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时间:2022-10-24 12:38:50 建锋 心理咨询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跟心理健康打过交道吧,借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1

  世界卫生组织新的年龄划分法提出:45岁以下为青年,45—59岁为中年,60—74为老年前期,75—89岁为老年,9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那么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呢?

  老年人心理问题的现状:

  调查显示老年人中85%或多或少存在心理问题;27%有明显的焦虑、抑郁心理困忧;0.34%有精神病倾向或神经症、精神病;0.75%有不同程度的老年认知障碍,其中70~80岁者发生率约为1/5;约5%有躯体化症状。

  心理健康的定义:

  是指个体对环境的高效而满意的适应,在这种状态下,人的生命具有活力,人的潜能得到开发,人的价值能够实现。

  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

  有充分的安全感;有自知之明;生活目标符合实际;能保持个性的完整与和谐;能与社会保持接触;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情绪表达适当并能及时控制情绪;能从经验中学习;在不违背别人的意愿下,有限度地发展个性;能通过努力满足自己的基本需求。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健康新观念,包含“五快三良好”:

  所谓健康,并不仅仅是不得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里,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也就是说,健康是在精神上、身体上和社会交往上保持健全的状态。

  五快:吃、拉、睡、说、走。三良好:个性、处世能力、人际关系。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什么是“五快三良好”:

  吃得快:是指胃口好、不挑食、吃得迅速,表明你的内脏功能正常。注意:“吃得迅速”不是指狼吞虎咽,是指胃口好,吃什么都香,不感到难以下咽,吃东西一定要细嚼慢咽。

  便得快:是指上厕所时很快排通大小便,表明你肠胃功能良好。

  睡得快:是指上床即能熟睡、深睡,醒来时精神饱满、头脑清晰,表明你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抑制功能协调,且内脏不受任何病理信息的干扰。

  说得快:是指语言的表达准确、清晰流利,表明你思维清楚而敏捷,反应良好,心肺功能正常。

  走得快:是指行动自如,且转动敏捷,因为人的疾病和衰老往往是从下肢开始的。

  良好的个性:是指性格温和,意志坚强,感情丰富,胸怀坦荡,心境达观,不为烦恼、痛苦、伤感所左右。

  良好的处世能力:是指沉浮自如,客观观察问题,具有自我控制能力,故而能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对事物的变迁保持良好的情绪,常有知足感。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指待人接物宽和,不过分计较小事,能助人为乐、与人为善。

  老年人的心理特点:

  1.认识能力低下: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大脑功能发生改变,中枢神经系统递质的合成和代谢减弱,导致感觉能力降低、意识性差、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等。主要表现两个方面,首先是感觉迟钝,听力、视觉、嗅觉、皮肤感觉等功能减退,而致视力下降、听力减退、灵敏度下降;再有是动作灵活性差、协调性差、反应迟缓、行动笨拙。

  2.孤独和依赖:孤独是指老年人不能自觉适应周围环境,缺少或不能进行有意义的思想和感情交流。孤独心理最易产生忧郁感,长期忧郁就会焦虑不安,心神不定。依赖是指老年人做事信心不足,被动顺从,感情脆弱,犹豫不决,畏缩不前等,事事依赖别人去做,行动依靠别人决定。长期的依赖心理,就会导致情绪不稳,感觉退化。

  3.易怒和恐惧:老年人情感不稳定,易伤感,易激怒,不仅对当前事情易怒,而且容易引发对以往压抑情绪的爆发。生气以后又常常产生懊悔心理。恐惧也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心理状态,表现为害怕,有受惊的感觉,当恐惧感严重时,还会出现血压升高、心悸、呼吸加快、尿频、厌食等症状。

  4.抑郁和焦虑:抑郁是常见的情绪表现,症状是压抑、沮丧、悲观、厌世等,这与老年人脑内生物胺代谢改变有关。长期存在焦虑心理会使老年人变得心胸狭窄、吝啬、固执、急躁,长久则会引起神经内分泌失调,促使疾病发生。

