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咬字技巧

时间:2022-04-26 14:19:51 音乐培训 我要投稿

唱歌咬字技巧

  我国传统的歌唱是十分重视咬字吐字的,所谓“字正腔圆”,只有正确清晰的咬字吐字,才能让听众充分领会歌曲的内容,演唱才能收到富有感染力的效果;另一方面,歌唱语言往往和歌曲风格、韵味紧密相关,所以,清晰准确的咬字吐字是歌唱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如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唱歌咬字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作用。

唱歌咬字技巧

  唱歌咬字技巧

  一、了解、掌握汉语语音的基本结构

  汉语属于多韵母(或者说多母音)语言的类型。就语言的构成来说,有其突出的特点:韵母十分丰富。不仅有单韵母、复韵母、还有生化韵母,有些韵母还可以独立成字。汉语的声母类别也非常丰富,不仅有一般的声母(子音),也有作为韵母(母音)使用的韵化声母,还有独立构成字音的声母以及声母与母音拼合构成的字音情况。在训练时,我们要注意字的准确行腔和咬字。单韵母的训练类似单个母音的训练,这里不再细说。在演唱复韵母要注意每个个体韵母之间的过渡。

  如:在演唱“ai”—“爱”时,要从韵母“a”韵母开始,快速过渡到“ai”,再转到“i”韵母作为结束。练习时要充分体会“a””i”相拼合的过程和结果。又如:在唱“ei”时,一定要从“e”转到“ei”,然后在”i”上收音。这一转化过程的实现都有赖于“舌”的活动以及口腔的开合配合;所谓“声化韵母”即是韵母与声母像拼合而成的字。如:“an ang ”等。唱“an “时要由“a ”韵母开始,快速转到“ an”,然后舌间舔上腭,收“n”音结束。

  二、掌握歌唱时的吐字规律

  1.了解每个字的准确着力点

  语音声韵上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不同的声母(字头)的发音上。声母发音的着力点在唇、齿、舌、牙、喉等处。歌唱时必须准确每个字的着力点,才能准确表达字意。清朝徐大椿在《乐府传声》中,也特别提到了这一点“欲正五音而不在喉、舌、齿、牙、唇处着力,则其音不真”。对于“着力”来说,指的是一个字发音过程中的一个焦点,切不可过分强调而破坏字音。

  2.规范口腔动作和口型

  歌唱是说话的夸张。歌唱时的吐字要说话时夸张,口腔等发声器官的动作要比说话时大;为了共鸣的效果,要把喉咙打开,要作成一定的口型。在明朝沈宠绥著《度曲须知》中,就以“开、齐、搓、合”概括了歌唱发音状态的基本口型分类。

  3.均衡地夸大字音

  歌唱的吐字比说话更夸张、强化。字音在夸大以后,重要的是要保持字音的均衡和准确,不能使原来的字音结构变形、走样。要作到字音要均衡地夸大,关键在于对字音结构的每个细节均衡夸大。以“窗”为例:chuang,可分为三个音节—“ch” “ u”“ang”,即分别为字头、字腹、字尾。演唱时要将这三个音节分别加以强化和夸大。同时,要注意把重音放在字腹上。

  三、按照出声、归韵、收音的方法进行吐字训练

  1.训练出声

  “出声“是指一个字音的开始部分,即字头部分。“出声”应清脆明晰、短促有力。演唱前要分析字音结构,演唱时要掌握“出声”要点。通过分析字音结构来决定“出声”时的口腔动作。如:“忙、澎、湃”等,是由双唇音开始,字头属于唇阻音,“出声”要在双唇上着力;“荡、大、拉”等字是由舌音开始的舌阻音,“出声”要在舌处着力。

  2.训练“归韵”

  “归韵”就是要把每个字音的“韵母”唱准确。首先要明确每个字的音韵,然后要训练掌握各种字“韵”发声时的口腔动作。

  ①要严格遵循语言的准确性,不能孤立地去追求声音的响亮。

  ②明确每个字音音韵的着力点。

  ③准确演唱复韵母和鼻韵母。“斗志昂扬”不能唱成“斗志啊呀”,“恩情”不能唱成“恩齐”等等;

  ④按韵类进行归韵训练。目前多为采用的“十六韵”类来进行训练:“a,o,e,ie,ai,ei,ao,ou,an,en,ang,eng,i,u,ü,er”。

  ⑤保持“归韵”一线到底。首先要建立整体歌唱的概念。要把字韵的延长和曲调的变化,看成是一个整体运动过程,这样才能使得以字韵保持;

  第二,演唱中,字韵要在原来口型的基础上,随着曲调的进行,对口型作适当、微小的调整,这也是保持原韵所需要的;第三,唱原字韵时,要有准确的着力点。在曲调的变化上,口型虽然作了微小的调整,但仍然要保持原韵的着力点,这样才能保持原韵的一线到底。

  3.训练“收音”

  收音有两种情况:有音可收和无音可收。有音可收的字多为复合韵母构成的字,无音可收的字是指单韵母构成的字音,这都需要通过一定的口腔动作去完成。“收音”要作到“精神,有顿挫感”这样,才能让人感觉到动听、亲切。收音训练也需要进行归类,可分为“ i u n鼻音”四种类别。

  ①凡遇到“ai ei ie”时收“i”音;

