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学习音乐乐理知识

时间:2022-11-24 10:07:14 音乐培训 我要投稿

怎样学习音乐乐理知识

  音乐理论也称乐理,是学习音乐的必修课程。我们平常所说的乐理,一般是指音乐理论中的基础部分,也就是“基础乐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分享怎样学习音乐乐理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怎样学习音乐乐理知识

  怎样学习音乐乐理知识

  一.乐理知识对其他音乐课程的影响

  乐理知识能不能学好将会直接作用于其他有关于音乐的课程学习。更重要的是乐理知识如果学不好将会直接影响其他相关的专业课程的学习进度以及学习质量、学习效率。学生在进行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只能够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和练习,而不会进行理论知识或者基础知识的学习,如果长时间都是这样的学习习惯可能会导致学生在其他方面的学习或者以后的学习以及发展受到阻碍。

  二.乐理知识的潜伏性

  乐理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也许在在学习过程中,效果不会立刻显示出来,但是它对于以后相关的音乐方面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好比一座质量好、工程量大的楼房,不可能没有好的根基就能够建好。这就说明乐理知识是踏入音乐旅程的通行证,有了它,你将更快的与音乐成为好朋友,了解它所有的兴趣,让你通往每一段旅程的路上都充满惊喜与欢乐。

  三.乐理知识与声乐演唱

  乐理知识对于声乐演唱来说,也具有一定的辅助性。

  1.从小的方面来说,可以认识乐谱,更好的把握歌曲的节奏与速度,力度与情感等因素。

  2.从大的方面来说,可以加深对音乐的理解,以便能更好的诠释出音乐的内涵和风格

  3.总的来说,乐理的学习还能加深音乐素养,增强对乐曲的欣赏水平。

  四.乐理知识与器乐演奏

  对于学乐器的孩子来说,音乐理论知识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只要弹琴,就会弹出和声。有了和声学知识,那些同时鸣响的声音就不再是零散的、陌生的、无序的,在懂得和声知识的大脑中,这些音符排列得很清晰、整齐、有序,懂得了和声语言的规律,就能把和声弹奏得更有逻辑性,更有说服力,便于记忆,有利于提高音乐表达能力。

  当你能够掌握运用充分的乐理知识去弹奏乐曲时,会发现有很多原本很困难的问题很快就能迎刃而解。许多学习过乐理的小朋友都反映,学习乐理后就觉得老师所教的弹奏曲子会简单得多了,因为孩子已经开始会分析和总结乐曲的规律性进行练习,不再是茫然的重复性练习。这也就是为什么同样是一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有些学三年可以达到六级的演奏水平,而有些则只停留在初级阶段,为什么有些孩子越练越有兴趣,而有些却经常出现畏难情绪,最终无法理解,坚持,不得不选择放弃。

  五.乐理知识与艺术考生

  乐理知识对于艺术考生来说,是通关秘籍。无论是通往高等学府的路上还是准备通往,乐理都将是决定命运的一块开门砖。

  音乐乐理知识入门——音

  1、音的产生:

  音是一种物理现象。物体振动时产生音波,通过空气传到人们的耳膜,经过大脑的反射被感知为声音。人所能听到的声音在每秒振动数为16-2000次左右,在自然界中,我们人的听觉能感受到的音很多,但并不是所有的音都可以作为音乐的材料。使用到音乐中的音(不含泛音),一般只限于每秒振动27-4100次的范围内。也就是说在音乐中所说的音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挑选出来,能够表现人们生活或思想感情的,并组成一个固定的体系,用来表达音乐思想和塑造音乐形象。

  音的主要性质:音的高低、音的强弱、音的长短。

  2、音色

  (1)音有高低、强弱、长短、音色四种主要性质,在音乐表现中非常重要,其中以音的高低和长短最为重要。不知道您是否有这样的体会:对于一首歌,不管您人声演唱还是乐器演奏,唱的声音是小是大,也不管您演唱或演奏时用什么调,音的强弱及音色有了变化,但这支歌的旋律依旧。可是,如果这首歌的音高或音的长短有改变的话,则音乐的感受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可见,对一段旋律来说,音高和音长短的重要性。

  (2)音的高低决定于物体在一定时间的振动次数(频率)。振动次数越多,音越高;振动次数越少,音越低。音的强弱决于振幅(音的振动幅度)的大小。振幅越大,音越强;振幅越小,音越弱。音的长短决定于音的延续时间的不同。音的延续时间越长,音越长;音的延续时间越短,音越短。而音色由发音体的性质、形状及泛音的'多少等多种因素决定。

  (3)什么是音色?

