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中医的专业术语

时间:2024-04-03 13:21:14 宇涛 中医执业医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最全中医的专业术语

  中医专业术语你了解多少?为帮助同学们复习好中医专业术语,小编为大家分享最全中医专业术语及解释,希望对大家学习中医有参考作用!

  最全中医的专业术语 1

  【元气】指人体维持组织.器官生理功能的基本物质与活动能力。元气在胚胎时已经形成,藏于肾中,与命门有密切联系。

  【气血】指人体内的气和血。

  “气”的含义较广,包括人体内能运行变化的精微物质,或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均泛称为“气”,如水谷之气、呼吸之气、脏腑之气、经络之气等。

  血,主要指血液,为水谷精微所化生,由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成。

  气与血各有其不同作用,而又相互依存,以营养脏器组织,维持生命活动。

  【津液】津和液的合称。指人体中的液体,均为饮食水谷的精微所化生。津随卫气而散布,有濡润肌肉、充养皮肤的作用。

  液随精血而滋濡,有滑利关节、补益脑髓、灌濡孔窍等作用。亦指排出体外的废液,如汁液、尿液等。

  【肾阳】亦称“真阳”,“元阳”,“命门之火”。指肾脏的阳气。肾阳有温养腑脏的作用,为人体阳气的根本。肾阳与肾阴相互依存,两者结合,以维持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生命活动。

  【肾阴】亦称“真阴”、“元阴”、“肾水”。指肾脏的阴精。肾阴有滋养脏腑的作用,为人体阴液的根本。

  《景岳全书》称:“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肾阴与肾阳相互依存,两者给合,以维持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生命活动。

  【舌苔】正常人的舌背上有一层薄白而润的苔状物,叫舌苔。由脱落的角化上皮、唾液、细菌、食物碎屑及渗出的白血细胞等组成。

  在正常情况下,由于咀嚼和吞咽动作,以及唾液、饮食的冲洗,经常不断地清除掉舌表面的物质,仅表现为薄白的一层舌苔。

  当患病时,进食少或只进软食,使咀嚼和舌的动作减少,或唾液分泌减少,舌苔就变厚。常见的舌苔有白、黄、黑三种。

  祖国医学认为,舌苔是由胃气所生,从舌苔的白和黄,可辨病之寒热;从舌苔的薄和厚可辨病之重深浅;从舌苔的变化,可辨病之转化。

  【表证】外感病邪一般先侵袭体表的呼吸道,其出现的证候,称为“表证”。表证有表寒、表热之分;

  表寒常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鼻塞流涕、咳嗽痰白、关节酸痛、苔白口不渴、脉浮紧等;

  表热则见身热不恶寒、咽痛口渴、咳嗽痰黄、脉浮数等。

  【实证】指人体受外邪侵袭,或因痰火、瘀血、虫积、食积、水湿等阻滞所引起的实性证候。

  与虚证相对而言。如面赤、气粗、痰壅、喘满、痞块、症结、肿胀、腹痛、拒按、便秘溲赤、舌苔厚腻、脉实大有力等。

  【热证】主要指人体感受温邪、暑气或寒邪化热而引起的热性证候。

  如身热汗多、面赤烦燥、口渴喜冷饮、神昏谵语、便秘或泄泻热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及脉洪、大、滑、数等。

  【虚证】指人体因精气不足而出现的正气虚弱的证候。

  与实证相对而言。如面色不华、精神疲惫、气短音低、自汗盗汗、头晕眼花、心悸失眠、饮食减少,舌质淡胖或瘦瘪、脉虚细无力等。

  【阴虚】指精血或津液亏损的病理现象。因精血和津液都属阴,故称阴虚,多见于劳损久病或热病之后而致阴液内耗的患者。

  由于阴虚不能制火,火炽则灼伤阴液而更虚,两者常互相影响。阴虚主症为五心烦热或午后潮热、盗汗、颧红、消瘦、舌红少苔等。

  【虚火】一般是指阴虚而导致火升的病理现象。阴虚有五脏之阴偏虚与精、血、津、液等亏损的不同情况。

  阴虚则阳气相对的亢盛,易于导致虚火上升,故虽见火升征象,实为阴虚所引起。临床表现为咽喉干痛、颧红升火、心烦少寐、脉细数等。

  【阳虚】指阳气虚衰的病理现象。阳气有温暖肢体、脏腑的作用,如阳虚则机体功能减退,容易出现虚寒的征象。

  常见的有卫阳虚、脾阳虚、肾阳虚等。阳虚主症为畏寒肢冷、面色皑白、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脉沉微无力等。

