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舞作品中舞蹈技巧运用的特征

时间:2020-11-29 13:05:16 舞蹈知识 我要投稿

浅谈中国舞作品中舞蹈技巧运用的特征

  艺术技巧是艺术作品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技巧”属于“方法”范畴,主要指对一种生活或工作方法的熟练和灵活运用。这是技巧的特性。从深层看,技巧是技术创造上的规律遵循,是创造主体高超技艺的展示,是一种艺术和美的境界显现。因而,技巧也属于艺术和美的范畴。艺术技巧是艺术技法的独特运用,是对艺术规律的独特把握,是对艺术内容充分表现————形式美的创造[1]。舞蹈技巧在塑造人物、表达情感、渲染舞台气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舞蹈表演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舞蹈技巧运用,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又能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使观众产生强烈的共鸣,令舞蹈作品闪烁出奇光异彩。

浅谈中国舞作品中舞蹈技巧运用的特征

  反之,舞蹈技巧的不合理运用则会让观众产生“画蛇添足”之感。由于技巧本来就是一种技艺结合的表演方式,它需要被情感化、性格化和艺术化,只有准确地掌握它的功能,巧妙地运用在不同的作品中,依靠准确的舞蹈技巧表现来塑造人物的形象与性格,发挥出技巧的作用,舞蹈作品才会有感染力。笔者认为,舞蹈技巧在作品中运用主要体现为情感化、性格化、艺术化三个显着特征。

  一、舞蹈技巧的情感化

  众多舞蹈作品中都不乏高超的舞蹈技术,其有效的运用不仅是舞者展示自身技巧的平台,也能强化舞蹈作品的感染力。舞蹈技巧的情感化,有利于作品表现的丰富。情感化作为舞蹈技巧表现手段的一个重要功能,指通过运用不同的技巧动作,去表达不同情感,继而用来准确地塑造人物形象,更好地展现舞蹈作品。在舞蹈作品中,技巧的变化能表达人物的不同情感。例如:表现人们激情时,急速的旋转可以表现出狂喜、或盛怒、或悲痛;随着速度减慢,喜怒哀乐的激情也随之平静;速度减至最慢,激越的情绪也就逐渐消失,从而描绘出人们思想感情的变化。

  (一)舞蹈技巧表达“快乐”

  舞蹈技巧中所表达的快乐,主要是为了表现人物优雅欢跃的心情,动作流畅、和谐,线的运用较多,使观众在欣赏此类作品时心情平缓、自由和谐、舒畅。但是,由于舞蹈作品所表现的快乐因作品而异,因此舞蹈技巧中的运用也在不同程度上有所变化。它可以表现愉快、欢乐的心情;也可以表现热闹红火的热烈气氛;还可以表现含蓄的逗乐方式等。例如独舞《春江花月夜》第三段中,音乐渐快、渐强,充满着激情。月色变得更加柔美,花香更加飘逸,舞者如痴如醉,她两臂交替在胸前连续划大圆,后踢成探海,点翻成“小射燕”,情不自禁地急速平转,之后她双手伸向后方变成“卧鱼”姿态。这一连贯的动作组合,身姿飘逸,体态娟秀,情难自禁,将舞推向了高峰,塑造出一个柔美典雅、清丽悠扬、俏丽明朗的仙女形象,从而营造出一种仙境般的景象。表达出少女愉快、欢乐的心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幸福爱情的憧憬。又如群舞《红绸舞》,运用了许多绸花技巧形成了丰富生动、多彩多姿的流动造型,注重同民族传统技巧配合,如“串翻身”、“平转”、“蹦子”、“旋子”、“倒踢紫金冠”等。伴着欢快的旋律,长绸飞舞飘然若仙,在欢乐和激昂的情境中情绪达到顶峰。作品突出了热闹红火的热烈气氛,体现出工农大众扬眉吐气、欢欣鼓舞的时代精神。整个舞蹈技巧的巧妙运用,增强了舞蹈的艺术表现力,使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再如《小伙·四弦·马缨花》