  音色指音的感觉特性。是音乐中极为吸引人、能直接触动感官的重要表现手段。发音体的振动是由多种 谐音组成,其中有基音和泛音,泛音的多寡及泛音之间的相对强度决定了特定的音色。人们区分音色的能力是天生的,音色分为人声音色和器乐音色。人声音色高、中、低音,并有男女之分;器乐音色中主要分弦乐器和管乐器,各种打击乐器的音色也是各不相同的。

  3、音的分类:乐音、噪音

  根据音振动状态的规则与不规则,音被分为乐音与噪音两类。音乐中使用的主要是乐音,但噪音在是音乐表现中必不可少。如架子鼓发出的声响就是一种噪音,不过,这种噪音有一定的规律。

  民族音乐的乐理知识

  广东音乐:流行于广东地区的丝竹音乐。是从广东戏曲中的“过场”和民间“小调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早期的乐队由二弦、提琴、横萧(即笛子)、月琴和三弦组成,称为“五架头”,又称“硬弓”。约在1920年后,因受江南丝竹的影响,改用高胡为主奏乐器,辅以扬琴和秦琴,称“三件头”,又称 “软弓”。此后,乐队组合又有了种种发展。广东音乐的音色清脆明亮,曲调流畅优美,节奏活泼明快。《雨打芭蕉》《旱天雷》《双声恨》、《赛龙夺锦》《鸟投林》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优秀传统乐曲。

  江南丝竹“流行于苏南、浙江一带的丝竹音乐,以上海地区最具特点,影响最广。著名的传统乐曲有《欢乐歌》《云庆》《行街》《三六》《慢三六》《中花六》《慢六板》和《四合如意》八大曲。音乐格调清新、秀丽,曲调流畅、委婉,富有情韵。合奏时各个乐器声部既富有个性而又互相和谐,演奏效果生动活泼,富有情趣。江南丝竹丰富的支声性复调织体写法得到音乐工作者的普遍注重。

  福建南曲:亦名“南音”、“南管”或“弦管”。曲调典雅古朴,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音乐。它包括“指”、“谱”、“曲”三大部分。“指”是有词、有谱、有指法的套曲,如《刘智远》《王月英》等;“谱”是无词而有指法的器乐演奏谱,最著名的有《四时景》《梅花 操》《八骏马》和《百乌归巢》。“曲”即散曲,亦称“草曲”。乐队组合形式分“上四管”和“下四管”。上四管又分“洞管”(洞萧、二弦、琵琶、三弦、拍板)和以品萧(即笛子)替换洞萧的“品管”两种。下四管又称“十音”,乐器有南嗳(小唢呐)、琵琶《三弦、二弦、响盏、狗叫、铎、四宝、声声(铜铃)和扁鼓等。

  潮州弦诗:流行于广东省潮安、汕头的古乐“诗谱”奏时常以二弦 领奏,以木板击拍,不用锣鼓。乐曲通常是将一首诗谱用头板、二板、三板等板式变化,以及“拷拍”和“催”等节奏变化的技法,发展成为一首由慢速而逐层加快的套曲,如《昭君怨》《柳青娘》《双狮戏球》等。弦诗乐采用“轻三六”、“轻三重六”、“重三六”和“活五”等调式、调性变化的手段,使旋律色彩丰富多变,富有特色。

  二人台牌子曲:流行于内蒙、晋北、河北张家口一带的地方戏曲“二人台”中的牌子曲部分。它经过艺人们在长期艺术实践中的加工发民形成了由慢板、二流水和捏子板联合乐章(第一乐章)的结构。它由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组成。呈示部之前往往有一慢速引子,再现部之后有结尾。呈示部由第一主题(主调)、经过句、第二主题(多为属调)与结尾等部分组成,两个主题往往有对比;展开部运用呈示部的材料作为主要素材,通过各种手法(如转调等)展开,形成高潮;再现部类似呈示部,但一般两个主题均为主调,以求得调性统一。浪漫派以后的作曲家已不严格遵守上述程式和原则,多为自由的奏呜曲式了。

  十二音音乐的基本乐理知识

  十二音音乐的基本乐理知识解析

  现代派作曲手法之一。由奥地利作曲家勋伯格于1921年创立。作曲家放弃传统的调式、调性与和声体制,将半音音阶中的十二个音任意排成一个音列,然后以倒置、逆行等技法加以处理,除非所有的音都出现过,否则任何一个音不得重复。贝尔格、韦伯恩(Webern, 1883-1945)继承此法并有所发展。其他作曲家受此法影响者有达拉皮科拉、斯特拉文斯基、沃尔夫、布里顿、兴德米特、箫斯塔科维奇等。