  【气虚】一般多指中气不足或元气虚衰的病理现象。两者既又联系,又有区别。如饮食失调.劳倦伤脾,每致中气受伤,而见肢倦、乏力、神疲、食少等症。

  若素体虚弱,或耗伤肾精,每致元气受损,而见头晕、腰酸、气短、气促、小便频数等症。在中气不足或元气虚弱的患者,往往影响其他脏器的功能活动。可出现各脏的.气虚证候。

  【肾虚】指肾脏精气亏损的病理现象。肾亏的原因,可由禀赋不足或肾精耗损太过所致。

  临床表现多见精神倦怠、眩晕、耳鸣、腰酸、并可兼见咽干、潮热或肢冷、阳痿等症。

  由于肾精有滋养五脏的作用,故肾脏的精气亏耗,不仅表现为肾脏的病变,同时能影响其他脏器的病理变化,说明肾脏在人体生理活动与病理变化方面的重要性。

  【血虚】指体内阴血亏损的病理现象。可由失血过多,或久病阴血虚耗,或脾胃功能失常,水谷精微不能化生血液等所致。

  由于气与血有密切关系,故血虚每易引起气虚,而气虚不能化生血液,又为形成血虚的一个因素。血虚主症为面色萎黄、眩晕、心悸、失眠、脉虚细等。

  【脾虚】指脾气虚弱的病理现象。多因饮食失调、劳逸失度,或久病体虚所引起。

  脾有运化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输布水液以及统摄血液等作用。脾虚则运化失常,并可出现营养障碍,水液失于布散而生湿酿痰,或发生失血等症。

  【胃火】指胃热炽盛化火的病理现象,若胃火炽盛,可沿足阳明胃经上炎,临床表现为牙龈肿痛、口臭、并可见嘈杂易饥、便秘等症。

  【肝火】指肝火亢盛的病理现象。由于肝失疏泄,气郁化火或肝热素盛所致。与情志激动过度也有一定关系。临床表现多见目赤、易怒、头痛、胁痛、口苦、吐血、咯血、脉弦数等症。

  【肝气郁结】肝有疏泄作用,喜舒畅而恶抑郁。如肝失疏泄或清绪抑郁不舒,均可引起肝气郁结。临床表现多见胁痛、胸闷、脘胀、嗳气、妇女月经不调等症。

  【心肾不交】指心与肾生理协调失常的病理现象。多由肾阴亏损,阴精不能上承,因而心火偏亢,失于下降所致。临床表现为失眠、多梦、虚烦等症。

  【命门火衰】即指肾阳衰微的病理现象。肾阴和肾阳相互依存,故命火衰多由元气虚弱或肾精耗伤所致。临床上可见下元虚冷的证候,如精神萎顿、腰酸、肢冷、阳痿、滑精、小便清长或黎明泄泻、水肿等症。