  5.睡眠障碍:老年人由于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能力低下,造成睡眠减少,睡眠浅、多梦、早醒等睡眠障碍。

  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2

  一、充分的安全感。安全感需要多层次的环境条件,如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工作环境、家庭环境等等,其中家庭环境对安全感的影响最为重要。家是躲避风浪的港湾,有了家才会有安全感。

  二、充分地了解自己。就是指能够客观分析自己的能力,并作出恰如其分的判断。能否对自己的能力作出客观正确的判断,对自身的情绪有很大的影响。如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勉强去做超过自己能力的事情,常常会得不到想象中的预期结果,而使自己的精神遭受失败的打击;过低的估计自己的能力,自我评价过低,缺乏自信心,常常会产生抑郁情绪。

  三、生活目标切合实际。要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家庭条件及相应的社会环境来制定生活目标。生活目标的制定既要符合实际,还要留有余地,不要超出自己及家庭经济能力的范围。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曰:“乐莫大于无忧,富莫大于知足。”

  四、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这样一方面可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包括三个方面,即与自然、社会和人的接触。老年人退休在家,有着过多的空闲时间,常常产生抑郁或焦虑情绪。如今的老年活动中心、老年文化活动站以及老年大学为老年人与外界环境接触提供了条件。

  五、保持个性的完整与和谐。个性中的能力、兴趣、性格与气质等各个心理特征必须和谐而统一,生活中才能体验出幸福感和满足感。例如一个人的能力很强,但对其所从事的工作无兴趣,也不适合他的性格,所以他未必能够体验成功感和满足感。相反,如果他对自己的工作感兴趣,但能力很差,力不从心,也会感到很烦恼。

  六、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在现代社会中,为了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就必须不断学习。比如:不学习电脑就体会不到上网的乐趣;不学健康新观念就会使生活仍停留在吃饱穿暖的水平上。学习可以锻炼老年人的记忆和思维能力,对于预防脑功能减退和老年痴呆有益。

  七、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形成包括认知、情感、行为三个方面的心理因素。情感方面的联系是人际关系的主要特征。在人际关系中,有正性积极的关系,也有负性消极的关系,而人际关系的.协调与否,对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八、能适度地表达与控制自己的情绪。对不愉快的情绪必须给予释放或称为宣泄,但不能发泄过分,否则,既影响自己的生活,加剧了人际矛盾。另外,客观事物不是决定情绪的主要因素,情绪是通过人们对事物的评价而产生的,不同的评价结果引起不同的情绪反应。有一位老太太,大儿子是晒盐的,小儿子是卖伞的。老太太总是发愁,阴天她为大儿子担心,晴天为小儿子担心。一位心理医生对老太太说:“您真有福气,晴天您的大儿子赚钱,雨天您的小儿子赚钱。”老太太一想很有道理,便高兴起来。

  九、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兴趣爱好。一个人的才能与兴趣爱好应该对自己有利,对家庭有利,对社会有利。否则只顾得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兴趣,而损害了他人或团体的利益,就会引起人际纠纷,而增添不必要的烦恼。

  十、在不违背社会道德规范的情况下,个人的基本需要应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当个人的需求能够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愉快感和幸福感。但人的需求往往是无止境的,在法律与道德的规范下,满足个人适当的需求为最佳的选择。

  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3

  保持年轻健康的心态,生活才会过得丰富多彩,但是我们都知道,长期保持放松愉快的心情是不太可能的。对于老年人来说,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基础,老年人心理健康标准对维护心身健康至关重要。那么,评判老年人心理健康都有些什么标准呢?

