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时间:2022-04-20 12:30:08 小学知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六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本次数学试卷覆盖面广,难度适中,题目类型多样,各种知识的比例合理,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教材的编排意图。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六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希望大家认真学习!

六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六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篇1

  一、相关统计数据

  1、整体水平情况表

  2、平均分情况分析

  本次检测试卷由高淳县研训中心研训员命题,试卷的难度适中。全校平均分达8656分,这是一个比较理想的分数,。其中最高分为六(6)班的9116分,最低分为8076分,平均分相差104分;这一差距较大,但对于一个拥有523人的年级学科组来说,还是可以理解的。本次检测中共有6个班级的均分高于全校均分,仅2个班低于全校平均。

  3、优秀率(90分以上)情况分析

  本次检测中全校优秀率达5793%,总体情况比较理想。其中优秀率较高的班级有六(6)、六(5)、六(3),优秀率较低的班级有六(2)、六(4)、六(甲)。最高优秀率比最低优秀率高了约23%,相差17人。实事求是的说,优秀率的差距过大是导致本次检测均分差距较大的最主要原因。这也再次提醒了我们在关注补差的同时,需要重视提优教学。此次检测的优秀率较高,与学校开设的数学思维课程也有着莫大的关系。

  4、合格率(60分以上)情况分析

  本次检测中全校合格率达到9426%,共有30名学生不合格。其中合格率较高的班级有六(6)、六(3)、六(乙)3个班,合格率较低的有六(2)、六(4)班。最高合格率和最低合格率相差12%,即相差约7人。这一差距相对较大,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补差。

  5、低分率(40分以下)情况分析

  本次检测中全校共有6名学生低分,低分率为115%,有两个班级出现了低分学生。实事求是的说,低分学生的出现有时是教师无法左右的。作为六年级数学教师,必须正视低分学生,在日常课堂教学中给予这部分学生更多的关注与关爱,帮助他们提高,努力减少低分学生人数。

  二、失分情况分析

  在本次检测中,生均失分为1346分。

  一、填空部分的失分主要集中于"关于分数意义"的理解(如:把一要3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4段,每段长几分之几米,3段占全长的几分之几。)

  二、判断部分的失分主要集中于"关于单位1"的理解(如:男生人数的3/5等于女生人数,是把男生人数看作单位"1"。)学生出错的主要原因是这种表述方式与日常表述不太一样所致。日常表述:女生人数占男生人数的3/5。

  三、选择部分的失分主要集中于"正方体展开图的选择",学生对于一些简单的展开图较容易判断,但对于一些较复杂的展开图缺乏判断方法的支撑。许多学生虽然做对,却都是使用剪纸后折叠的原始方法完成解答。这部分内容需要教师加强判断方法的教学。

  四、计算部分的失分主要集中于两大题:一是口算题中的"0125÷8",主要是因为学生还不会将小数转化成分数来完成解答;二是解方程(8分),这更多是因为教材编排方面的原因,六上教材将《方程》单元安排为第一单元,这里教学的是整数乘除法方程。而后教学了分数乘法、除法的相差内容。在期中检测中紧接着在方程中将分数的知识安排进来,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到"分数类方程",故失分较为严重。一方面反应出学生的知识正迁移能力尚不够,另一方面也反应出教材编排上的欠缺(如果将方程单元安排到分数单元后教学会更好);同时,也反应出教师对教材的钻研与拓展使用仍然不够。

  五、操作题与应用题部分的失分较为分散,系统性失分较少。在应用题部分失分略多一点的是第2、5、6三题。第2题失分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审题时对关键的`条件关注不够,仅完成了"一节通风管需要多少铁皮",而忽略了3节这个条件。

  第5题是一道"单位1已知的分数乘加应用题",失分主要是因为学生对分数的意义理解不到位所致,题中第一个分数为"对应分率"而题中第二个分数为"具体数量",部分学生对两者的区分不清直接导致了算法上的错误。