  20世纪上半叶,随着人类科学文明的突飞猛进、社会发展的跌宕起伏,创立新的艺术观和新的音乐语言的作曲家大量出现,流派的复杂与风格变换的频繁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这些在20世纪上半叶的钢琴音乐中反映为:以阿诺德·勋伯格为代表的“表现主义”,以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保罗·兴德米特等为代表的“新古典主义”和以贝拉·巴托克为代表的“新民族主义”。其中,以勋伯格为创始人的新维也纳乐派的“表现主义”十二音音乐在音乐语言上最为极端。

  十二音音乐的基本乐理知识介绍

  勋伯格是十二音序列音乐的开山鼻祖,创作于1908年的《3首钢琴曲》是第一部完整的无调性作品。经过近10年的实验,勋伯格于1923年发表了第一首完整的十二音音乐作品《钢琴组曲》,完成了严格的十二音音乐作曲技术体系。勋伯格的作品虽然音乐语言晦涩难懂,却蕴含着丰富的戏剧性力量。而勋伯格的两位弟子在继承他创作体系的基础上,各自开创了一条新的道路。阿尔班·贝尔格在十二音音乐中揉入了更多的旋律因素,减弱了音乐语言的艰深程度;而另一位弟子安东·韦伯恩创作手法虽然简洁,但音乐语言却比勋伯格更加晦涩。然而,韦伯恩进一步发扬了序列音乐的思维,为后世开创了整体序列音乐写作的先河。

  关于谁是真正的十二音技法的创造者?这个问题至今尚存有争议,中世纪有人使用过十二音作曲;俄国作曲家斯克里亚宾的“神秘的和弦”也是十二音作曲的例证;德国作曲家杰夫·戈里谢夫曾在1914年写过一首明显的十二音音乐作品。但不管怎么说,勋伯格及其弟子们在研究前人作曲技法的基础上,把十二音技术发展成为现代作曲的一种技法,并在世界音乐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这点却是不容置疑的。

  十二音音乐的基本乐理知识概述

  十二音技法音乐是现代西方作曲技巧之一,亦称十二音体系,它是现代表现主义音乐的一个流派。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1911年发生在绘画界。德国的俄罗斯画家康定斯基与画家马克尔、马克等创办了《青骑士》杂志,其中不仅刊登了康氏等人的绘画,而且还发表了许多关于绘画、诗歌、戏剧等方面的表现主义理论文章,其中奥地利音乐家勋伯格的著作掀起了音乐史上表现主义的狂潮。

  十二音技法音乐在美学思想和创作技巧上与印象派截然不同,他们认为艺术既不应该“描写”,也不应该“象征”,而应该直接表现人类的精神与体验。这种观点与绘画上的表现主义一脉相承,即通过艺术揭示人类的心灵世界,把疯狂、绝望、恐惧、焦灼等病态情感以及人类不可思议的命运相互掺杂在一起。

  该技法在作曲技巧上是绝对反传统的,完全无视过去的调性规律、和声功能规律,而是把八度中十二个音给以同等的价值,抛弃过去主音、属音、下属音等观念,使无调性占有绝对统治地位。由于旧有的旋律轨迹被破坏,使得旋律既不均衡,又无反复,仅仅是一连串独特的音的连续。节奏上也难以捉摸,几乎无拍子可言,打破了过去的平衡,故而显得非常自由自在。在乐队编制和配器上也绝不追求过去的庞大与音响的夸张,而是采取精致而纯朴的小编制,带有明显的室内乐性质,但色彩上不像印象主义那样悠闲与冷漠,而是单纯、明快而强烈。

  最早试验十二音技法的作曲家一般首推奥地利作曲家豪埃尔。以后经过音乐表现主义人物奥地利作曲家勋伯格及其弟子贝尔格和韦伯恩的多年摸索,他们均以各自的实践证明了这种新思维在音乐创作中的可能性。他们作曲的基本技法是:所有十二个半音按固定顺序组成音列,音列中的每个音不能重复,它没有主题的概念,仅仅是一个骨架,一个渗透在使用它的作品中的音乐概念。1923年,勋伯格的《五首钢琴曲》和室内乐《小夜曲》;贝尔格的《小提琴协奏曲》、小歌剧《璐璐》;韦伯恩的《钢琴变奏曲》(作品 27)、《六首小曲》(作品9)等均是他们的代表作。

【怎样学习音乐乐理知识】相关文章:

学习音乐从乐理开始08-21

音乐乐理基本知识03-18

为什么要学习乐理知识09-08

音乐乐理基础知识大全04-23

2022年音乐艺考乐理知识11-03

乐理基础知识学习小窍门08-11

乐理知识之学习声乐的技能素质09-14

学习的小提琴基础乐理知识09-10

2017年音乐艺考乐理的基本知识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