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如何审题立意

时间:2022-03-09 17:26:22 其它技能 我要投稿

高考作文如何审题立意

  相信大多数人都写过离题作文,那么如何审对题意是写作的重中之重,尤其对高考来说,题意错了一切免谈。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高考作文如何审题立意。

高考作文如何审题立意

  高考作文如何审题立意

  一、主旨领悟法

  这是材料作文最为常用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如果能准确地领悟材料的中心,并以之为文章的主旨,那么,所写文章定能既切题又有深度。

  示例

  《华尔街日报》报道:海湾战争前夕,该报记者到驻沙特的美国陆战队采访时,惊奇地发现,在沙漠的帐篷里,待命的军舰上,美国的官兵正在争相研读中国的《孙子兵法》。陆战队司令格雷将军指令:《孙子兵法》为陆战队官兵必读书。

  综观材料,我们不难发现,美国官兵之所以学习中国的《孙子兵法》,是用以指导他们的战术,材料的主旨十分清晰,据此,可提炼“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之类的观点。当然,这是显性的;从隐性看,外国人尚且如此重视对我国文化遗产的学习,那么作为中国人的我们,则更应“重视祖国文化遗产的传承”,而这在某种意义上更具深意。

  二、关键把握法

  关键词句往往是“文眼”,蕴含着材料的主旨。因此,可将其作把握材料、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词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示例

  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芒时,一个记者问他:“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回答说:“下一个!”而当他在足坛崭露头角,已成为世界著名球王,并踢进一千多个球后,记者又问道:“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下一个!”

  这“下一个”三个字,既体现出永不满足的进取精神,又蕴含着艺无止境、不断创新的哲理,闪耀着人格、智慧、精神的光芒。抓住了这个关键词,便抓住了材料的灵魂实质。

  三、由果溯因法

  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比如,有很多事物就是以因果关系的联系形式存在的。写材料作文,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

  示例

  某胶粘剂公司研制成强力万能胶水,在推向市场之前,别出心裁地将一枚价值可观的大金币,用该胶水粘在该公司的大理石柱上,并称谁能将其取下而不损坏门柱,金币归谁。一时间,门前人头攒动,不少人纷纷一试身手,结果力气耗尽,金币却岿然不动。人群中爆发出热烈掌声,各色人等称赞有加,消息不胫而走。新产品一上市,厂家即获得巨大效益。

  材料中新产品一上市,之所以“获得巨大效益”,一是因为该强力万能胶水粘后能“岿然不动”的有目共睹的过硬质量,二是由于公司采用了非同寻常的营销宣传策略,于是,我们便能顺理成章地分别得出“事实胜于雄辩”、“酒香还需巧吆喝”的结论。相比之下,后者更富有时代气息。

  四、寓意揭示法

  对于一些寄寓性材料,如寓言、童话、漫画等,须透过材料的表象,进行“由物及人”、“由物及事”的联想,即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挖掘其真正的内涵,从而确立论点。

  示例

  驴子驮盐渡河,它滑了一下,跌进水里,盐溶化了,它站起来时轻了许多。这件事使它很高兴。又有一天,它驮了海绵走到河边,故意一滑,跌进水里,那海绵吸了水,驴子站不起来,终于淹死了。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切应从实际出发,情况变化了,我们的思想和工作方法也应随之变化,如果墨守成规,或盲目套用,必将招致失败。写作时要透过驴子驮盐和海绵的表象,把握并取其寓意作为文章的论点。

  五、细节切入法

  示例

  郑板桥的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俗称“板桥体”。他的作品单个字体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

  从局部细节来看,大致有以下思路:

  郑板桥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启示人们要“善于借鉴”,学会融合;“作品单个字体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提示我们要注重个体与总体、局部与整体关系的和谐,即“和谐就是美”;而“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则揭示出任何事物唯有“彰显个性”,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方能体现其价值、立于不败之地的真理。

  六、倾向揣摩法

  面对材料作文,不少考生因未能真正吃透材料,熟练掌握审题立意、观点提炼的方法,时常造成所提炼的观点与材料若即若离,甚至南辕北辙,即使你的文章结构再严谨、论证再充分、事例再丰富、语言再优美,也只能是“瞎子点灯白费蜡”了。可见,材料作文的观点提炼,至关重要。

  那么,如何才能吃透材料,紧扣材料,选好角度,确立一个具有相当新意、深意的观点呢?