  第6题是一道"含有多余条件的长方体体积计算题",学生间审题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差异在此题解答中充分暴露出来了。在目前新教材编排中取消了"单独设立应用题单元",日常教学中加强应用题教学的研究需要引起所有教师的关注。目前正慢慢形成的不良倾向是教师不会教应用题了,学生也不会做应用题了。

  三、对改进教学的建议

  1、进一步钻研教材,合理使用教材。

  备课级以集体备课活动为载体,引领教师深入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材要求,提高自己科学运用教材的能力。教师在钻研教材、尊重教材的前提下,还应肩负起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的重任,要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出发,选择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的问题作为数学学习的内容,组织学生开展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

  2、始终把数学思想方法放在重要的教学位置

  从学生的试题解答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都是"看到哪做到哪",缺乏对问题的整体把握,不能对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选择、加工、处理,优化意识还比较淡薄,知识与应用"两张皮"现象普遍存在,究其原因,是学生还没有掌握数学的模型化方法造成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蕴藏于数学知识背后的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在努力为学生创造应用所学知识的条件和机会的同时,鼓励学生自己主动在现实中寻找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机会,并努力实践。

  3、注重培养学生[ ]良好的学习习惯。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我们广大数学教师必须直面的课题。无数事实在证明:学生不同的学习习惯,会有产生的学习效果。

  从本次检测学生答题情况可以看出,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因为审题不认真、抄错数字、看错题目要求、计算粗心马虎、书写不工整导致失分的,这些都是不良学习习惯造成的后果,应当引起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其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学生的一个基本的素质,它将使学生受益终生。

  4、平时教学要坚持做到堂堂清、节节清。

  堂堂清即要做到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要明确,教学任务要保质保量地完成,特别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真实的学习过程(既要有协作式学习,也要有独立思考与独立解决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要保证每一节课学生的练习时间,练习设计要精、要活、要有层次,要引导更多学生参与教学评价,教学反馈要真实、落到实处。节节清指每小结学习之后,要加强学习过程的形成性检测,及时了解每一节、每一个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做好查漏补缺工作,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六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篇2

  根据上级要求,我校于11月13日认真组织了期中质量检测,整理自己学生的试卷,汇总数据,作如下分析:

  一、整体情况:

  本次测试参考37人,参考率100%,平均分66.1分,优秀率34.2%,及格率64.8%。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最高分98分,最低分4分,90分以上9人,不及格13人。

  二、答题情况:

  第一题、填空,满分20分,得分在13分左右,失分较高的是第2题,“根据这幅图,可以写成的算式是( )”,此题关键是找出图中的两个分数,即灰色区域所占整个图形的2/3,黑色区域占灰色区域的4/5,很多同学不知所措;第10题,“用一根铁丝围成一个圆,半径正好是5cm,如果用这根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 )厘米”,很多同学填的10,认为正方形边长等于直径,而没有找出题中不变的量“一根铁丝”,从而出错。

  第二题、选择,满分4分,得分在2.5分左右。第3题“把46:25化成后项是100的比,前项应该( )”,考查的是比的基本性质,有些同学没有找好前项的倍数关系;第4题“求半圆的周长是多少厘米?正确的列式是( )”,半圆的`周长为圆的周长的一半加上直径,很多同学没有加上直径。

  第三题、计算题,满分30分,平均得分在18分左右,失分很多,大大出乎我的意料,这是分数比重最重的一道,孩子们的计算能力太差了,有的学生只得了不到10分,很痛心。失分的原因有如下几种情况:1、计算结果没有保留最简;2、审题不认真,题目中要求的是求最简比,而求的是比值;3、简便算法没有运用;4、计算错误;5、纯智力问题,思路不清晰。

  第四操作题,共4分,得分在3分左右,这道题难度不大,失分不高。第1题“画一个直径是6cm的圆。”有的学生审题不认真,看的是半径。第2题“根据下面的描述,在平面图上标出各场所的位置”,个别学生忘标角度或角度写反。

  第五题、提出学习问题,共4分,此题难度不大,只要涉及“分数”“比”两个问题即可,大部分学生答的不错,得分3分左右;

