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资格考点:手性、不对称性与光学活性

时间:2022-12-07 12:32:52 卫生资格 我要投稿

卫生资格考点:手性、不对称性与光学活性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中,不管我们学什么,都需要掌握一些知识点,知识点是指某个模块知识的重点、核心内容、关键部分。掌握知识点有助于大家更好的学习。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卫生资格考点:手性、不对称性与光学活性,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个物质旋转偏振光振动平面的能力称为光学活性,而该物质被称为光学活性物质。具有对映异构体的分子才有光学活性,可能包含手性碳原子,也可能不包含,包含手性碳原子的分子不一定具有光学活性,如内消旋体。这是由于物质折射或吸收左旋圆偏振光和右旋圆偏振光的程度不同而产生的一种现象。

  手性是由物体的三维取向所引起的。如果一个物体不能与其镜像重合,该物体就具有手性。该体与其镜像彼此是互为对映的,因此相互称为对映体。举一简单的例子,乳酸可以以形态1a和1b存在.二者互为镜像。当不存在外部手性环境时,两个对映体具有完全相同的化学和物理性质。这味着1a和1b有相同的熔点、溶解度、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及在色谱(气相和液相)上相同的保留的间。但有一种性质是彼此不同的,那就是它们旋转平面偏振光的能力,虽然在强度上一样,但方向相反。对映体的这个性质称为光学活性。能使平面偏振光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的1b被指认为(+)-乳酸:而其对映体1a被指认为(-)―乳酸,在相同条件下1a能使平面偏振光按逆时针方向旋转相同的角度。于是,前者Ib称为右旋-乳酸,后者1a称为左旋-乳酸。如将等量的1a和1b即等量的两个对映体混合,由于其作用相互抵消,因此表现为不能使平面偏振光旋转,称为无光学活性。这种混合物又称为外消旋体(racemate)。因此,可把光学活性视为区别两个对映体的表征。绝大多数手性化合物是有光学活性的,但也有极少数手性化合物,虽是对映体纯的化合物,但光学活性很小或者为零。

  上述乳酸的例子是分子中有一个不对称因素(在这里是指一个不对称碳原子)的情况,因此可能有两个对映体或更确切地是―对对映体,也可以说乳酸有两个立体异构体。在分子中含n个互异的不对称因素(大多数指不对称碳原子)时,该化合物就可能有2n-1对对映体和2n个立体异构体。例如丁醛糖8有两个不对称碳原子,因此有两对对映体,4个立体异构体(8a~8d)。其中8a和8b以及8c和8d互为对映体;但8a同8c及8d、8b同8c及8d不存在实物与镜像的关系,它们是非对映异构体(diastereoisomers)。当存在多个不对称碳原子时,关于立体异构体的情况有些复杂,这将在遇到具体情况时再做解释。

  绝大多数手性化合物是由即sp3杂化态的碳中心引起的。多数不对称性是在sp2杂化态的碳中心转化为四面体碳(即由sp2杂化态转变为sp3杂化态)时形成的。该转化可在羰基、烯胺、亚胺和烯烃的官能团位点上发生。除了碳原子以外,还有不少其他元素的原子可形成手性。图1―5列举了一些元素原子的`不对称性的形式。与碳原子不同的是,氮原子通常以3个共价键与三个基团连接。如果该三个基团为烷烃基时,可称为含三价氮的三级胺。由于与氮原子相连的三个基团和留存的一对孤对电子成假四面体排列,因此含有三个不同取代基的胺是具有手性的。然而在通常情况下,由于氮中心上的快速内翻转,这些对映体是无法分离的,因此,在一般情况下我们观察不到胺的光学活性。只有在通过生成季铵盐、N-氧化物或通过其他固定键合的途径,使这种翻转受阻时,手性氮化合物的对映体才能被分离开来。具体例子是Troger碱9,由于分子中的两个氮原子被一个亚甲基桥所固定,使三级胺的构型翻转受阻,此时对映体9a和9d可以分别由拆分得到。与胺相比,三价膦在室温下通常不会发生构型的翻转,因此可能制备到手性膦。手性膦化合物或含膦的手性化合物是极有价值的手性配体,在手性化合物的合成中起着极大的作用。对硫原子而言,由于孤对电子的存在,亚砜[图1-5(d)]可能存在两个对映体,它是构成手性硫化合物的主要形式。现在已有含手性亚砜的药物如(S)-奥美拉唑[(S)-omeprazole]等上市。

  拓展:卫生资格《初级护士》的考试复习笔记

  无菌技术

  (一)概念

  ①无菌技术: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操作技术。

  ②无菌物品:是指经过灭菌处理后未被污染的物品。

  ③无菌区域:是指经过灭菌处理后未被污染的区域。

  (二)原则

  1、操作前准备

  ①无菌操作前30分钟通风,停止清扫地面,减少走动。

  ②操作者应修剪指甲,洗手,戴好帽子、口罩。

  2、操作中保持无菌

  ①工作人员应面向无菌区域,手臂须保持在腰部水平以上,不可跨越无菌区。操作时不可面对无菌区讲话、咳嗽、打喷嚏。②用无菌钳取无菌物品,已经取出即使未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一套无菌物品仅供一病人使用,防止交叉感染。③无菌操作中,无菌物品疑有污染或已污染,不可使用,应予更换或重新灭菌。

