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掌握京剧脑后音唱的秘诀

时间:2020-09-10 16:49:34 影视戏剧 我要投稿

如何掌握京剧脑后音唱的秘诀

  京剧艺术家都能在高音和超高音区里潇洒自如地唱出辉煌、嘹亮、圆润、通畅的”脑后音”, 令国内外所有的欣赏者以及声乐界同仁们羡慕不已, 赞叹不已, 拍手叫绝。

如何掌握京剧脑后音唱的秘诀

  演唱高音的京剧”脑后音”秘诀, 是中国人在声乐艺术上的非凡创造。现将金派”脑后音”的唱功秘诀( 简称“八句口诀”) 摘录如下:

  第一句: “勾住眉心”。就是一张嘴一唱的时候, 先想“眉心”, 在那儿用鼻音( 鼻腔共鸣) 勾住它往后拉。这是一股很松的劲儿。

  第二句:“脑后摘音”。唱到高音时要往脑袋后面找劲儿, 好像“刚音”和“立音”是从脑袋后头“摘”出来的。后头顶有股劲儿。

  第三句:“行于背”。什么是“行于背”呢?是一股子力量在后背行走。在上海, 周信芳唱到高音时后背抖动、用劲儿。我也觉得后背、后脖梗子、后脑勺都有劲儿。

  第四句: “贯于顶”。后背用劲儿的时候, 这股力量从后脖梗子往后头顶上“贯”。劲儿“贯”进了头顶, 声儿也就“贯”进了头顶。

  第五句: “丹田提气”。唱高音的时候,“丹田”气要足, 到了高音“丹田”往上一提气, 小肚子一绷劲儿, 高音儿就唱出来了。

  第六句: “两肋虚张”。京剧唱功最讲用气的方法, 怎么吸气, 怎么换气, 怎么偷气, 说道很多, “气口”要掌握好,“气口”( 换气) 掌握不好就要伤人。到了高音, 用气绝不能死用劲儿, 要“虚、实”结合。只要唱的时候能找到“两肋虚张”的劲, 这个气就活了。

  第七句: “声音倒灌”。到了高音, 不能光想着”脑后音”往后唱, 那不行。还得往下想, 好像声音从张着的嘴里向下倒着灌进去。

  第八句:“膛音出刚音、立音”。膛音就是从嘴的后膛里唱出来的。一张嘴就要有膛音, 膛音亮了, 才能唱出“刚音”和“立音”。

  “脑后音”是京剧净角的高音唱法。换言之, 高音要唱出“刚音”和“立音”, 就必需要找准和找对”脑后音”。”脑后音”是戏曲声乐的术语, “指歌唱者在发声时在适当的气息支持下, 对整个声区采取较高的声音位置或声音响点, 较强调头腔共鸣作用( 特别在高声区) , 从而减轻喉部不必要的紧张度, 使声音具有细致柔韧的特点。”

  高位置要求演唱者在所有的声区里唱每一个音与每一个字时, 都要把声音的共鸣焦点集中在头腔共鸣里, 有头腔共鸣的色彩音响, 即“头声”。声音的位置越高, 头声的成分越多, 音色越优美, 音质越纯净, 演唱越省力, 获得“头声”能永葆声音的青春。如《锁五龙》中单雄信“不由得豪杰笑开怀”的“杰”字, 是“乜斜”辙的字, 字音很不好发, 如不用高位置头声的方法来演唱, 很容易唱横。而用挂头声的方法来演唱,同时把字尾收在高位置上, 这样声音就有发挥的余地, 同时达到字音纯正的效果。

  唐朝段安节所著的《乐府杂录》中说:“善歌者, 必先调其气, 氤氲自脐间出, 至喉乃噫其词, 即分抗坠之音。”其中就强调了丹田气的作用,这说明我国民族传统唱法从一千年前就已经发现“气沉丹田, 声贯于顶”的重要性。传统说法的“气沉丹田”, 用现代生理学的说法就是腹式呼吸方法, 即吸气后小腹与腰部之间有憋气和缩紧的感觉, 通过横膈膜的下降和收紧小腹的腹肌对抗, 使气息的压力增大且流速加快并形成气束冲击声带, 从小腹的对抗支点到口咽再到眉心形成一条线, 声音比较集中明亮。而优秀的'京剧演员和歌唱演员, 除了腹式呼吸外, 还强调胸腔、横膈膜和腹肌的配合, 即胸腹式联合呼吸, 由于吸气时下降横膈膜和张开两肋的同时并用, 使胸腔充分打开并加大了气息容量, 使气息弹性好, 对声带的损害小, 减轻声带过于拉紧, 且便于喉头的稳定和打开, 使呼吸均匀、深沉、通畅, 解除了胸部的僵硬紧张, 使音量、音域得以扩大并容易混声, 使音区谐和统一富于表现力。

  突破男高音的技巧, 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咽腔哼鸣法; 二是建立良好的中低声区; 三是建立正确的换声区; 四是用a、e 母音进行训练; 五是加强咽腔肌肉群的训练; 六是用假声和半声进行训练; 七是高腔的训练。

  要改正一些过去的不良习惯, 无论是在思想方法上、声音的概念上和肌肉系统活动的习惯上, 都有着一个重新调节的过程。这个过程在人的意志力控制下, 不仅限于外部行动, 对于植物神经所支配的内脏活动, 也能进行一定的调节。歌唱的心理活动是通过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一系列反复活动的过程。这一过程中, 认识是前提, 实践是归宿, 而这一过程的完成, 意志力和心理等方面的训练是伴随始终的。正如京剧中的一句行话“台上一分钟, 台下十年功”, 歌唱的训练也是如此的。如果为“台上一分钟”能够用“台下十年功”作为保障, 没有坚强的意志力和良好的心理品质是无法完成的。

  在进行咽肌肌肉群的训练过程中, 要耐得住寂寞, 不怕吃苦,每天就去“磨”, 每天就去练。高音的能力是练出来的, 是磨出来的。所以, 高音能力的训练与养成, 不仅需要一定的技术指导, 更需要在这一技术指导基础之上的长时间的自我坚持, 从而形成能够科学发声和用嗓的第二自然状态。


【如何掌握京剧脑后音唱的秘诀】相关文章:

教你如何唱假音08-18

学唱京剧的技巧08-22

怎样唱好京剧的拖腔08-17

怎么唱好假音09-13

孩子唱不准音怎么办10-10

如何唱好越剧08-27

如何学唱秦腔08-17

如何唱美声-气息08-23

京剧是如何写意的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