  【房劳】 指房事过度,耗伤精气而导致疾病的一种因素或由此而形成的疾病。

  【清热】指清除邪热或虚热的各种治法。由外感温邪引起的一般称为实热。

  邪在气分的宜用辛凉清热;热毒炽盛或夹湿的宜用苦寒清热;热盛伤津的宜用甘寒清热;热在营血的宜用凉血清热法等。由阴虚而生的内热,称为虚热,宜用养阴以清热。

  养阴有滋养肺阴、肝阴、肾阴和养血、滋液等多种方法,须根据具体情况配合应用。

  在热病伤阴阶段,也可参合养阴清热法。另有气虚而致的发热,宜用甘温补气药治疗,不属清热范围。

  【解毒】指解除病毒的一种治法。“毒”有热毒、寒毒、疫毒、蛊毒、湿毒、火毒及食物中毒等,因病情不同,有内服和外治等各种不同方法。

  临床上以热毒症较为多见,常用清热解毒药物,如银花、连翘、板蓝根、蒲公英、山豆根等。

  【降火】指治疗热盛火升的一种方法。“火”有虚火、实火的区别,故治疗亦有不同。

  (1)降虚火,指用滋阴降火的药物,以治疗阴虚火升的咽痛、咯血、颜面升火、虚烦易怒、眩晕失眠、舌红口燥、脉细数等症。常用药物如玄参、生地、丹皮等。

  (2)降实火,指用清泄降火等药物,以治疗肝火上升的目赤.头痛或胃火炽盛的齿痛、便秘等症。常用药物如龙胆草、黄芩、大黄、生石膏等。

  【疏肝】 指疏调肝气的一种治法。适用于肝气郁结而致胸闷胁胀、嗳气吞酸等症。常用药物如柴胡、香附、青皮、金铃子等。

  【活血】指流畅血行的一种治法。

  适用于血行不畅、经脉阻滞,如女子经行不畅、小腹疼痛;寒凝瘀阻、胸胁或肢节疼痛及外伤所致的瘀块肿痛等症。

  常用药物如桃仁、当归、红花、川芎、丹参等。

  【健脾】指健运脾气的一种治法。

  适用于脾气虚弱,运化无力所致的脘腹胀满、大便溏泄、食欲不振、肢倦乏力等症。常用方药如参苓白术散、香砂六君子汤等。

  【化痰】指祛除痰浊的一种治法。

  适用于痰饮而导致的多种上疾患。常用药物如半夏、陈皮、茯苓、贝母等。

  痰证因病邪留阻部位、临床表现及病机的不同,化痰法常与宣肺、顺气、清热、燥湿、健脾、温阳或熄风潜阳等法分别配合应用。

  【寒证】指人体因受寒邪侵袭或因阳气不足而引起的寒性证候。

  如面色苍白、畏寒肢冷、口不渴或渴喜热饮、痰多白沫、腹痛喜温按、大便溏泄、小便清长、舌苔白润等。寒邪侵袭者多见迟脉或紧脉,阳气不足者则脉多沉微。

  【益气】指补益气的一种治法。适用于内伤劳倦或病久虚羸,而见气短懒言、面色皑白.神疲无力.肌肉消瘦等症。常用药物如党参.黄耆.白术.甘草等。

  【滋阴】指滋养阴液的一种治法。适用于阴虚潮热.盗汗.或热盛伤津而见舌红.口燥等症。常用药物如沙参.玉竹.天冬.石斛.枸杞子等。

  【补血】指补益阴血的一种治法。适用于血虚引起的面色苍白、眩晕耳鸣、心悸失眠、妇女月经不调、脉象虚弱等症。常用药物如熟地、当归、白芍、首乌等。

  【安神】指安定神志的一种治法。

  可分为重镇安神和养心安神两种。重镇安神适用于惊悸不寐、头痛头晕、耳鸣、目眩等症,常用药物如磁石、朱砂、龙齿等。

  养心安神适用于心烦、失眠、多梦、健忘等症,常用药物如丹参、枣仁、柏子仁、远志等。

  【经络】指经脉和络脉。经脉如径路,为纵行的干线;络脉如网路,为横行的分支。

  经络是内属脏腑,外络肢节,联系全身,运行气血的通路。它们纵横交叉,循行于人体内外,组成了一个有机联系的系统。

  【壮阳】指温壮肾阳的一种治法。适用于命门火衰,精气虚耗而见阳萎、滑精、小便频数、腰膝酸冷、脉象沉微等症。常用药物如鹿茸、狗肾、仙茅、锁阳、韭菜子等。

  【补肾】指补益肾阴、肾阳的治疗方法。

  肾阴虚表现为形体消瘦、眩晕、腰酸、神疲、虚热升火等症。常用药物如龟板、熟地、鳖甲、黄柏、女贞子等。

  肾阳虚表现为面色皑白、气短气促、头晕、阳痿、便溏、肢冷、水肿等症。常用药物如巴戟天、仙灵脾、肉桂、补骨脂、菟丝子等。

  最全中医的专业术语 2

  四划

  心动悸:患者除自觉心悸外,尚可察见心脏搏动亢进,甚则“其动应衣”。

  风水:水肿病的一种。多由风邪侵袭,肺气失于宣降,不能通调水道,水湿潴留体内。症见发病急骤,发热恶风,面目四肢浮肿,骨节疼痛,小便不利,脉浮等。此证可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等。