  七、多向发散法

  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比较散。对于这样的材料,审题时可以采用多向发散的思维方法,围绕材料展开多角度立意。

  示例

  薛潭学讴于秦青,未尽秦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从薛潭角度,我们可抓住他“学讴”、“未尽秦青之技”就“辞归”,得出“要谦虚”的启示;也可从他意识到自己远未学到老师的本事而“谢求反”,总结出“要知错即改”的道理。从老师秦青的角度,我们可从他面对学生的自以为是,并未发怒,而是“弗止,饯于郊衢”,且“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的不一般的举动中,受到启发:“教育要讲究方法”。

  然而薛潭“终身不敢言归”的做法值得商榷。倘若学生真的将老师的本事全部学到家的话,那又何必“终身不敢言归”呢?我们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另行拜师,博采众长。当然,提炼出多个观点后,应择优而作。

  八、舍次求主法

  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往往会牵涉许多人和事。因此,审题时要明确哪些是材料的主要人物或事件,哪些是次要人物或事件,并舍弃次要人物或事件,从主要人物或事件的角度审题立意。

  示例

  公交车靠站停稳后,车站上一位妇女为抓紧时间,抱起原先站着等车的小孩上车。车上一青年乘客主动起身让座。抱小孩妇女谢过对方,放下小孩,笑笑说:“小家伙刚会走路,还是让他自己站吧。”此刻,见两人互相谦让,无人入座,一旁的时髦少妇眼明手快,一屁股坐下,并大声招呼道:“囡囡,妈妈帮侬抢到座位了。”

  材料中共出现了三个“人物”。无论从让座青年角度提倡“要助人为乐”,还是从抢座位的时髦少妇方面提出“要文明礼让”,似乎均无不可。然而从整个材料的重心、指向来看,应舍弃后两个次要人物,着眼点放在主角抱小孩的妇女身上,宜立意“尽早让孩子自立”。

  九、求同存异法

  此法对组合性材料作文尤为适宜。如果提供的组合性材料内涵是一致的,可以抽取其共同的、本质的内容,提炼出一个论点;如果提供的材料之间内涵不一致,甚至相差很远,那么应摒弃相异的面,寻找交叉、重合的点。

  示例

  丹麦人去钓鱼会随身带一把尺子,钓到鱼,常常用尺子量一量,将不够尺寸的小鱼放回河里。他们说:“让小鱼长大不更好吗?”两千多年前,我国孟子曾说过:“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一中一外、一古一今的两材料,告诉我们的是同一个道理:在急功近利、异常浮躁的当今社会,务必“要有远见卓识”。

  十、互补完善法

  示例

  ①佛罗伦萨诗人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②波兰谚语:“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材料①“走自己的路”强调要有坚定的信念;材料②“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是讲走路时要有虚心求教的精神,要听从他人指导。两者孰是孰非?两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若将两者结合起来,就既全面又合理。因此,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只有既有“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念,又有“常问路”的虚心精神,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当然,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还有很多,而各种方法也并非孤立的',可能互有交叉。若在具体的审题立意过程中能灵活地综合运用,效果则更佳。

  高考作文技巧

  高考作文有着许多特殊性,不能等同于平时写作。高考作文是限时作文,时间短,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开掘、构思、立意、选材……要完成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不注意一些应试技巧,要得到较高分数,是很难做到的。从历年的高考试题作文中,可以发现,一篇好的高分作文,都有这样一些共同点,即有一个好的标题,精炼的语言,好的中心,良好的结尾和一手好字。因而,在有限的时间内,我们要作好一篇好的限时作文,有必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入手,做到用有限的时间完成一篇上好的佳作,从而拿足基础分,并拿到优级分。