  3、无菌物品保管

  ①无菌物品和非无菌物品应分别放置。②无菌物品必须存放在无菌容器或无菌包内,无菌包外要注明物品的名称、灭菌日期,物品按日期先后顺序放置。③定期检查无菌物品保存情况,无菌包在未污染的情况下,保存期一般以7日为宜,过期或包布受潮应重新灭菌。

  (三)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方法

  1、无菌持物钳使用法

  (1)目的:取放或传递无菌的敷料、器械等。

  (2)操作方法:①持物钳应浸泡于盛有消毒液的大口有盖容器内(或干置),液面以浸没钳轴节以上2~3cm或镊子的1/2为宜。②工作人员及环境准备。③取钳:打开容器盖,将钳移至容器中央使钳端闭合取出。④使用时,保持钳端向下。⑤使用后,仍保持钳端向下并闭合,垂直放回无菌容器中。

  (3)注意事项:①只能用于夹取无菌物品,但不能夹取无菌油纱布。②远处物品,应连同容器一起搬移,就地取出使用。

  2、无菌容器使用法

  (1)目的:保持已经灭菌的物品处于无菌状态。

  (2)操作方法:①工作人员及环境准备。②开盖:打开无菌容器盖,将盖内面向上置于稳妥处,或拿在手中。③盖严:用毕即将容器盖小心盖严。④持容器:手持无菌容器时应托住底部。

  (3)注意事项:不可污染盖内面、容器边缘及内面。无菌容器应每周消毒灭菌一次。

  3、倒取无菌溶液法

  (1)目的:保持无菌溶液的无菌状态。

  (2)操作方法:①工作人员及环境准备。②核对检查药液。③打开瓶盖,用2%碘酊和70%乙醇消毒瓶塞,取出瓶塞。④倾倒溶液:手握标签面;拿起瓶子,先倒少量溶液于弯盘内,再由原处倒所需液量于无菌容器内。⑤盖瓶塞:倒后立即塞上橡胶塞,消毒边缘后翻下。⑥记录开瓶日期、时间。已打开过的无菌溶液瓶内的溶液只能保存24小时。

  (3)注意事项:①不可伸入无菌溶液内蘸取或直接接触瓶口倒液。②已倒出的溶液不可再倒回瓶内。

  4、无菌包使用法

  (1)目的:保持无菌包内物品于无菌状态。

  (2)操作方法:①工作人员及环境准备。②取出灭菌包,查看名称、灭菌日期、化学指示胶带。③打开无菌包,不可跨越无菌面。④用无菌钳取出无菌物品。⑤如包内物品未用完,按开包原则,依原折痕包好,以带子固定,但带端不打结。⑥注明开包日期及时间。

  (3)注意事项:①手不可触及包布的内面,操作时手臂勿跨越无菌面。②不慎污染或无菌包被浸湿,须重新灭菌。

  5、铺无菌盘法

  (1)目的:将无菌巾铺在清洁干燥的治疗盘内,形成一无菌区,放置无菌物品,以供治疗用。

  (2)操作方法:①工作人员及环境准备。②开无菌包,用无菌钳取出1块治疗巾,放于治疗盘内。③双手捏住无菌巾上层两角的外面,轻轻抖开,双折铺于治疗盘上,上面一层向远端呈扇形折叠,开口边向外。也可双手捏住无菌巾上层两角的外面,从远到近折成双层底,上层扇形折叠。④放入无菌物品后,将上层盖于物品上,上下层边缘对齐,开口处向上翻折两次,两侧边缘向下翻折一次。

  (3)注意事项:①铺无菌盘区域必须清洁干燥,避免潮湿。②衣物及其他非无菌物品不可触及无菌面。③无菌盘不宜放置过久,有效期不超过4小时。

  6、戴无菌手套法

  (1)目的:执行某些无菌操作或接触无菌物品时须戴无菌手套,以保护病人免受感染。

  (2)操作方法:①工作人员及环境准备。②选择尺码合适的无菌手套,核对手套包上的灭菌日期。③打开手套袋,取出滑滑石粉包,涂擦双手。④一手掀起手套袋开口处,另一手持手套翻折部分取出,对准五指戴好。⑤同法掀起另一袋口,一只戴手套的手指插入另一手套翻遍内面,取出手套戴好。⑥双手对合交叉调整手套位置,将手套的翻边扣套在工作服衣袖外面。⑦脱无菌手套时用戴手套的手捏住另一手套口的外面应翻转脱下。⑧已脱下手套的手指插入另一手套口内,将其翻转脱下。⑨将手套浸泡在消毒液内,洗手。

  (3)注意事项:①戴手套时应注意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的外面,而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未戴手套的手或另一手套的里面。②戴手套后如发现有破洞,应立即更换。③脱手套时,应翻转脱下,不可强拉。如手套上有污迹,应先在消毒液中洗净,再脱下浸泡。

【卫生资格考点:手性、不对称性与光学活性】相关文章:

卫生资格考点:糖异生10-28

卫生资格考点:崩解剂10-28

卫生资格考点:片剂分类10-28

卫生资格考点:肝素作用10-28

卫生资格考点:酚中毒10-18

卫生资格考点:专业范围10-18

卫生资格考点:有毒食品10-18

卫生资格考点:妊娠期卫生10-28

卫生资格考点:中药升降浮沉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