  丹毒:因患部皮肤红如涂丹,热如火灼故名。初起患部鲜红一片,边缘清楚,灼热,痒痛间作,迅速蔓延扩大,发热恶寒,头痛,口渴;甚者可见壮热烦躁、神昏谵语、恶心呕吐等毒邪内攻之证。

  气淋:由脾肾虚膀胱热所致。症见小便涩痛,小腹胀满明显。

  气滞:指体内气的运行不畅,于某一部位产生阻滞的病理。临床表现主要是局部出现胀满或疼痛的症状。气滞久则可引起血瘀,形成“气滞血瘀”,使局部的疼痛加剧(刺痛拒按),甚则结成肿块或腐损肌肉。

  气逆:指气上逆而不顺的病理。气顺则平,气逆则病。肺胃之气,以降为顺,肺气逆则见喘促、咳嗽;胃气逆则见呕吐、呃逆;肝气虽主升发,但郁怒伤肝,升发太过,也可见气火上逆,出现头痛眩晕、昏倒、吐血等症。

  五划

  白浊:

  ①指小便色白浑浊。

  ②指尿道口常滴出白色浊物,小便涩痛明显,但尿不混浊。

  六划

  阴暑证:伤暑证之一。因暑月炎热而吹风纳凉,或饮冷无度所致。由于暑月受寒,静而得病,故名。

  脱疽:又名脱骨疽,脱痈。多发于足趾,溃久则趾自落,故名。包括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和闭塞性动脉粥样硬化。

  休息痢:下痢积年累月,屡止屡发,故名。多因治疗失宜,或气血虚弱,脾肾不足,以致正虚邪恋,湿热伏于肠胃而成。

  阴盛格阳:指体内阴寒过盛,阳气被拒于外,出现内真寒而外假热的证候。病人身虽热,却反而喜盖衣被;口虽渴而饮水不多,喜热饮或漱水而不欲饮,手足躁动,但神态清楚;脉虽洪大,但按之无力。

  血淋:主症为小便涩痛有血。

  七划

  劳淋:“其状尿留茎内,数起不出,引小腹痛,小便不利,劳倦即发”,或小便淋漓不已,涩痛不甚,因劳倦过度而发。

  八划

  表证:外感病邪(风寒或风热之邪)一般先侵袭人的体表和呼吸道,其出现的证候,称为“表证”。又称“感冒”。

  疟母:又名劳疟。指疟疾日久不愈,顽痰挟瘀,结于胁下,形成的痞块。相当于久疟形成的脾脏肿大。

  疟疾:指以间歇性寒战、高热、出汗为特征的一种疾病。古人观察到本病多发于夏秋季节及山林多蚊地带。

  肺痈:肺部发生痈疡而咳吐脓血的病症。多由外感风邪热毒,蕴阻于肺,热壅血瘀,郁结成痈,久则化脓所致。临床表现有发热寒战,咳嗽,胸痛,气急,吐出腥臭脓性粘痰,甚则咳吐脓血。可见于肺脓疡、支气管扩张等疾患。

  乳痈:发于乳房部的痈,统称乳痈,即急性乳腺炎。多见于妇女产后,其病因有因肝气郁结,胃热壅滞;或因乳汁积滞;或乳儿吸乳时损伤乳头,感染热度;或产后血虚,感受外邪,以致湿热蕴结,气血凝滞而成。

  九划

  结胸:语出《伤寒论》。指邪气结于胸中的病症。主要症状有两类:一类为胸胁部有触痛,颈项强硬,发热有汗,脉寸浮关沉等;一类为从心窝到少腹硬满而痛,拒按,大便秘结,口舌干燥而渴,午后稍有潮热,脉沉结等。