  ②遇到“ao ou”时收“u”音;

  ③遇到“an en”时收“n”音;

  ④遇到“eng ing ang ong”时收鼻音,前两个为快收鼻音的韵母,后两个为缓收鼻音的韵母。

  拓展:唱歌发音技巧

  1、 呼吸器官

  呼吸器官,即“源”动力,是由口、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脏以及胸腔、膈肌(又称横膈膜)、腹肌等组成。气息从鼻、口吸入,经过咽、喉、气管、支气管,分布到左右肺叶的肺气泡之中(肺中由两个叶状的海绵组织的风箱构成,它包含了许许多多装气的小气泡);然后经过相反的方向,从肺的出口处分支的气管(支气管)将气息汇集到两面三刀个大气管,最后形成一个气管,再经过咽喉从口、鼻呼出。与呼吸系统相关的各肌肉群,他们的运动也关系到呼吸的能力,是歌唱“源”的动力和能量的保证。 们日常的呼吸比较平静,比较浅,用不着使用全部的肺活量,但歌唱时的呼吸运动就不同了,吸气动作很快,呼气动作很慢。如果遇上较长的乐句,气息就必须坚持住。而一首歌曲的高、低、强、弱、顿挫、抑扬变化,也全吸气、呼气肌肉群的坚强和灵活的.运动才能完成。

  2、 发声器官

  发声器官,即发出声音的器官。它包括喉头、声带。喉头是一个精巧的小室,位于颈前正中部,由软骨、韧带等肌肉组成。声带位于喉头的中间,是两片呈水平状左右并列的、对称的又富有弹性的白色韧带,性质非常坚实。声带的中间又称声门,声带是喉头内的软骨和肌肉得到调节的。吸气时两声带分离,声门开启,吸入气息;发声时,两声带拢闭合发生声音。声带在不发出声音的时候是放松并张开的,以便使气息顺利通过。声带发声,一部分是自身机能,一部分是依声带周边的肌肉群协助进行发声运动。 们在声乐训练的时候,应该充分注意到这些肌肉群的功能作用,合理地运用它们,养成良好的习惯,避免在不正确的发声习惯下唱坏了嗓子。还有喉咙的上部与舌根之间,有一个很重要的软骨,叫会厌。会厌的功能有两个方面,一是起到声门的保护作用,当们吞咽食物和饮水的时候,它本能地自动盖住气管,让食物通过时避免进入气管, 们往往有时不小心喝水“呛”了气,就是会厌动作不协调所致。第二个作用是歌唱的时候,会厌竖起,形成通道让声音流畅地输出。

  3、 共鸣器官

  人体的共鸣器官主要有胸腔、口腔和头腔三大共鸣腔体。胸腔包括喉头以下的气管、支气管和整个肺部。口腔包括喉、咽腔及口腔。头腔包括鼻腔、上颌窦、额窦、蝶窦等。在歌唱中,由于音商的不同,使用这些共鸣腔的比例是有所不同的。一般来说,唱低音时,胸腔共鸣发挥最大,唱中音时口腔共鸣应用较多,而唱高音时主要是头腔鸣发挥作用了。如果 们能正确、合理地运用好这些共鸣腔体,并相互协调配合好,那 闪就能获得圆润、悦耳、丰满、动听的歌声。

  4、 咬字吐字器官

  咬字吐字器官(即语言器官)包括唇、舌、牙齿和上腭等。这些器官活动时的位置和不同的着力部位,形成了辅音和元音(即语言)。发声歌唱时,咬字、吐字器官各组成部分的动作比平时说话要更加敏捷而夸张。敏捷是为了使咬字准确清晰,夸张是为了使美化的元音或韵母通畅地引长发挥。所以语言器官是们在吐字咬字时的物质基础,也是 们学习吐字咬字时出声、引长和归韵的重要器官。声音是歌唱的基础,要训练好声音进行歌唱,首先要了解所参与发声器官的构造和作用。歌唱运动的感觉远不如看得见、摸得着的如钢琴、小提琴训练那样的肌体运动来得容易,这就要求们每个歌唱者要有敏锐的自 感觉,并在专业声乐教师的指导下反复训练,以形成条件反射去断定自己的声音是否正确,是否符合 声器官运动的基本规律。还有一点要指出的是,上述各部分器官及它们的运动形式是歌唱的生理学为基础,而这些器官的协调活动,则是在人体神经系统的调节与支配下完成的。任何身体的运动都受到心理的指挥或暗示,歌唱者的意志、情感、愿望及舞台感觉等等,很大一部分与心理的因素有关,有时候心理的制约因素甚至比发声技术更重要地左右着们的训练, 们应该充分注意到心理的重要性,当 们在歌唱时,尤其在台上表演时,则需将注意力集中在歌曲的内容与情感上,以情带声,而不要把注意力分散在具体器官的位置及活动状态上。

【唱歌咬字技巧】相关文章:

唱歌咬字的技巧04-25

儿童唱歌咬字吐字训练方法08-12

通俗唱法的咬字技巧09-20

驻唱歌手唱歌技巧09-19

黄梅戏中的咬字技巧09-02

声乐演唱吐字咬字的技巧09-20

美声唱法吐字咬字技巧09-06

唱歌专家讲唱歌的技巧09-26

学习唱歌技巧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