须在初凝前用铁滚筒碾压数遍,并打磨压实,防止混凝土表面出现收缩裂缝;

  (5)可采取在后浇带处预留企口槽或采用预埋止水钢板和止水条的方法避免该处渗漏;

  (6)混凝土浇筑前做好降水措施,地下水位应降至底板以下500mm;

  (7)底板外防水层应选用质量合格的防水材料;防水层接头的搭接长度及搭接方法应符合施工工艺要求;底板施工时应做好外防水层的成品保护。

  25、地下室后浇带渗漏

  防治措施:

  (1)逢源未做企口带也没有安装遇水膨胀止水条(胶)的,应粘贴外贴式止水带,止水带粘贴后,混凝土浇筑前,应避免雨水和其他水浸泡;浇筑混凝土时,湿模一段,浇筑一段;

  (2)后浇带两侧宜用木模封缝,尽量减少混凝土水泥浆流失;后浇带部位未施工之前应做好防护措施,以免污水及杂物进入;

  (3)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后浇带两侧的接缝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然后铺设净桨或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水泥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等材料,再铺30~50mm厚的1:1水泥砂浆,并应及时浇筑混凝土;

  (4)采用掺膨胀剂的补偿收缩混凝土,膨胀剂掺量不宜大于12%,坍落度按160~180mm控制(泵送混凝土),水中养护14d后的限制膨胀率不应小于0.015%,膨胀剂的掺量应根据不同部位的限制膨胀率设定值经试验确定;

  (5)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8d;拆模后,在迎水面做附加防水层和护墙。

  26、厨房、卫生间、阳台、屋面积水

  防治措施:

  (1)卫生间楼板排水管周围混凝土时,先剔净楼板预留管洞混凝土软弱层,用清水冲洗湿润,若排水管周间隙在30mm内时,在预留洞周围结构混凝土上刷水泥素浆一道,用掺防水剂的1︰2略硬水泥砂浆捣塞密实;若管周围间隙大于30mm时,刷一道水泥素浆,用1:2:4混凝土捣塞密实。

  (2)应把卫生间防水层和铝塑管、PP-R管的成品保护作为一件重中之重工作。防水层施工后,水暖班组、室内装修、室外装修班组、电气班组负防水层成品保护责任;室内装修班组、室外装修班组、电气班组负水暖管道成品保护责任,室内装修班组要提高防水保护层施工质量(并且防水基层的管根不能抬的过高),保护层抹压密实,门槛、管根、墙边楼面较高处细部抹压到位。

  (3)抹防水基层前,楼面结构上的污物,浮尘,浮浆要剔凿干净;找平层砂浆稠度适中,不能过稀,抹压成面时,保证在水泥终凝前完成,防水防水基层起砂;防水基层过薄处使用聚合物胶灰时,要清净基层后,套一遍胶灰,防水基层操作完24小时后要浇水养护到位。

  27、地漏渗漏

  防治措施:

  在做水泥砂浆防水层前,把地漏管跟修整做为一道工序,检验地漏、穿墙套管有无破坏,有无超高,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维修。地漏周边有无铁丝未从跟部剪掉,地漏周边堵洞是否堵好,修整合格后与附墙管槽一并验收。

  28、管根渗漏

  防治措施:

  (1)有隔墙板的部位,浇筑卫生间隔墙板前,要固定好套管位置和标高,套管与套管间要有30mm以上间隙,套管入卫生间内墙皮要回退10mm(做防水基层时将此处做成凹槽或喇叭口)。

  (2)浇筑卫生间导墙时,套管周围要用瓦刀捣实。

  (3)隔墙板处安放套管位置标高安放正确,套管与隔墙板间隙堵塞密实。

  (4)主体结构预留套管,其位置标高要留正确。做防水基层前,要将此处再检查一遍,套管有无遗漏。

  (5)靠卫生间内一侧的套管周边要留15×10mm的凹槽或做成喇叭口。

  (6)贴卫生间地砖时,要将套管处甩一块砖,待暖气安装合格后,将套管周边用防水油膏将其封堵密实;最后闭水不漏才能封地砖。

  29、女儿墙根部漏水

  防治措施:

  (1)施工屋面找平层和刚性防水层时,在女儿墙交接处应留30mm的分格缝,缝中嵌填柔性密封膏。

  (2)女儿墙根部的阴角粉成圆弧,女儿墙高度大于 800mm时,要留凹槽,卷材端部应裁齐压入预留凹槽内,钉牢后用水泥砂浆或密封材料将凹槽嵌填严实。女儿墙高度低于800mm时,卷材端头直接铺贴到女儿墙顶面,再做钢筋混凝土压顶。

  30、屋面泛水处开裂、渗漏

  防治措施:

  (1)宜在屋面女儿墙设一道钢筋混凝土反梁,梁面高于屋面的完成面150mm,梁宽与女儿墙厚度相等,反梁与屋面板同时浇筑。

  (2)屋面与女儿墙交接处做圆弧。

  1)防水层往女儿墙墙身做高≥250mm。

  2)离女儿墙面200mm处在找平层及面层留全长伸缩缝;

  3)距女儿墙面200mm处留全长伸缩缝时,应避免伸缩缝留在排水沟内;

  (3)防水施工前,应周密计算屋面各层的厚度,并根据屋面的坡度,计算女儿墙、管道根部、门槛等部位的泛水的最低高度。防水施工时,避免泛水的高度低于规范要求。

【施工质量常见问题及措施大全】相关文章:

弱电施工常见问题及措施08-22

桥梁施工常见问题及措施11-12

装修施工管理常见问题及措施11-15

桩基础施工常见问题及措施08-21

现场施工监理常见问题及措施05-25

砌体施工质量问题及措施08-14

涂膜防水与刚性防水施工常见问题及措施11-08

市政道路施工质量常见问题及对策05-10

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措施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