  带下:指妇女阴道流出一种粘性液体,连绵不断,其状如带,名为带下。

  疥疮:因风湿热邪郁于皮肤,接触传染。以手指缝最为常见。呈针头大小的`丘疹和水泡,痒甚。解放后少见。

  骨痿:症见腰背酸软,难于直立,下肢萎弱无力,面色暗黑,牙齿干枯等。由大热灼伤阴液,或长期过劳,肾精亏损、肾火亢盛等,使骨枯而髓减所致。

  十划

  恶露:指产妇分娩后,胞宫内遗留的余血和浊液。一般产后二至三周内恶露应完全排尽,如超过三个星期,仍然持续淋漓不断,或排出很少,均属病理范围。

  恶阻:妊娠早期出现轻微恶心,有时呕吐,是常有的反应,无需治疗,不久可逐渐消失。若恶心呕吐严重,择食或食入即吐,甚则呕吐胆汁或血性物者。

  胸痹:是指胸部闷痛,甚至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为主的一种病症。包括了中医古籍中的胸痛、心痛、真心痛、厥心痛等病。西医学中的冠心病、胸膜炎、肋间神经痛等病,有与本病相似的表现。

  十一划

  淋病:淋者,欲尿而不能出,胀急痛甚;不欲尿而点滴淋沥。相当于泌尿系感染、结石等病。淋病分为气淋、劳淋、血淋、膏淋、石淋、热淋。

  淋浊:

  ①淋病与浊病的合称。淋:通常是指小便急迫、短、数、涩痛的病证。浊:指小变混浊。

  ②性病之一种。精浊下滴如败脓,有恶臭。

  痔瘘:即痔疮和肛瘘的合称。初生肛门不破者称痔;破溃而出脓血,黄水浸淫淋漓久不止者称瘘。

  黄疸:身黄、目黄、小便黄是其三大主症。多由感受时邪,或饮食不节,湿热或寒湿内阻中焦,迫使胆汁不循常道所致。

  梅核气:多由肝郁气滞痰凝,咽部痰气互结所致。患者自觉咽喉如有梅核堵塞,吞之不下,吐之不出。

  麻风:因体虚感受暴疬风毒,或接触传染,内侵血脉而成。初起患部麻木不仁,次成红斑,继则肿溃无脓,久之可蔓延全身肌肤,出现眉落、目损、鼻崩、唇裂、足底穿等重症。本并为慢性传染性皮肤病,必须隔离治疗。

  脱疽:又名脱骨疽,脱痈。多发于足趾,溃久则趾自落,故名。包括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和闭塞性动脉粥样硬化。

  十二划

  喉痹:多指发病及病程演变不危急,咽喉红肿疼痛交情,并有轻度吞咽不顺或声音低哑、寒热等证。外感、内伤均可引起,外感以风热居多,内伤以阴虚为常见。

  脾瘅:指因多食肥甘,脾热而浊气上泛,口中甜腻之证。日久可变为消渴。

  痞块:指腹腔内的积块。

  痢疾:为夏秋季常见的急性肠道疾患之一。多因外受湿热疫毒之气,内伤饮食生冷,积滞于肠中所致。主症以大便次数增多而量少,腹痛,里急后重,下粘液及脓血样大便为特征。

  十三划

  痰核:指皮下肿起如核的结块,多由湿痰流聚而成,结块多少不一,不红不肿,不硬不痛,用手触摸,如同果核状软滑而能移动,一般不会化脓溃破。痰核大多生于颈、项、下颌部,亦可见于四肢、肩背。

  痹证:有闭阻不通之意。通常多指风、寒、湿三种邪气侵犯肌表经络和骨节,发生关节或肌肉疼痛肿大和重着等一类疾患。

  十四划

  膏淋:症见小便混浊如米泔,或如鼻涕,或如脂膏,溲行不畅。本病可见于丝虫病,泌尿系感染、结核、前列腺炎等疾病。

  十六划

  瘰疬:主要指颈部淋巴结结核。又称“鼠疮”。小者为“瘰”,大者为“疬”。以其形状累累如珠,历历可数,故名。

  瘿瘤:瘿与瘤的合称。或单指瘿。瘿:又名大脖子。多指甲亢一类疾患。发病与水土有关,或忧思郁怒,肝郁不舒,脾失健运,致气滞痰凝而成。症见颈前生长肿物,色红而高突,或蒂小而下垂,有如“缨络”形状。瘤:是在体表生长的赘生物。