  综合国内外心理学专家对老年人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结合我国老年人的实际情况,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基本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界定:

  1、有正常的感觉和知觉,有正常的思维,有良好的记忆。

  就是说在判断事物时,基本准确,不发生错觉;在回忆往事时,记忆清晰,不发生大的遗忘;在分析问题时,条理清楚,不出现逻辑混乱;在回答问题时,能对答自如,不答非所问;在平时生活中,有比较丰富的想象力,并善于用想象力为自己设计一个愉快的奋斗目标。

  2、有健全的人格。情绪稳定,意志坚强。

  积极的情绪多于消极的情绪,能够正确评价自己和外界的事物,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办事较少盲目性和冲动性。意志力表现的非常坚强,能经得起外界事物的强烈刺激。

  在悲痛时能找到发泄的方法,而不至于被悲痛所压倒。在欢乐时能有节制地欢欣鼓舞,而不是得意忘形和过分激动。遇到困难时,能沉着地运用自己的'意志和经验去加以克服,而不是一味地唉声叹气或怨天尤人。

  3、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乐于帮助他人,也乐于接受他人的帮助。在家中与老伴、子女、儿媳、女婿、孙子、孙女、外甥等都能保持情感上的融洽,能得到家人发自内心的理解和尊重。

  在外面,与过去的朋友和现在结识的朋友都能保持良好的关系。对人不求全责备,不过分要求于人,对别人不是敌视态度,而从来都是以与人为善的态度出现。无论在正式群体内,还是在非正式群体内,都有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

  4、能正确地认知社会,与大多数人的心理活动相一致。

  如对社会的看法,对改革的态度,对国内外形势的分析,对社会道德伦理的认识等等,都能与社会上大多数人的态度基本上保持一致。如果不是这样,那就是不接纳社会,与时代前进的步伐不能同向同步。

  5、能保持正常的行为,能坚持正常的生活、工作、学习、娱乐等活动。

  其一切行为符合自己在各种场合的身份和角色。老年人怎样才算是心理健康?以上这五个方面只是界定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因为许多国内外专家学者从自己研究的角度提出了许多具体标准。但无论多少标准,都不约而同地认为最重要的一条是“基本正常”,即说话办事、认识问题、逻辑思维、人际交往等都在正常状态之中。只要不偏离“正常”的轨道,那么其心理健康就是达标的。

  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4

  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如下几点:

  一、感知觉尚好。稍有衰者,可通过戴眼镜、助听器等方法弥补,判断事物不常发生错觉。

  二、记忆良好。能轻松地记住一读而过的七位数字可说明记忆良好。

  三、逻辑思维健全。说话不颠三倒四,回答问题条理清晰。

  四、想象力丰富。不拘泥于现有的框框,做的梦常新奇有趣。

  五、情感反映适度。积极的情绪多于消极的情绪。对事物能泰然处之。

  六、意志坚强。办事有始有终,能经得起悲伤和挫折。

  七、态度和蔼可亲。能知足常乐,能制怒。

  八、人际关系良好,乐意助人也受他人欢迎。

  九、保持学习的兴趣。能坚持某一方面不倦地学习。

  十、有正当的业余爱好。如养鱼、下棋、种花等喜好。

  十一、与大多数人的`心理活动基本保持一致。

  十二、保持正常的行为。能坚持正常的生活、学习、工作和活动。能有效地适应社会环境变化。

  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5

  1、感情冲淡法

  当家里只剩下“老两口,此时,老人更应关心自己的老伴,两人不仅要常沟通、常交流,做到“体己话唠一唠,“心里事聊一聊,“乐子事摆一摆,通过“话聊进一步密切夫妻间的感情。

  外出活动要尽量带上老伴,避免一方外出活动一方在家留守,使留守老人产生孤独感。

  2、爱好冲淡法

  可以重拾或是培养新的生活爱好,让自己沉浸在爱好中,这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自疗法。可尽快地拾起平日里的各种爱好和兴趣,比如钓鱼、画画、养鱼、打太极拳等。

  并根据个人兴趣培养一些新爱好,如旅游、爬山、游泳、打保龄球等。用爱好和兴趣在“空巢内种满笑声,丰富自己的生活内容,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3、作息冲淡法

  节日期间热闹、和谐、愉快的场面和气氛淡去后,老年人要马上回归到以前“二人世界或“一人世界的生活作息状态。

  按照以往的生活规律来有条不紊、按部就班地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作息规律的回归,可使老年人迅速平稳心绪,淡化节日氛围,走出“空巢的阴影。

