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考点:呕吐

时间:2024-04-10 10:03:00 海洁 中医执业医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医执业医师考点:呕吐

  呕吐是指胃内容物随胃气上逆经口而出的一种症状,为内科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外感、内伤都可引起,其基本病机是外感或内伤导致胃失和降,胃气上逆,病理性质有虚有实。呕吐.呕邪藿香食保和,痰夏肝气四七煎,脾香阳理胃阴麦。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医执业医师考点:呕吐,欢迎阅读与收藏。

  呕吐原因

  1)外邪犯胃:疏邪解表、芳香化浊-藿香正气散

  2)饮食停滞:消食化滞、和胃降逆-保和丸

  3)痰饮内阻:温化痰饮、和胃降逆-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

  4)肝气犯胃:疏肝和胃、降逆止呕-半夏厚朴汤合左金丸

  5)脾胃虚寒:温中健脾、和胃降逆-理中丸

  6)胃阴不足:滋养胃阴、降逆止呕-麦门冬汤

  呕吐医治方法

  1.呕吐是指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迫使胃中之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种病证。一般以有物有声谓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无物有声谓之干呕,临床呕与吐常同时发生,故合称为呕吐。

  2.呕吐的基本病机为胃失和降,气机上逆。病变脏腑主要在胃,还与肝、脾有密切的关系。

  3.和胃、降逆、止呕为呕吐总的治疗原则。

  4.呕吐的辨证论治:

  外邪犯胃证—治法:疏邪解表,化浊和中;方药:藿香正气散。

  食滞内停证—治法:消食化滞,和胃降逆;方药:保和丸。

  痰饮中阻证—治法:温中化饮,和胃降逆;方药: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

  肝气犯胃证—治法:疏肝理气,和胃降逆;方药:四七汤。

  脾胃气虚证—治法:健脾益气,和胃降逆;方药:香砂六君子汤。

  脾胃阳虚证—治法:温中健脾,和胃降逆;方药:理中汤。

  胃阴不足证—治法:滋养胃阴,降逆止呕;方药:麦门冬汤。

  呕吐用药

  1、外邪犯胃证:以突然呕吐,频频泛恶,胸脘痞闷为主要表现,舌苔白腻,脉濡。常选用藿香正气散来疏邪解表、化浊和中、降逆止呕,包括藿香、厚朴、苏叶、陈皮等中药;

  2、饮食停滞证:以呕吐酸腐量多,或吐出未消化的食物,嗳气厌食,脘腹胀满,得食更甚,吐后反快为主要表现,舌苔厚腻,脉滑实有力。常选用保和丸来消食化滞、和胃降逆,包括山楂、神曲、半夏、茯苓等中药;

  3、痰饮内阻证:以呕吐物多为清水痰涎,或胃部如囊水,胸脘痞闷,纳食不佳为主要表现,舌苔白滑而腻,脉沉弦滑。常选用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来温化痰饮、和胃降逆。小半夏汤包括半夏、生姜,和胃降逆为主。苓桂术甘汤包括茯苓、白术、桂枝、甘草,以温阳化饮为主;

  4、肝气犯胃证:以呕吐吞酸,或干呕泛恶,脘胁胀痛,烦闷不舒,嗳气频频,每因情志不遂而发作或加重为主要表现,舌边红,苔薄腻或微黄,脉弦。常选用四七汤来疏肝和胃、降逆止呕,包括半夏、厚朴、茯苓、苏叶等中药;

  5、脾胃虚寒证:以饮食稍多即欲呕吐,时发时止,食入难化等为主要表现,舌质淡,苔薄白,脉濡弱或沉。常选用理中丸来温中健脾、和胃降逆,包括人参、白术、干姜、甘草;

  6、胃阴亏虚证:以呕吐反复发作,或时作干呕,恶心,胃中嘈杂,似饥而不欲食为主要表现,舌红少津,苔少,脉细数。常选用麦门冬汤来滋养胃阴、和胃降逆,包括人参、麦冬、半夏、粳米等中药。

【中医执业医师考点:呕吐】相关文章:

中医执业医师考点:癫痫03-25

中医执业医师考点:蛇根草03-25

中医执业医师考点:多胎的病因03-25

中医执业医师考点:皮肤针法03-25

中医执业医师考点:鹅口疮03-25

中医执业医师考点:疮疡03-25

中医执业医师考点:鼓胀,头痛等03-25

中医执业医师考点:梨果榕03-25

中医执业医师考点:大肠湿热证03-25

中医执业医师考点:儿科治疗概要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