  一、列好提纲

  高考既考能力又考速度。考场上列作文提纲,可先写出简单的结构模式,然后把可能用上的词句和例子,如名言警句、古诗词、古今中外的事例,简省写出,只要自己看得懂就行。写于卷面之前,可边浏览边修改,择优录用。这样既能节省时间,又能一气呵成,避免文面多处涂改。

  二、标题

  标题是一篇文章的灵魂。一个新颖、别致、准确鲜明、简洁凝练、短小精悍、不落俗套、含义丰富,耐人寻味的题目的标题,常常让人眼前一亮,精神一振,极易产生细读的欲望。“题好文一半”,一篇高考作文,只有充分利用其“不变”,全力以赴地思考把握其“变”,才能短时高效,才能有望获取高分。

  三、开头

  古人曾把文章的开头比喻为“凤头”,也就是要做到像凤头那样美丽、精彩,能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高考作文的开头一般要求做到“点题要明、材料要准、语言要精”,也就是在开头要迅速表明文章的观点,要选用能准确表明观点的材料,要运用精炼的语言来表达。开头就点题,干净利索,毫无拖泥带水,说明文章的主旨要义,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

  四、创新语句、内容,锤炼语言

  高考作文的创新要从形式上的创新发展到内容上的创新,如何让作文材料新鲜、新颖,显得十分关键。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挖掘运用语文教材中的材料,运用到不同的主题上,这些材料容易唤起阅卷老师的共鸣。同样主题的材料,要从不同的角度使用,要让人产生耳目一新之感。高考作文是“一篇文章见语文”,就必须要有亮点来吸引阅卷老师,就要认真锤炼语言,有几个富有思辨的、具有强烈的思想刺激力的句子,不仅可以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而且可以打破平铺直叙的单调,增加文章的思想含量。如2008年上海卷唯一满分作文《他们》,文章“蕴含的情感力量、人文精神乃至一种可贵的社会责任感”,深深地感动了阅卷者。修辞手法的选用,要做到“精”而不要多而杂,“精”则生辉,“多”则杂乱花哨,适得其反。

  通常情况下,一篇高考作文的最佳写作时间在50分钟左右,因而在谋篇布局上要做到一是结构模式要“简”、二是内容要“新”、三是立意要“深”、四是感情要“真”。

  高考作文先要整体构思。从开头结尾到过渡照应、主体展开、材料选取等,在动笔前都要通盘考虑,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材料新颖又切合题意,要力避大众化和过于平淡的素材,要善于从现实生活、历史典故、文学名著中去搜寻别人没有用过的材料,而且要注意材料的贴切性、典型性、新颖性、多样性。立意又要有深度,要“掘地三尺”。“千古文章意为高”,通过纵向和横向的比较,理想和现实的观照,偶然和必然的分析尝试辩证地寻找理性的答案。文章也不是无病呻吟的“涂鸭”,而是酸甜苦辣感情的寄托。诚挚朴实的情感,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常能打动阅卷者。流畅优美的语言和没有错字、病句,词句洗练流利,语脉首尾贯通,文意开合自如,使作文的语言让人一读就感到美,读来是一种享受,品来是一种惬意。同时作文字迹清楚、端正,字体美观大方,无明显涂痕的试卷,有一个好的整体效果,这样就能立即获得评卷老师的好感,就能得到高分。

  五、结尾

  古人比喻文章的结尾为“豹尾”,也就是文章的结尾要像豹子尾巴那样有力、刚健。主体结构说完就完,斩钉截铁,戛然而止,没有多余拖沓的废话,没有过多不必要的修饰或补充,能给读者以主体鲜明的印象。同时也通过对文章的题目或开头进行回顾或照应,使文章结尾生动、富有意蕴、首尾圆和,对中心思想、主要内容等进行清晰明朗的总结,甚至是画龙点睛,卒章显志,恰当的总结和归纳能使文章增色。利用结尾引申出一层新的意思,略加交代,或由个别而到一般,由此及彼,引人深思、回味,这样一篇上好的作文也就能完成了。

  总之,在高考这样有限的时间内,恰当地安排好时间,把有限的时间充分应用好,在抓速度的同时,也抓好作文的写作,就能更好的取得高分,也就能取得满意的成绩,达到理想的目标。