  以善意的戏谑和含蓄的逗乐等方式来展现作品,它的创意来自彝族地区男青年谈情说爱、求偶的生活。在“抬腿小跳步”的基础上,运用“后小翻”、“前抢脸”、“后飞燕”,以及做“后桥”用嘴叼着马缨花倒爬出来的动作等,来展现彝族青年所特有的言情方式,凭借这些轻松、欢快、幽默的技巧动作,体现出作品风趣、愉悦的风格特征,把作品中含蓄的逗乐方式表达得恰如其分。

  (二)舞蹈技巧表达“悲哀”

  舞蹈技巧所表达的悲哀,是通过各种技巧动作对人物内心的悲痛、哀伤等情感进行外化夸张的表达,用技巧动作展现人物的情感,使观者对作品中的人物命运产生同情和怜惜之情。如双人舞《梁祝》音乐的小休止部分,形成抑扬顿挫,祝英台用串翻身和探海翻身向山伯倾诉自己的感情,极生动地描绘出英台对前来送行的山伯,一步三回头的不舍之情。之后在抗婚的情节中,音乐急转直下,山伯对英台无法压抑的思念和痛苦之情潮水般奔涌而出,他在一连串的带着无比痛苦和悲愤的跳、转、跑、跪地动作后,望着英台送的手帕终于心肺俱碎离去。英台悲愤万分地“大射雁跳”和原地旋转,最后义无反顾地投身坟中,将舞蹈推向了悲剧性的高潮。再如《新婚别》情节的后半段,当新郎站在新娘面前时,积聚在新娘心中的悲痛如黄河般地涌流出来,再也抑制不住。编导采用大的“探海翻身”、“急速旋转”、“紫金冠”等表现那巨大的悲痛,描述了唐朝后期因战乱迫使一对新婚夫妇悲惨离别的情景,塑造出一位令人同情而又令人肃然起敬的古代妇女形象。

  (三)舞蹈技巧表达“愤怒”

  舞蹈技巧中所表达的愤怒,起到渲染舞台气氛,带动观众情绪的效果。技巧动作刚强有力,幅度很大。它可以表达在战场上战士们对敌人的仇恨,英勇杀敌、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也可以表达在黑暗的旧社会中,柔弱女子对不公平命运和封建恶势力的强烈控诉,以及民间艺人面对生活道路上的艰辛与曲折所产生的满腔愤慨;还可以表达在监狱中,烈士的愤怒,突出了搏斗挣扎、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等。

  《飞夺泸定桥》表现的是一场战斗,舞蹈选用了“扑虎”、“串翻身”和“扫堂”等适用于反映在摇晃的铁索上前进的技巧动作。在前进的过程中,班长中弹倒下了,激起了夺桥战士们对敌人的仇恨,为班长报仇,誓死夺下泸定桥成了全体战士的共同呼声。小战士用“串翻身”沿铁索栏杆如飞似地前进,然后又用一组“扫堂”、“乌龙绞柱”等技巧动作来表现他负伤后,在熊熊烈火中被激起的勇敢和决心。作品以磅礴的气势,塑造出红军战士所向披靡、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英雄气概。它绝不是单纯玩弄技巧,而是把技巧完全倾注在舞蹈形象上,使作品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独舞《鸣凤之死》中,鸣凤投湖以前的一段独舞,舞者运用了一组双手平伸快速“仰天转”、“斜探海转”、“原地旋转”等三十多个旋转动作,满怀强烈愤懑之情,是对不公平命运和封建恶势力的强烈控诉。这一精彩舞段是整个舞剧的高潮,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作品通过揭示高府丫头鸣凤被逼投河自尽前的心理状态,来控诉和鞭挞旧时代封建大家庭对人性和自由爱情的残害。

  (四)舞蹈技巧表达“恐惧”

  舞蹈技巧所表达的恐惧,主要是表现人物内心畏惧、惊悸、恐慌、惊慌、恐怖等内心情感。以《鸣凤之死》这个作品为例,在第二场“梦魇”中,鸣凤面对自己将被送给冯乐山做小妾的残酷现实,十分痛苦和恐惧、压抑,仿佛自己被束缚在狭小的牢笼之中,演员运用“地面侧滚后接软翻起、碎步移动接大跳、原地旋转”等动作,形象地表现出鸣凤渴望像小鸟一样飞出牢笼自由地歌唱,冲破封建势力追求自由爱情。但是面对黑暗的封建社会,鸣凤又感到十分恐惧和惊慌,想奋力反抗和斗争,却又无能为力,最后只有用死来向万恶的封建社会发出强烈的抗议和控诉。