  4、社交冲淡法

  老年人要积极的参加社会活动,在交往中冲淡生活的孤独感。也可以选择外出去探望老友,参加社区联谊会等,用热情、充实的生活内容来填充寂寞和孤独。

  四种心理有益老人健康:

  1、经常参加社交活动

  经常与亲朋好友联络的人更长寿。在交往过程中给予他人帮助,有益长寿。如果你朋友不多,建议多参加社会组织或者志愿工作。

  2、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

  尽管健康有益,但研究发现,一些长寿者在二十多岁的时候并不怎么锻炼,反而是通过多做自己感兴趣的事,让自己活动起来更能长寿,比如种花、种菜、做木匠活等。

  3、防止过度乐观

  过度乐观的人往往没有那些小心谨慎的`人细心。为了保持健康,小心谨慎的人更懂得自我防护,更少从事高风险活动,比如,抽烟、酗酒、吸毒或者飙车等。这些人也会远离有不良嗜好的人群。

  4、“好压力有益健康

  如果你讨厌所从事的工作,那么工作压力就是有害健康的“坏压力;如果你热爱自己的事业,因力争在事业上有所成就而产生的压力,就是有益健康长寿的“好压力。 关键一点是,工作必须是你的最爱,而且能让你产生成就感。

  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因素:

  老年人面对衰老,以及伴随着衰老而来的权利和能力的丧失,定会产生诸多不健康的心理。而这些不健康心理会影响人体健康,这样是很不好的。那么,影响老人健康的不良心理有哪些?快来关注下吧。

  1、怕孤独心理

  这是老年人最常见的一种心理异常,其主要表现是自我评价过低、生存意识消极、经常对他人不满及抱怨。

  长此以往,有此情况的老人就会加强对自我行为的约束、强化自我内心的封闭,逐渐地疏远社会,最终会形成孤独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模式,并将默默地承受孤独带来的痛苦。

  这类老人既希望别人关心照顾,又害怕由于过分期望而出现过大的心理落差和失望,于是常常拒绝与他人交往,因而会变得行为孤独、性情孤僻,与周围人的距离越来越远。

  2、抑郁心理

  有些老年人心理比较脆弱,面对衰老的客观事实既惧怕又无奈,这种心态如果不及时调整,极易导致抑郁。

  这种抑郁比较顽固,很容易使人丧失生活的兴趣,令人感到疲惫。因而这种人很容易情绪激动,动不动就发火,常常自卑自责、自怨自叹,严重者可有自杀的倾向和行为。

  3、偏激心理

  这种情绪可表现为两个相反的趋向。一种趋向是因衰老以点带面地否定自我,把自己看成无用之人,经常自责、自卑、自怜和自贬。

  另一种趋向是因为自 己衰老而更高地要求别人,总是希望得到他人的敬重、关心和照顾,却不考虑他人及社会的实际条件和能力。当这种希望得不到满足时,又加剧了其心理上的偏激,并因此而自暴自弃。

  4、多疑心理

  有些老人因身体有病而多疑,常表现为无病也疑,有病更疑。即使自己有一些轻伤小恙也自以为是病入膏肓、无药可救。

  间或谈病色变,问病又止,求医换药不断。这种疑病可令其对衰退的机能极度敏感,对一般人感觉不到的体内变化或体验不到的痛苦也都会有所感觉,如对心脏的跳动、胃肠的蠕动等方面的变化也能感觉到。这些过度的敏感更容易加重其疑心病。

  5、幻想心理

  受身体逐渐衰老的影响,有些老年人盼望长寿的愿望会越发强烈。于是,他们会常常用幻想来欺骗自己,以获得一时的心理宽慰,如爱听他人关于自己健康的恭维话等。

  6、怕死心理

  他们害怕衰老的核心是恐惧死亡。惧怕谈论死亡,不敢探视病人,怕经过墓地和听到哀乐,甚至看到一只死亡的动物也备受刺激,不敢正视。

  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6

  如何保持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老年人的心理特征老人保持心态年轻的技巧如何保持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1.丰富业余生活