  高考作文得分技巧

  例一:站在历史的海岸漫溯那一道道历史沟渠:楚大夫沉吟泽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扬鞭东指,壮心不已;陶渊明悠然南山,饮酒采菊……他们选择了永恒,纵然谄媚诬蔑视听,也不随其流扬其波,这是执着的选择;纵然马革裹尸,魂归狼烟,只是豪壮的选择;纵然一身清苦,终日难饱,也愿怡然自乐,躬耕陇亩,这是高雅的选择。在一番选择中,帝王将相成其盖世伟业,贤士迁客成其千古文章。

  例二:心的本色该是如此。成,如朗月照花,深潭微澜,不论顺逆,不论成败的超然,是扬鞭策马,登高临远的驿站;败,仍滴水穿石,汇流入海,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的傲岸,有“将相本无主,男儿当自强”的倔强。荣,江山依旧,风采犹然,恰沧海巫山,熟视岁月如流,浮华万千,不屑过眼烟云;辱,胯下韩信,雪底苍松,宛若羽化之仙,知退一步,海阔天空,不肯因噎废食。

  例三:掩卷沉思时,首先从记忆的湖面泛起的,便是历史尽头那一道道光彩的背影。穿越时空的苍凉与沉重。抵达我们刻骨铭心的记忆深处。三国时的羽扇纶巾,先秦两汉的明月关,长安城上的紫气辉云,江河两岸的饿殍哀鸿,都在历史的书面中栩栩如生。假若记忆可以移植,我情愿在这一段凝重的记忆中感受民族的盛衰交替和前进之路的坎坷崎岖。当唐宋的光景一片歌舞升平,当忽必烈的铁骑驰骋中亚的土地,我们可以在那一段灿烂的记忆中激动欢呼、喜极而泣;当大清帝国的势力衰微,列强的屠刀残杀我中华儿女,我们可以在那一段痛心疾首的记忆中,唤起民族的觉醒,奋发图强,一雪国耻。正是这一串串凝血含泪的记忆给了我们顽强的斗志和坚定的信念,我们没齿不忘。

  例四:生活如海,宽容作舟,泛舟于海,方知海之宽阔;生活如山,宽容为径,循径登山,方知山之高大;生活如歌,宽容是曲,和曲而歌,方知歌之动听。

  例五:唐太宗接纳魏征等人的进谏,于是有了开明盛世;朱元璋接受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的建议,于是也国泰民安。

  例六:生命犹如海洋,生活恰是轻舟,扬起思维的风帆,穿梭于人生的海洋。

  例七:班超投笔从戎,志在报国,在对匈奴一战中从容不迫,沉稳冷静,终弘扬国威,不教胡马度阴山。林则徐斩钉截铁,志在禁烟,在与洋人交涉中不卑不元,稳中含刚,终虎门销烟,让洋人胆战心寒。

  例八:诚信如海,可以容纳百川。得名,则可以名扬四海,流芳百世;得利,则可取之有道,泽被后世;得才,则可以匡扶正义,正道直行

  高考作文结尾技巧

  结尾处学生常见的毛病有两种。一为画蛇添足型,即为了达到字数要求,胡编乱造,说一些与主题无关的话,这不仅毫无作用,反而削弱了文章的表现力。二为公式化口号型,受应试文章的影响,考生在文章结尾加上一些空洞的、毫无生命力的口号,标语之类的语言,名义上是抒情议论,实则狗尾续貂,毫无作用。那么,怎样写好文章的结尾呢?