  臌胀:指腹部胀大,腹皮青筋显露,四肢不肿(或微肿)的病症。多因情志郁结、饮食不节、嗜酒过度、虫积日久,使肝脾损伤,气血瘀滞,水湿不运所致。

  瘴疟:指因感受山岚瘴毒而发的一种危重疟疾。主要表现为疟发之时,神识昏迷,狂妄多言,或声音哑喑等。治宜重视当地防治经验,严重者须中西医结合抢救。

  瘴毒(山岚瘴气 、瘴气、 瘴疠、瘴):《医学正传》:“岭南闽广等处曰瘴气,盖指山岚恶露烟瘴湿热恶气而名之也”。通常多指恶性疟疾。

  二十划

  癥瘕:指腹腔内痞块。一般以隐见腹内,按之形证可验,坚硬不移,痛有定处者为癥;聚散无常,推之游移不定,痛无定处者为瘕。

  癥瘕积聚:癥瘕和积聚,都是腹内积块、或胀或痛的一种病症。癥和积是有形的,而且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在脏,属血分;瘕和聚是无形的,聚散无常,痛无定处,病在腑,属气分。癥瘕积聚的发生,多因情志抑郁、饮食内伤等,致使肝脾受伤,脏腑失和,气机阻滞,瘀血内停,日久渐积而成。而正气不足,更使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二十一划

  癫痫:癫证与痫证的合称。癫,指精神错乱一类疾病;痫,指发作性的神志异常疾病。

  最全中医的专业术语 3

  1. 五心烦热:指两手两足心发热,并自觉心胸烦热。

  2. 流注:是毒邪流走不定,注无定处而发生于较深部组织的一类化脓性病症。多发于肌肉深处,结成或漫肿,单发或多发,日久成脓。多患于气血虚弱者。

  3. 肺金:传统中医学中的五行学说,用五行的属性分别脏腑器官的特性,称肺属金。

  4. 中风:指脑血管意外等疾患。病可因阴精亏损,或暴怒伤肝,使肝阳偏亢,肝风内动;“类中风”是指类似于中风的症状。

  5. 痰火:指无形之火与有形之痰煎熬胶结贮积于肺的病症。

  6. 君主之官:君主,指心在脏腑中居首要地位的意思。

  7. 虚喘:是肺肾之虚,尤以肾不纳气为主。

  8. 厥:即厥症。泛指突然晕倒。

  9. 荣、已:营气、卫气。

  10. 肝痿:又称筋痿。

  11. 气逆:指气上逆而不顺。

  12. 三焦:分上焦,中焦和下焦。上焦一般指胸膈以上部位,包括心,肺在内,中焦指膈下,脐部的上部位,包括脾,胃等脏腑;下焦指脐以下的部位,包括肾膀胱,小肠,大肠,从生理角度上讲,还包括肝,故下焦往往肝肾并提。

  13. 真火:指肾阳。

  14. 血为营,气为已:营指营气,是血中之气,卫指卫气,起卫外作用,固表作用。

  15. 龙雷之火:指肾火,肝火。心肾之火。龙火,指肾火;雷火,指心火。

  16. 相火:和“君火”(心火)相对而言,一般指肝肾的相火。

  17. 神:神气,传统中医有心藏神的说法。

  18. 肝气:指肝脏的精气。

  19. 肝血:指肝脏所藏的血。肝血与肝阴不能截然分开。

  20. 肾火:肾是阴脏,内藏水火(即真阴,真阳),水火必须保持相对平衡。

  21. 心火:广义泛指心的功能活动,狭义指心脏推动血液循环的功能。

  22. 肾气:肾精化生之气,指肾脏的功能活动,如生长,发育及性机能的活动。

  23. 肾水:指肾脏的阴液也称肾阴。

  24. 先天:人身生命,发育生殖的本源,与后天相对而言。

  25. 后天;指脾胃。人体的出生后的生长,发育,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要靠脾胃之气吸收水谷精微以滋养供给。