  第六题、用数学。满分30分,涵盖分数乘法、分数除法、比的应用等多个知识点,得分在16分左右。第2题“王叔叔的小汽车行驶5/2千米用了5/24汽油,平均每千米需要用汽油多少升?”此题很多学生知道用除法,但拿不准用谁做除数,从而出错;第4题“用来消毒的非碘酒是把碘和酒按1:50的比混合配置而成的,现在有1530克碘酒,需要碘和酒各多少千克?”大部分学生审题不认真,计算结果保留到克,没有化为千克;第6题“一列特快列车的速度是每小时160km,它的速度比动车的速度慢23/63,动车的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题中要求是用方程解答,很多学生方程列错,或是丢掉小括号,或是没有理解慢的意思。

  第七题、解决生活问题,共8分,得分在3分左右。此题与课本例题几乎一样,就是数据不同,大部分学生第一问圆的周长都能计算得出,但在结果保留置整米数时出现错误,取的是整厘米数,直接影响到第二问出错,很可惜。

  三、考后反思:

  本次测试我和小谷老师为了严肃考场纪律,让学生静下心来,采用一半在教室一半在楼道,全部单人单桌,从阅卷情况来看,很不理想。

  1、自已在教的过程中虽然很用力,但对学生基础夯得不牢,对中下游学生关注较少。尤其是计算能力,包括求比值、化简比、解方程、简便运算等;

  2、学生学的过程中,尽管做的题不少,但很多学生都是在随声附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理解;

  3、后进学生太多,且基础太差,直接影响到及格率太低,到六年级再去追基础已不现实,唯有的就是继续激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让他有信心继续努力,有信心继续坚持。

  四、今后改进设想:

  1、进一步夯实、强化学生的计算能力,包括口算、解方程、脱式计算等多方面;

  2、审题细心程度与良好的检查习惯,通过多次的强调与测试训练,学生们具有了一定的检查习惯,但因审题不认真而失分的现象还有很多;

  3、以教材为主,对题型进行变换,拓宽学生的思维;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为他们树立信心。

  六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篇3

  一、审题不细

  审题是正确理解问题的基础,是做题中的关键环节。有些同学在审题时不仔细,经常出现“单位不统一”、“答非所问”、“篡改题意”等多种问题。

  例如:有这样一道题“198+1998+19998+…+199…98(最后一个加数中有2000个9)的和的各位数字相加,和是A。A=____.”

  有些同学没有仔细审题,一看到“和是A”三个字,就错误地认为本题求的是整个算式的和。而实际题目中是要将这个和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相加,再求出和。相信这个题很多同学都会做,而恰是因为审题的问题,粗心大意的同学就失去了得分机会,这是非常可惜的。

  因此,要想把题目做正确,首要问题就是要认真审题,这是做好题目的第一步,第一步的方向错了,以后的努力就白费了。

  认真审题应成为你的好习惯,要做到这一点,其实并不难。首先,你要有这方面的意识,其次,就是在读题时,注意到题目中的每一个字,有些题往往是一字之差,谬之千里。

  二、错误理解题意

  可以这样说,审题是对题目进行初步的感知。而理解题意这一环节,决定你考虑问题的角度,确定你考虑问题的方法。因此,这是做题中的重要环节。

  例如,有这样一道题“由1,3,5,7,9,11,13,15,17,19十个数组成甲组数;由2,4,6,8,10,12,14,16,18,20十个数组成乙组数。分别由甲组数与乙组数中各取一个数相加,共可得到不同的和的个数是多少?”

