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审计的重点和方法

时间:2020-08-26 14:49:59 能源审计师 我要投稿

环境保护审计的重点和方法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生态环境状况越来越为大众所关注,日益成为衡量地方主要领导是否称职的指标。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环境保护审计的重点和方法!

  一、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

  聊城是资源消耗大市,废弃物排放量大,污染严重。其在环境方面存在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环境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量大,大气和水污染严重。经审计,各个县(市、区)普遍存在污染物排放量大,造成大气和水污染的情况。其中主要是二氧化硫和COD(化学需氧量)两项重要指标排放超标。

  污水处理能力不足。污水处理规划设计普遍存在“重厂轻网”现象。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偏大,管网不配套,直接导致实际处理量严重不足。虽然各县(市、区)污水处理厂均建成并投入使用,但由于建设数量相对较少,加上管网建设不完善等原因,对污水集中处理能力还不够理想。

  对履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落实情况缺乏有效监督。如发改部门节能降耗工作机制是否健全,节能执法和监管职责履行是否到位,是否存在违规或盲目审批高耗能、高污染项目等问题;环保部门是否严格进行环境执法检查和环境评价,依法严格征收排污费,是否存在对违规排放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在审计过程中,均未发现针对目标责任主体的考核和监督报告,只有目标责任主体本身提供的自查报告,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成了一纸空文。

  环境污染案件屡查屡犯。审计发现,个别环境污染案件屡查屡犯,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安全。主要原因在于,相关部门存在“以罚代管”的现象,处罚成本远低于企业污染治理投入的成本,使得企业往往选择“不治污”,从而出现环保部门屡查屡罚、企业屡查屡犯的现象。

  建设项目环境评价未完全实施到位。由于环保问话招商、发改部门缺乏沟通,部门之间存在信息孤岛,造成部分新上项目环评手续未及时办理甚至未经过环境评价就开工建设。

  排污费征收难。当前主要按照自动在线监测设备的监测数据核定排污费,但由于在线监测设备的运行、维护均由企业自行负责,因此,很难对在线监测数据的准确性进行复核,导致排污费计算的准确性得不到保证。加上个别企业排污费缴纳常常一拖再拖,按时征缴滞纳金、罚款更是难上加难。

  二、环境保护审计的.重点

  (一)将审查环保资金使用与治污成效相结合

  重点关注项目竣工投入运营后,是否达到设计能力或环境治理标准,是否造成损失浪费;对项目投产后的实际产量、成本、质量进行核实,并与项目设计文件中规定的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实际生产能力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审查是否存在对项目后期管理不严格,影响效益发挥的问题;审查有无因立项不准、管理不善、决策失误等造成项目投资失败,未达到预期效果的问题。

  (二)环境保护重点项目建设及监测情况

  重点审计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以及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项目;电力、氧化铝等高污染企业的脱硫设施等项目,要特别注意审计环保部门每年都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环保设施建设,试图通过建立远程监控系统、预警系统等方法对企业排污情况实施监控,但效果并不理想。审计人员可从环保资金效益的角度,对如何使有限的环保资金更好地发挥效益,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与建议。

  通过审计,督促企业自觉履行节能减排主体责任;摸清企业在节能减排设施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呼吁加强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引导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正确处理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加大资金投入和技术改造力度。

  (三)地方政府和部门履行环境保护责任情况

  地方政府作为履行环境保护责任的主体和第一责任人,应重点审计其环境保护工作问责制度的建立、考核和监督情况;环境保护目标和任务分解、落实到位情况;责任主体是否明确,未完成目标和责任问责情况。

  对发改、环保部门履行责任情况也要加强审计,促进工作机制健全,节能执法和监管职责履行到位。

  (四)合理界定领导干部在发展“绿色经济”中的直接责任和主管责任

  在直接责任方面,一是加强经济指标生审计,重点分析政绩成本,监督和制约不计成本和代价的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等行为,促进领导干部树立“绿色”政绩观。二是突出重大经济事项决策程序和效果审计,对推动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职责履行情况予以监督和评价。

  在主管责任方面,关注国家环保政策和节能降耗指标的贯彻执行情况,对环保专项资金的征收、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并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执行情况及重点环境公共支出的效益性进行审计。

  (五)关注并初步建立环保指标评价体系

  在审计过程中,关注环保资金投入和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投入指标是否达到法定增长比例以及投入效果如何;对环保资金等社会事业投入情况,分析增加数、增长率指标,关注地方主要领导对基础设施建设及公益事业的重视程度。初步建立环保指标评价体系,包括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的初步建立,进一步推动审计工作发展。

  (六)环保资金发挥整体效益情况

  沿着资金主线,重点审计环保专项资金的筹集、分配、拨付、使用是否规范;关注环保建设项目资金是否存在被闲置、截留、挪用等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审计人员在审前调查和账面数据取证的基础上,应顺着资金流向,延伸到资金末端,关注资金是否真正发挥整体效益。

  三、深化环境保护审计的方法

  建立环境保护审计与其他专业审计相结合、相协调的整体工作格局。结合项目情况和特点确定环境保护审计的内容与重点,合理进行审计评价。加强各审计组及审计组成员之间的协调与关联,把分散到各领域的环境保护审计成果进行集成,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以传统的财务审计为基础,探索适合环境保护审计的特定方式方法。在传统的财务审计基础上,针对环保资金投入点多面广、政策性强的特点进行绩效审计。诸如立项环节着重检查立项依据的充分性、合理性;资金分配环节着重检查资金拨付的及时性、足额性;管理使用环节着重检查资金管理使用的合法合规性;验收环节着重检查项目完成进度、项目质量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建成后是否得到充分利用,后续管护措施是否健全有效等。

  及时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推动环境保护审计全面深入开展。近几年,审计署和一些地方审计机关组织开展了一些环境保护审计项目,探索出了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应尽快进行总结并加以应用。同时,通过组织环境保护审计项目、加强培训、召开环境保护研讨会、推广环境保护审计规范等方式,促使地方审计机关围绕当地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加大环境保护审计力度。


【环境保护审计的重点和方法】相关文章:

环境保护审计重点11-11

市政项目跟踪审计的重点和方法07-13

财政存量资金审计重点和方法05-11

土地出让金审计的重点和方法07-03

房地产企业税收延伸审计的重点和方法07-20

部门预算审计的内容和重点07-13

绿化项目审计的特点和重点06-14

水资源审计重点和内容05-11

内部审计的作用和方法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