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传染病手抄报素材

时间:2022-03-08 12:16:50 中小学知识资料 我要投稿

预防传染病手抄报素材

  随着季节变化,天气转暖,呼吸道传染病逐渐进入高发病期。小编为大家收集了一些预防传染病手抄报的资料,欢迎大家参阅!


  

  进入春季,是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等传染病高发季节,随着国际交往,特别是出国旅游人数的快速增长,旅行目的地范围不断扩大,疟疾、登革热、寨卡病毒病、黄热病等传染病也面临着较大的输入压力。2017年春季,为保障身体健康安全,专家建议:

  第一、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均衡饮食,尤其走亲访友、家庭聚餐时,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减少酗酒抽烟,同时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

  第二、注意防范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在天气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勤开窗通风,减少在人群密集、空气流通不畅的场所逗留。勤洗手,尽量避免用手触摸眼、鼻口。避免接触活禽,特别是来路不明的禽类和病死禽。直接接触活禽类、鸟类或其粪便后,须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要到正规市场购买鲜、活、冻禽畜。若有发热及呼吸道症状,应戴上口罩,尽快就医。


  

  第三、注意饮食安全。尽量食用熟食,少吃生冷食物,特别注意不要食用生的或半生的海水产品。食品加工过程中要做到生熟分开。尽量饮用开水,不饮用水质不明的水。外出聚餐,应选择食品卫生条件好、信誉度高的餐饮单位,不要到无证照摊贩处就餐。

  第四、注意做好外出旅游的个人健康防护。外出旅行,尤其是到境外旅行,应提前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咨询或上网了解目的地国家和地区传染病流行和公共卫生状况,掌握相应常见疾病的预防知识,有针对性地准备好预防感冒、蚊虫叮咬等药物和个人防护用品。旅行途中要注意休息,保持良好身体状态,出现发热等身体不适症状,建议暂停旅行计划,及时到当地医疗机构就医。出行归来应继续做好个人健康监测,一般应自我观察2~3周,若出现身体不适,应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自己的旅行史,以助于诊断和治疗。


  

  预防传染病方法

  流行性感冒

  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传染迅速、发病急。

  【传染源】 流感患者。

  【传播途径】 流感主要在人多拥挤的密闭环境中经空气或飞沫传播,亦可通过直接接触患者的分泌物而传播。

  【潜伏期】 潜伏期短,通常为1—3日。

  【发病季节】 流感流行具有一定的'季节性,我国北方地区的流行一般均发生在冬春季节,南方四季都有病例发生,发病高峰在夏季和冬季。

  【临床表现】畏寒高热、体温可达39-40摄氏度、四肢腰背酸痛、头痛,全身中毒症状严重。

  【防治】 抗病毒治疗及对症治疗。流感期间不到人群聚集的地方;每天定时教室、宿舍开窗通风换气;注意天气变化,适时增加衣服;适当体育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

  流行性腮腺炎

  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感染后一般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传染源】 是腮腺炎患者和携带病毒者。

  【传播途径】 流行性腮腺炎可经直接接触患者的唾液或飞沫传播。患者在腮腺明显肿胀前6、7日至肿胀后9日期间具有传染性。

  【潜伏期】潜伏期为12—25日,通常为18日。

  【发病季节】 流行性腮腺炎全年均有发病,但以冬春季为主。

  【临床表现】 主要临床表现:前驱症状可出现发热、头痛、无力、食欲不振等,发病1至2日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之后出现唾液腺肿大,通常可见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除腮腺肿胀外,还可引起脑膜炎、脑膜脑炎、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等。

  风疹

  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传染源】 患者和无症状带毒者为传染源。

  【传播途径】 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亦可通过污染了患者粪便及尿的食具、衣物及生活用品等发生接触感染。

  【易感人群】多见于儿童,成人也可发病。

  【潜伏期】 为14—21日,平均18日。

  【发病季节】 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节发病较多。

  【临床表现】 主要临床表现:发热、出疹,皮疹先见于面部,1天内波及全身,面部和四肢较少,皮疹2—3天后消退,全身症状消失。偶可并发中耳炎、肺炎、心肌炎、脑炎。

  【防治】 尚无特效疗法,对症治疗。控制传染源,应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隔离应从确诊到皮疹出现后7天。

  麻疹

  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后可获持久免疫。

  【传染源】 患者是本病唯一的传染源。

  【传播途径】 麻疹病毒主要通过喷嚏、咳嗽、讲话时经飞沫散布至周围空气中,易感者吸入飞沫而被传染。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相关疫苗发明后,麻疹的发病率已经大大降低,接触感染者的90%以上都会发病。

  【潜伏期】 麻疹的潜伏期为8至14日,平均为10日。

  【发病季节】全年均可发生,以冬春季为多。

  【临床表现】 其主要临床表现:感染初期出现咳嗽、流涕、发热、眼红及口腔内出现白点(柯氏白斑);3至7日后皮肤会出现斑丘疹,通常由面部扩散到全身,出疹3—4天后,在手心、足底等处出现皮疹。皮疹出齐时全身症状减轻,皮疹则按出疹先后顺序消退,遗留棕褐色素斑沉着,历时2-3周全部消退。重者可合并肺炎、心肌炎、甚至死亡。

  【防治】 1.隔离患者。2.切断传播途径 :流行期间患者住过的宿舍及时消毒、开窗通风、暴晒被褥。3.保护易感者:对没有患过麻疹的同学,接种麻疹疫苗是预防和消灭麻疹的主要措施。4.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及防治并发症。

  人感染H7N9禽流感

  该传染病由H7N9禽流感病毒引起。

  【传染源】 目前尚不明确,推测可能为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

  【传播途径】 经呼吸道;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等;直接接触病毒

  【高危人群】 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加工业者

  【潜伏期】 7天以内

  【症状表现】 一般表现: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纵隔气肿、脓毒症、休克、意识障碍及急性肾损伤等。

  【防治】一、尽量避免去活禽市场或摊档,不购买活禽、不自行宰杀活禽;要购买、食用有检疫证明的鲜、活、冻禽及其产品。

  二、注意饮食卫生,禽肉、禽蛋等一定要煮熟煮透食用;注意厨房卫生,砧板做到生熟分开。

  三、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接触禽鸟或其粪便后要及时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不要用不干净的手触摸眼睛、口鼻。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注意生活、工作环境整洁、通风。

  四、加强体育锻炼;保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注意保暖;注意饮食多样,均衡营养。

  五、若有发热及呼吸道症状,应带上口罩,尽快到正规医疗机构诊治,并告诉医生发病前有无禽类接触史、是否去过活禽市场、近期去过哪些地方旅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