  1、尾首照应式。

  这种开头方式就是在文章的结尾处有意识地在文字上或含义上与开头呼应,使得首尾应和。“开头点题,主体叙事,结尾呼应开头”,这是应试作文最基本的结构。不过,照应开头也要讲究方法,不是开头简单的重复,而应该是主旨的深化,情感的升华。例如20xx年湖南卷优秀作文《我站在老屋的门口》的结尾:

  (开头:一座低矮的小木房,只在屋顶披着一层灰色的瓦,时光侵蚀了老屋的门。而我徘徊在门口,想着那些平常小事。)

  结尾:我站在老屋门口,想着那些平常小事。老屋的门,被岁月锁着。

  结尾与开头遥相呼应,并形成了一种复沓咏叹之势,强化了文章的抒情色彩,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2、抒情赞美式。

  用抒情的方式收尾,能够表达作者心中的情愫,激起读者情感的波澜,引起读者的共鸣,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种结尾方式主要用于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中,也可用于说明文及议论文的写作。例如20xx年山东某考生《见证》的结尾:

  “一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这是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说的一句名言。其实,当乡亲们的双脚洗去了昨日的泥泞,甩掉了昔日的辛酸,摆脱了贫困的命运,带着澎湃的激情与自信,带着美好的憧憬和向往,带着庄稼人特有的朴实和芬芳,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开创更加灿烂的未来,我的心情也充满了豪迈:家乡发生的可喜的变化,难道不是当代中国60年来继往开来、翻天覆地巨大变化一个直观的缩影,一个伟大的见证吗?

  结尾用一组排比句表达了内心的豪迈之情,并以一个反问句作结,鲜明地点出了文章的主题。如撞钟,轰然一声,棰虽停而韵绵绵不止。

  3、引用佳句式。

  结尾引用名言名句、歌词,使得文章的主题得到升华,作者的情感彰显无疑,给人“余音绕梁,三月不绝”之感。例如20xx福建卷《这也是一种幸福》的结尾:

  不是每一份爱都需要“众里寻她(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苦苦追寻;不是每一份情,都需要“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肝肠寸断;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也是一种幸福。

  作者引用两首宋词的诗句,前后暗藏“爱情”之旨,表现父母之间平淡而又深沉的爱。意蕴悠长,令人回味不已。

  4、收笔归旨式(卒章显志式)。

  这种方式即在结尾处总结全文的基本内容,用简要的几句话对内容进行合拢、收束;或者在文章的结尾点明题旨,通常称作卒章显志。

  例1:美好的景色要求我们踮起脚尖。

  人间的真爱驱使我们踮起脚尖。

  完美的人生离不开我们踮起脚尖。(20xx湖南某考生的《踮起脚尖》)

  作者于结尾处再次重申文章的三个分论点,总结全文,结构严谨而完整。

  例2:没有人一生下来就对生活熟悉。渐渐地,我们所熟悉的事物越来越多。此时,不妨放下熟悉的事情,去挑战新的事物,让自己的人生不在熟悉而无味中度过,而描绘出自己不一样的多彩人生!(20xx年四川某考生《熟悉》)

  作者在结尾点明中心,响亮而有力,为全文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5、戛然而止式。

  所谓“戛然而止”,是指在结尾处快速收束全文,或在情节高潮处、关键处陡然而止、或在意蕴正足时停笔打住;或在说理正酣处突然住口。这种方式,留下空白,总是令读者回味无穷,不肯掩卷。不同的文体中,表现方式不同,大致有两种情况。

  ①情节的的设置戛然而止

  这种方式侧重于记叙性的文章,结尾戛然而止,或文笔一转,让读者大出意料。从而产生戏剧性的效果,给人以想象和思考的空间。例如台湾作家陈启佑的小小说《永远的蝴蝶》,故事很简单,“我”和女友樱子在一个雨天去寄信,樱子帮我寄信过马路时被车祸夺取了生命。小说一直在渲染一种悲凉的气氛,信的谜底在结尾揭开:

  妈妈:我打算在下个月和樱子结婚。

  小说写到这里就戛然而止,留给读者的是蔓延在心中的无限惋惜与悲伤。

  ②语意表达点到为止

  这种方式多用于散文、议论文的结尾,精炼简短,富有哲理或意蕴,给读者留下回味的余地。例如20xx江苏卷《品味时尚》的结尾:

  (开头:去年的现在,我在上海黄埔江,经不起旅游宣传手册上“江枫渔火对愁眠”的诱惑,爬上了一叶扁舟。)

  而这两种时尚下,又有着怎样的我所看不见的落差?