  老年人退休后,有大量的空闲时间,子女长期在外如候鸟般在家与工作的地方迁移,老年人内心难免会有些孤独和无聊。老年人应当根据身体条件和兴趣爱好,把生活内容安排得充实些,如练书法、种花草、养禽鸟、读书报、看影视剧等,这样既可舒展心情,又能珍惜时光,使生活变得更有意义、更精彩。

  2.活到老,学到老

  活到老学到老,而人的年龄有限,而知识领域无限。老年人学习看书学习,可以提高老人的记忆力,提高老人的思维能力,丰富老人的见识,有利于老人的心理健康。

  3.保持乐观情绪

  老年人要对生活充满信心,尽量做到心胸开阔,情绪乐观,发挥自己在知识、经验、技4.学会摆脱烦恼

  生活既丰富多彩,同时也充满坎坷和烦恼,人生本来如此。大风大浪已经经过,不必为小事烦恼,更不要处于郁闷状态,要通过各种途径把坏情绪及时释放出来,保持一份好心情。

  5.家庭和社会关心

  家庭和社会的关心是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外部环境和必要条件,生病时需要照顾,不但给予物质上的关心,更重要的是给予心理上的理解和支持。

  6.加强人际交流

  老年人要经常和好友聊天谈心,交流思想感情,在集体活动和人际交往中汲取生活营养,使自己心情舒畅、生活愉快。

  老年人的心理特征

  1.怕死心理:他们害怕衰老的核心是恐惧死亡。惧怕谈论死亡,不敢探视病人,怕经过墓地和听到哀乐,甚至看到一只死亡的动物也备受刺激,不敢正视。

  2.幻想心理:受身体逐渐衰老的.影响,有些老年人盼望长寿的愿望会越发强烈。于是,他们爱听他人关于自己健康的恭维话,特别不愿意听同龄人身后之事等等,并会常常用幻想自己“健步如飞”等景象来欺骗自己,以获得一时的心理宽慰。

  3.抑郁心理:有些老年人面对衰老的客观事实既惧怕又无奈,会显得心理很脆弱,这种心态如果不及时调整,极易导致抑郁。这种抑郁比较顽固,很容易使人丧失生活的兴趣,令人感到疲惫。因而这种人很容易情绪激动,动不动就发火,常常自卑自责、自怨自叹,严重者可有自杀的倾向和行为。

  4.偏激心理:这种情绪可表现为两个相反的趋向,一种趋向是因衰老以点带面地否定自我,把自己看成无用之人,经常自责、自卑、自怜和自贬。另一种趋向是因为自己衰老而更高地要求别人,总是希望得到他人的敬重、关心和照顾,却不考虑他人及社会的实际条件和能力。当这种希望得不到满足时,又加剧了其心理上的偏激,并因此而自暴自弃。

  老人保持心态年轻的技巧:

  1、多用脑

  保即保持大脑的活力。中老年人要多用脑,如坚持读报看书、绘画、下棋,培养多种兴趣爱好。研究表明,经常用脑的65岁老人,其脑力并不比不爱动脑的35岁的青年人差。

  2、活动手脚

  活是指活动手指。经常活动手指,做两手交替运动及转动健身球,可以刺激大脑两半球,有健脑益智、延缓大脑衰老的作用。

  3、体育锻炼

  参即参加社会活动和体育活动。结交年轻朋友,以接受青春活力的感染,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脱离孤僻的生活环境。

  4、充足睡眠

  睡即睡好觉,保证睡眠充足。中老年人要学会规律地生活,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一天有八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

  5、健康饮食

  调即调节饮食。做到粗细混杂,荤素搭配,少吃些动物脂肪和含糖类食物。听即听优美动听的歌曲。优美的旋律可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使人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欢乐感觉。

  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7

  衰者和疾病:

  人到60岁以后,体力和记力都会逐步下降,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和心理上的退行性变化。这种正常的衰老变化使老年人难免有 “力不从心”的感受,并且带来一些身体不适和痛苦。尤其是高龄老人(指80岁以上的老年人),甚至担心“死亡将至”而胡乱求医用药。在衰老的基础上若再加上疾病,有些老年人就会产生忧愁、恐惧心理。当然,不同心理状态的老年人,对待衰老和疾病的态度迥然不同。

