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冬至习俗搓“米时”

时间:2023-10-25 13:20:53 美云 国学智慧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福州冬至习俗搓“米时”

  冬至习俗各处不同,冬至在福州算是一个小节日,冬至在福州被俗定为“冬节”“团圆节”,有“冬至大如年”一说。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福州冬至习俗搓“米时”,希望能为你提供帮助:

福州冬至习俗搓“米时”

  福州冬至习俗搓“米时”

  搓‘米时’搓搓,依奶疼依哥,依哥讨老婆,依弟单身哥。”这是一首福州小孩过冬至时常唱的民谣。歌谣中的“米时”就是福州冬至时必吃特色食品。然而不少福州人误把糍粑当成“米时”。

  一些朋友在买“米时”的时候,因为不太熟悉它的读音,就喊买“糍粑”,因为糍粑也是用糯米做成的,圆乎乎的,和“米时”形状相似。读者朱小姐说自己去买“米时”,不管是喊买“糍粑”还是喊买“米时”,店老板给的都是同一样东西。甚至,不少卖“米时”的贩子与一部分榕城市民也认为,糍粑就是“米时”。

  在福州传统小吃名店安泰楼,一位做小吃的师傅说,“米时”和糍粑都是福建冬至节的特别食品,做法上有点区别,但是口感差不多。糍粑是米蒸熟了用石舀捣成糊状的,这种做法在闽北一带比较流行,叫糍粑。而福州一般用米浆直接搓,就叫“米时”。

  福州民俗专家方炳桂说,“米时”与糍粑其实是差别挺大的两种食物。而且在冬至节的民俗内涵上“米时”也要比糍粑更丰富。”

  “米时”与糍粑的一大区别在制作流程上,“米时”是将生糯米用磨盘磨成米浆,而糍粑是用熟糯米放到石舀、石槽里捣成糊状,然后制作而成,颗粒略粗。另外,以前福州人搓“米时”不一定要搓成球形的,还可以搓成动物、元宝等各种形状,这也可以算是与糍粑的不同点之一。

  从民俗内涵上,“米时”也比糍粑更贴近冬至节。方炳桂说,过去有个传说,有位男子上山砍柴,被母猩猩抓走成亲,后来还生了一个儿子。一天,男子趁母猩猩不在,带着儿子逃回山下,母猩猩悲恸欲绝,孩子也哭闹着要妈妈。当天是冬至节,男子便用煮熟的“米时”粘在门板上,那是母猩猩喜欢的食物,它循着 “米时”的香气而来,最后终于找到了儿子。方炳桂说,他年轻时,还看到福州人过冬至节会把熟“米时”粘上门板。

  做法介绍:

  材料:干黄豆100克 糯米粉220克 砂糖适量

  做法:

  1、黄豆提前洗净并且凉干后入锅内用小火炒至熟

  2、放入料理机中磨成带颗粒的粉状

  3、重新放入锅内再次小火香焙(这之前过程都不要放油的哦),根据自己口味加入适量的砂糖混合均匀待用

  4、糯米粉加入适量的水揉成耳垂般柔软程度松弛15分钟

  5、根据自己的喜欢搓成圆,入开水锅内煮熟(这中间可以添次冷水以帮助圆子内外都煮透)

  6、捞起,趁热放入打好的黄豆粉中包裹后即可食用

  提示:

  1、黄豆要事先洗净并且晾干后使用

  2、炒制过程中一定要小火,否则豆子炒焦了内部还不熟呢

  3、磨好的黄豆再次炒过会更香哒,另外黄豆不要磨太细,有些颗粒最好口感会更好些

  冬至九大传统习俗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它是一年之中白天最短的一天,也是夜晚最长的一天。冬至节的蕴含最为丰富,节俗最为众多,因此还有很多别名,也叫冬节、长至节、短至节、贺冬节、一阳节,还有亚岁、肥冬、喜冬等称谓。

  今天简单为大家介绍一下冬至节的九大节日习俗。

  一、祭祖

  祭祀祖先是我国许多节日里常有的习俗活动,冬至也是其中之一。《中华全国风俗志》里,就有“冬至节,祭扫坟墓,亦名“鬼节””之说。在我们中国人的观念里,祖先的灵魂对于家族的意义,与天地诸神对于国家的力量完全可以相提并论,不可马虎,不可怠慢。祭祀或者是在家庙,或者是在坟地,都是把好吃好喝的东西,尽可能地供奉给祖先。

  二、吃饺子

  在我们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有冬至吃饺子的节日习俗。吃饺子,又称吃“捏冻耳朵”,源于汉代的一个传说。当年张仲景在长沙做官,他告老还乡时,恰逢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很多人的耳朵都被冻烂了。他非常难过,就让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棚子,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的药材放在锅里煮熟,然后捞起来剁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的样子,再放到锅里煮熟,施舍给百姓吃。大家吃了以后,耳朵就都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就模仿这做“捏冻耳朵”吃,后来就称它为“饺子”。

  三、吃馄饨

  冬至吃馄饨,最早流行于南宋。相传宋高宗赵构非常爱吃御厨做的馄饨,因为有一次馄饨没有煮熟,有人就要送这位御厨去大理寺治罪,但因为只有这位御厨会做馄饨,赵构就赦免了他。后来馄饨的制作方法就流传到民间,品种和花样越来越多,每逢冬至节时,家家户户都包馄饨吃,从而有了“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

  四、九九消寒

  冬至一到,就进入数九寒天。从冬至开始,每九天分为一个“九”共分9个“九”吗,数到81天时,便是“九尽桃花开”。

  老北京自清代起,就有吃“九九火锅”、“九九酒肉”等九九消寒的饮食习俗,在九九当中要吃十次火锅,十次火锅还有十种不同的内容,但都一次火锅,一般都是涮羊肉,这在清代和民国时期很盛行。

  五、吃羊肉

  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羊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以后,在民间就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习俗,以求来年有一个好的兆头。

  六、吃汤圆

  冬至节吃汤圆的传统习俗,在明清时代就已经约定俗成。尤其是在江南一带,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象征着家庭的和谐与吉祥。

  七、冬至赠鞋

  在冬至节里,民间有赠送孩童鞋帽的习惯。赠送鞋帽,主要是希望孩子们能够健康地成长。在过去主要是手工刺绣,而现在大多数都是从市场上购买,形式也是紧跟时代潮流。

  八、吃赤豆糯米饭

  相传,共工氏有个儿子,作恶多端,最后在冬至这一天死去,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赤豆饭吃,用以驱邪避鬼,防灾祛病。

  九、苏州冬酿酒

  姑苏地区对冬至这一节气非常重视,在当地流传着一句俗语:“冬至如大年”。传统的姑苏人家,都会在冬至这天晚上喝冬酿酒。在寒冷的冬天,冬酿酒不仅能够驱寒,更是寄托了姑苏人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寄托。

【福州冬至习俗搓“米时”】相关文章:

福州冬至有哪些习俗12-21

冬至搓汤圆的来历11-15

福州腊八节的习俗12-30

潮汕冬至习俗12-21

莆田冬至习俗12-17

广东冬至习俗12-23

苏州冬至习俗12-23

浙江冬至习俗09-05

上海冬至习俗11-29

冬至的习俗有哪些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