  二、舞蹈技巧的性格化

  舞蹈作品的首要任务就是通过技术手段去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优秀的艺术作品离不开对人物性格的设计,舞蹈技巧作为舞蹈作品创作的重要表现和应用的手段之一,在刻画人物性格、传递人物情感、表现人物气节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舞蹈技巧可以根据作品具体内容来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不同的技巧动作在力度、幅度、节奏上也有着明显的区别,不同的人物身份具有不同的性格。如跳跃的`技巧动作,沉重的顿足跳跃,可以表现人凶恶急躁的性格;而轻巧的顿足跳跃则可以表现人善良温顺的性格。在作品中准确把握技巧性格化,既能体现女子轻盈、柔媚、娇巧等阴柔之美,也可表现男子雄壮、刚健、豪放等阳刚之美,才能使舞蹈作品准确抓住人物形象的精髓和独特的性格气质。

  《扇舞丹青》借用一把延长手臂表现力的折扇,演绎了中华民族书法艺术的神韵之美。作品运用“旁腿点地转”、“仰身后腿转”、“串翻身”等技巧,似飞腾狂草,像描画丹青般一招一式的精彩表演,成功地塑造出一位古典、雅致、柔美,舞姿轻盈又飘逸的古代女子形象。舞蹈将古典舞与中国书法文化、扇文化融为一体,把舞、乐、书、画熔于一炉,体现了中国传统舞蹈行云流水、迂回婉转、闪转腾挪、刚柔相济的动作特性。“扇起襟飞吟古今,虚实共济舞丹青。气守冲天柔为济,怜得笔墨叹无赢。丹青传韵韵无形,韵点丹青形在心。提沉冲靠磐石移,却是虚谷传清音。”[3]精辟而又准确地描述了此作品,再如《醉鼓》中一串利索的“小翻”后腾空而起跃上八仙桌,一圈旋子后抱鼓窜上高台,“横飞燕“、翻转跌扑、“乌龙绞柱”凌空而起、“鲤鱼打挺”及富有特点的俯地点翻身等,充分强调点与顿的运用。肢体的伸展与柔韧为主导动律,柔中有刚,刚中有韧,展现了男子刚强、豪放的性格以及与鼓之间那份难以割舍的爱。女子独舞《木兰归》描写女扮男装的花木兰代父从军,驰骋疆场,班师凯旋。编导采用“前端腿”、“180度旁控腿”、“探海翻身”一个盖腿接“劈叉”,多个“点翻”后接“软踹燕”等技巧,既有男性的英武俊气、又有少女的清纯柔媚,成功地塑造出一位归心似箭、飒爽英姿、阳刚威武、纵马奔驰的将军形象。又如作品《轻·青》仿佛让观众感受到一个春、夏、秋、冬四季分明的大自然,舞者以狂放恣肆、飞动流走的风火轮接单臂手,拧倾兼施、穷灵尽妙的斜探海接卧鱼造型,连绵不断,飘忽呼应地为人们吟唱了一首美丽的四季歌。作品动作变化奇诡,层次丰富,流动中有顿挫,激荡中见细腻。舞者舞姿轻盈,柔中带刚,刚中有柔,把男子刚健、沉稳、自信的性格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唐满城教授赞赏他只用了一个‘化’字,由于他技巧熟练,以悟驱舞,将所有的动作技巧全部化为潇洒的韵律,从而使他的舞蹈达到了形与神、情与理,物与我的高度统一的审美境界。”[4]再如三人舞《高山流水》把山水拟人化,赋予他生命和神情,着重采用性格强烈的对比手法。如:

  高山的男性舞蹈着力在气度、挺拔、刚毅、凝重上刻画;而流水的女性舞蹈着力于柔美、纤细、轻飘如纱上刻画。采用了大幅度流动中的技巧,如:双人“拖叉”滑行,使人感到具有一泻千里之势;托举“倒扑虎”,使人感到直泻千丈瀑布的气势;“轮旋”数圈接地面卧式转两圈,表现迂回旋涡,使人感到水势回还之美妙。“在这些技巧运用时特别强调了东方风韵和舞姿,使技巧不是独立存在,而是溶化在东方古典美的诗情画意之中。”[5]

  三、舞蹈技巧的艺术化

  通常人们习惯于通过对舞蹈演员高超舞蹈技巧表演的欣赏,获得怡情悦性的美感。同时,高超的技艺对塑造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亦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的表现手段。但应强调的是,舞蹈技巧是为剧目而服务的,而不是剧目为炫耀技巧而呈现的,“技”和“艺”必须要达到结合与统一,才能成为表现社会生活和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表现手段。

  纯技术性 技巧和艺术性 技巧有很大的区别。纯技术性 技巧一般不考虑任何环境、情景和感情因素,单纯地展示技巧,只在乎演员的个人技术能力是否达到极限化,利用这些“特技性”动作去吸引观众的目光。单纯展示技巧性的门类,诸如体操和杂技,是凭借高超的技术动作来完成整体表现。这两门艺术在技巧表现方式上与舞蹈有着密切的关系,单从艺术表现来看,它们的技巧表演都是通过人的形体来塑造艺术形象,它们也讲究形体美和技巧性,但实际却与舞蹈有着本质的区别。体操是没有任何情节的,它要求动作准确、协调、幅度大、姿势优美,充分展示人体和动作的健与美,始终贯穿美的意识的培养。“杂技的表演样式复杂多样,除了接近于舞蹈的以形体动作的灵活、柔美为特征的样式外,还有奇妙变化的戏法、魔术,和显示超人力量的顶竿和飞人等。杂技节目也没有任何情节,它以突出技术表现为主,以直观的形象把人的健美、力量、灵巧表现得令人惊绝赞叹,从而显示人类勇敢、智慧、乐观的美好品质和征服自然、驾驭万物的无限潜能,给人以鼓舞和愉悦。”[2]舞蹈技巧具有情感化、性格化和技艺化的功能,“以情带舞”来展示技巧,它长于抒情,着重描画人的思想感情,具有深远的意境、含蓄的诗意,有的舞蹈技巧中还包括着尖锐复杂的戏剧冲突。它要求舞者对作品的内容有充分的了解,运用舞蹈技巧所具有的情感化、性格化和技艺化功能,严格地从人物性格出发去塑造舞蹈形象,准确地驾驭和巧妙地运用舞蹈技巧去塑造人物和丰富舞蹈作品内容,从“以情带舞”出发去获得观众的共鸣。舞蹈《起飞线上》,演员利用旱冰鞋的滑动配以形体动作,来表现飞机的翱翔盘旋,也获得了一定的艺术效果。

  结语技艺合一,最高超的艺术技巧是“道”的境界的外显,“道”本身的虚无性,生发了高超的艺术技巧的“无巧”的表现形态与魅力[6]。从这一点看,舞蹈技巧的最高境界不是炫技,而是化为无形的“无巧”之美。

  【参考文献】

  [1]杜书瀛.文学原理:创作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390-396.

  [2]隆萌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202.

  [3]贾安林.中国民族民间舞作品赏析[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2004:421.

  [4]安林.中国舞蹈艺术鉴赏指南[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349.

  [5]文化部艺术局,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舞蹈舞剧创作经验文集[G].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503.

  [6]孙殿玲.老庄艺术技巧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100.

【浅谈中国舞作品中舞蹈技巧运用的特征】相关文章:

1.民族舞中舞蹈技巧的运用

2.中国舞舞蹈动作技巧要点

3.浅谈中国古典舞作品中的现代意识展现

4.浅谈中国舞考级在幼儿舞蹈教学中作用的范文

5.舞蹈技巧在民族舞蹈中的运用

6.广场舞中民族舞蹈元素的运用

7.中国古典舞舞蹈技巧

8.浅谈在中国戏曲舞蹈中探索中国古典舞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