  精神创伤:

  有调查表明,精神创伤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健康水平和疾病的疗效有重要的影响,有些老年人因此陷入痛苦和悲伤之中不能自拔,久而久之必将有损健康。

  环境变化:

  最多见的是周围环境的突然变化,以及社会和家庭人际关系的影响,老年人对此往往不易适应,从而加速了衰老过程。

  此外,文化程度、过度疲劳、营养缺乏、经济欠佳、孤独空虚、死亡临近等引起的老化情绪,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也有一定的影响。

  那么,怎样才能让老年人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呢?

  第一、心明豁达,知足常乐。

  我们在长期的老年医学考察中发展,长寿老人往往都能做到到胸怀开朗,处事热情,善解人意,他们与世无争,不易动态,感到自己生活很充实、满足。

  第二、面对现实,走出误区。

  老年人应积极而适量地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如书记法、音乐、戏剧、绘画、养花、集邮等),以陶冶情操,处理好各方面的人际关系(包括家庭成员、亲朋好友等),做到与众同乐,喜当“顽童”。

  第三、结交知音(包括青少年朋友、异性朋友),经常谈心。

  老年人难免会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常在知音好友中宣泄郁闷,互相安慰,交流怀古,有助于心情舒畅,对保持心理平衡起到重要的作用。

  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8

  研究发现,人类65%~90%的疾病都与心理上的压抑感有关。85%的老年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而老化情绪是形成心理压抑的一个重要方面。老化情绪是老年人对各种事物变化的一种特殊的精神神经反应。这种反应因人而异,表现复杂多变,严重干扰和损害着老年人的神经、免疫、内分泌及其他各系统的功能,加速着衰老和老年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因素大致有三个方面。

  1、精神创伤:

  老人退休后,会面临各种无法回避的变故,如老伴、老友去世,身体衰老、健康状态每况愈下等。精神创伤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健康水平和疾病的疗效有重要影响,有些老年人因此陷入痛苦和悲伤中不能自拔,久而久之必将有损健康。

  2、衰老和疾病:

  人到60岁以后,身体会发生一系列生理和心理上的退行性变化,体力和记忆力都会逐步下降。这种正常的衰老变化使老年人难免有“力不从心”的感受,并且带来一些身体的'不适和痛苦。尤其是高龄老人,甚至会出现因担心“死亡将至”而胡乱求医用药的情况。若再加上疾病,有些老年人就会产生忧愁、烦恼、恐惧心理。

  3、环境变化:

  最多见的是周围环境的突然变化,以及社会和家庭人际关系的影响。老年人对此往往不易适应,从而加速了衰老过程。

  怎样才能让老年人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呢?

  第一、心胸豁达,知足常乐。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发现,长寿老人往往都性格开朗,处事热情,善解人意,他们与世无争,感到自己生活很充实,对现状很满足。

  第二、面对现实,走出误区。老年人应端正心态,接受现实,不论遇到什么困难,一定要对生活抱有积极态度,自己关心自己,宽慰自己,设法保持心理平衡。

  第三、培养多种兴趣爱好。老年人应积极而适量地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如练书法、听音乐、观戏剧、绘画、养花、集邮等)。人老了,空闲时间多了,老年人可借此多学一些东西,做到与众同乐,喜当“顽童”。

  第四、结交知音(包括青少年朋友、异性朋友),经常谈心。老年人难免会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常在知音好友中宣泄郁闷,互相安慰,交流怀古。这样有助于心情舒畅,对保持心理平衡有重要作用。

【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相关文章:

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06-07

老年人穿衣护理09-22

老年人吸痰护理11-11

标准乒乓球桌的标准09-07

中老年人学唱歌技巧08-17

月季切花标准04-28

老年人打乒乓球的禁忌04-02

老年人慢跑要掌握哪些要领11-12

篮球判定球标准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