  26. 肝为肾之子:按五行学说,肝属木,肾属水,水生木,所以肝为肾之子,而肾为肝之母。

  27. 骨蒸:“骨”表示深层的意思,“蒸”是熏蒸的意思,形容阴虚潮热的热气自里透发而出,故称为骨蒸。

  28.心肾不交:心在上焦,属火;肾在下焦,属水。心中之阳下降至肾,能温养肾阳;肾中之阴上升至心,则能涵养心阴。在正常情况下,心火和肾水就是互相升降,协调,彼此交通,保持动态平衡。肾不交是指心阳与肾阴的生理关系失常的病态。心居上焦,肾居下焦。正常情况下,心与肾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彼此交通,保持动态平衡。如肾阴不足或心火扰动,两者失去协调关系,称为心肾不交。主要症状:心烦,失眠,多梦,怔忡,心悸,遗精等。多见于神经官能症及慢性虚弱病人。

  29. 任脉:起于小腹内(胞中)沿着脊椎骨内部上行。同时又出于会阴部,上至前阴,沿着腹部正中线,通地脐部,上至胸部,颈部,是阴部经脉的总纲。

  30. 君:即君药,指这个处方中的主药。

  31. 真水:指的是肾阴,是与肾阳相对而言,肾阳指本脏的阴液(包括肾脏所藏的精),是肾阳功能活动的基础。

  32. 肝木,脾土:中医五行学说:把肝归属于“木”,因为肝主疏泄条达:把脾归属于“土”,因脾主消化饮食,把饮食的精华运输到全身,故同土的生化万物的特化相联系。

  33. 腠理:指人体皮肤,肌肉和脏腑的`纹理,是气血流通灌注之处。腠理外连皮肤,为卫气散布和汗液等渗泄的通路。

  34. 往来寒热:恶寒和发热交替出现,定时或不定时发体的情况。

  35.君相二火:即君火和相火。君火,指心火。因心是所谓“君主之官”,故名。相火,与君火相对而言。二火相互配合,以温养脏腑,推动功能活动。一般认为命门,肝胆,三焦均内有相火,而相火的根源主要发自命门。

  36. 冲脉:奇经八脉之一。起于小腹内(胞中),沿着脊椎骨内部上行。同时由阴部的两侧,夹脐两旁向上,到胸部而止。

  37. 恶血:即败血。

  38. 败血:瘀血的一种,指溢于经脉外,积存于组织间隙的坏死血液。

  39. 带脉:奇经八脉之一。起于季胁部,横行环腰部一周。

  40. 脾气:指脾的运化功能。

  41. 命门:有生命之门的含义,有生命的关键之意。它是人体生命的根本和维持生命的要素。有指两肾为命门。

  42. 潮热:发热如潮水一样有定时,每天到一定时候体温就升高(一般多在下午出现)。

  43. 痈:病名,风疮面浅而大者为痈,因气血受毒邪所困而瘫塞不通所形成的。

  44. 手汗:指手掌心潮湿多汗的症状,多为脾胃湿热引起。

  45. 前阴:又称“下阴”指男,女外生殖器及尿道的总称。

  46. 后阴:即肛门部。

  47. 死血:指瘀血。

  48. 湿痰:痰证的一种。多由脾关健运,湿蕴酿痰所致。症见痰多稀白,或黄滑而易出。

  49. 木:即麻木。

  50.神明:即“神”的概念。“神”是神志,知觉,运动等生命活动现象的主宰,它有物质基础,由先天之精生成,由后天饮食所化生的精气来充养,才能维持和发挥它的功能。在人体它位居首要地位。前人把大脑、中枢神经的部分功能和心联系起来,故又有“心藏神”的说法。

【最全中医的专业术语】相关文章:

中医的专业术语英文翻译09-04

电源的专业术语08-13

滑板有哪些专业术语-关于滑板的专业术语06-21

赛艇有哪些专业术语-赛艇专业术语知识06-19

音质有哪些专业术语-音质的专业术语大全06-18

瑜伽专业术语解释08-09

柔道专业术语分享05-25

飞机专业术语大全09-23

品质管理专业术语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