  有些同学看到问题后,错误地以为甲组数中的每一个数,都与乙组中的10个不同的数相加,组成一个不同的和,这样求出的结果为10×10=100种。而这样求出的100个和中,有不少重复的情况,如:1+6=3+4=5+2.题目中问的是不同的和,这些同学在理解题意时,根本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致使出现了错误。

  而正确理解题意后 学习规律,注意到了重复情况,就可马上意识到,这道题不应从过程考虑,而是从结果直接出发,寻找规律,如,最小的和为1+2=3,最大的和为19+20=39.由3至39所有的.奇数都可得到,因此,可轻松得解(39-3)÷2+1=19个。

  因此,要想解决好问题,正确理解题意是非常重要的。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大家仔细思考问题。

  另外,在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个好的方法:就是要重视改错的环节。平时在做题过程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些错误,改正错误前,你要先查一下出错原因,并将一些在你身上经常出现的类似错误加以归纳,在以后尽量避免。

  三、思维不够严谨

  很多奥数题对同学们的要求是相当高的。既要有思维的灵活性,又要有思维的广度与深度。

  例如,在今年某中学举办的“走进某某校的活动中”,所出的三个奥数方面的题型,其中有两个题有多个答案,这就是对思维的广度的考察。有些同学在做题时,没有仔细考虑问题,只答出一个答案就认为完事大吉了。孰不知,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再如,有这样一道题:“圆周上有任意8个点,以这8个点为端点可以连成不相交也没有公共端点的4条线段,所有不同的连结方法有多少种?”

  要做好这道题,需要想到不同的多种连接方式,而每一种方式中,又有多种不同的连法,本题共有14种不同的答案,同学们可以试一试,看看自己是否能找全答案。本题所考察的便是同学们发散思维的能力。

  这类题所占比重还是相当大的,因此,粗心大意坏大事,粗心大意的毛病必须要改。

  四、受定势影响

  所谓思维定势,通俗地讲,就是同学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习惯了某些方法与技巧,遇到类似的题型,往往容易顺着老路走下去。

  例如,有些同学刚刚学完这样一道题“10个人围成一圈,从中选出三个人,其中恰有两人相邻,共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本题可以这样考虑:先选两个相邻的人,有10种不同的选法,当这样的两个人选定后,再选另一个与之不相邻的人,有6种选法,最后得出总共的10×6=60种不同选法(此题有多种解法)。

  然后,我让这些同学做了这样一道题:“10个人围成一圈,从中选出两个不相邻的人,共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很多同学都顺道老路走了下去“先选一个人,有10种不同选法,再选另一个与之不相邻的人,有7种不同选法,最后得出的结果为70.这样做的结果,就把实际的一种情况算成了两种(如选出A和B与选出B和A,在本题中为同一种选法)。因此,这道题的正确的结果为35种(当然,此题也可用组合数的方法来解)。受定势的影响,这些同学不自觉地出现了错误。

  要打破思维定势,首先,需要我们理解好问题的本质。例如,上面例子中,之所以选三人时不出现重复计算的情况,是因为此时计算的对象是“一对二”关系,而在选两个人时,这种“一对一”的关系中就出现了重复。

  其次,是大家在遇到熟悉的问题时,先不要高兴得太早,而是要仔仔细细地查看一下,题目是否有了变化。相信大家有了这样的意识,就会减少很多的错误。

  五、计算失误

  有些同学错误地以为,计算失误,影响的只是计算题本身。而实际上,有多少奥数题不以计算为基础?可以说,计算是做题之本,很多同学出现的错误都是与计算有关。

  要做到计算准确无误,首先需要同学们对常用数值有一个深刻的记忆,如π的10以内的倍数,分母为2、4、8的分数与小数数值的相等关系等。

  其次,是在平时养成一个认真细致的好习惯,做到计算准确、迅速。

  关于试题的计算,同学们可以适当采用一些技巧。说到这一点,我发现,有些同学只是在做巧算题时,才想到好的计算方法,而在实际的计算中,往往忽视了简便方法的运用。而要想达到计算的准确、迅速,利用简便的方法来计算是一个行之有效有方式。

【六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相关文章:

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的试卷分析(通用6篇)04-06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07-07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04-18

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质量分析(精选12篇)04-09

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通用10篇)04-20

小学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分析(精选5篇)04-28

五年级下册期中试卷数学03-30

2023年五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06-08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试卷人教版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