  “扁舟”与“快艇”,都市与渔村的“时尚”之间,存在的是何种“落差”?作者似乎没有说什么,似乎什么都说了……用一个问句结尾,言简意赅,意味深长,引人深思。

  高考作文开头技巧

  考生作文开头存在的问题:

  1、不必要的释题;

  2、故弄玄虚,转弯抹角,入题太慢;

  3、照抄原材料或引用复述不简练,中心话题“千呼万唤不出来”。

  比一比下面几段开头:

  选择如同我们的左手和右手:一边是诚信,另一边是自己的私欲。《左手诚信,右手私欲》

  松柏不会因为遭受几次雨雪的侵袭而放弃它对大地常青的承诺;江河不会因为遭遇几次干旱而停下它奔向大海的脚步;山峰不会因为受到种种灾害而改变对草木的呵护。《诚信做人》

  中华的传统美德有很多,诚信只是其中的一种,而且,诚信的人往往都会有着其他的美德,但有着其他美德的人不一定有诚信方面的美德,可以说,诚信可以做为人的评价之一,是对人了解的途径。《心的跳动》

  高考作文开头的要求:

  1、要向主题靠拢(扣题):梁启超说文章最要令人一望而知其宗旨之所在,才易动人。《三国演义》开头?“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对历史的概括性就非常强。

  2、要短小精悍:茅盾《海南杂忆》开头?“我们到了那有名的‘天涯海角’。”12个字便交代清楚了所游地点,为下文由所见所闻引起对历史的追忆开路。清晨,大雾。陈国凯《雾》开头仅四字白描,见解深刻既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与环境,又暗示故事结局,含义深刻隽永。

  23、要有文采:运用修辞手法。“青春是用意志的血滴和拼搏的汗水酿成的琼浆——历久弥香。”《青春》;“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楼梦》以诗开头,生动含蓄。“当你再烈日当空的夏季挥洒汗水时,当你在车水马龙的闹市匆匆而过时,当你在为了家人的幸福生活默默奋斗时,当你在遭遇挫折却露出灿烂的笑容时,我想说,这个世界需要你:农民工兄弟﹗”(2011山东高考优秀作文《这世界需要你》)开头运用排比抒情强烈,富有感染力。“期待是血与泪浇灌的红霞,是风与浪拍打的港湾;期待是苦与乐飞翔的翅膀,是忧与喜编织的童话。”(2011四川高考作文《总有一种期待》

  高考作文开头技巧:

  1、开门见山法:

  就是文章开头不转弯抹角,直截了当地点明写作主题的开头方法,这样的开头讲究要言不烦,片言明旨,寥寥数语即能概括全文内容,明中心,摄魂魄。其效果是紧扣标题,内容明白、中心突出。

  例1:朱自清《背影》的开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两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开篇点题,为下文写父爱埋下伏笔。

  例2:2012全国课标卷《勿以善小而不为》?做好事不分大小,重要的是要有一颗行善之心。勿以善小而不为,是做一个行善之人的基本要求。

  例3:太阳不语,自是一种光辉;高山不语,自是一种巍峨;蓝天不语,自是一种高远……人也一样,沉默不语也是一种潜在的、无声的激励,是一种可贵如金的品质。(2009年高考福建卷优秀作文《这也是一种激励》的开头)【点评】本开头先用“太阳不语,自是一种光辉;高山不语,自是一种巍峨;蓝天不语,自是一种高远?”这一排比句作铺垫,接着便类比推出“沉默不语也是一种激励”这一中心论点。开篇即亮明题旨,给人一种简洁明了的印象,同时营造出一种浓郁的抒情气氛。

  3例4:平凡,可以因为一种心性而伟岸。生命,可以因为一种倾情而绚丽。无论命运是让你瑟缩在世界的一角,还是让你屹立在历史之巅,有一种超脱生死、能被时间长河所拥抱的爱与悲悯,叫做情有独钟。(2011重庆满分作文《情有独钟》)

  2、巧用修辞法:最常见的是比喻和排比(注: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

  开篇使用修辞(拟人、排比、对比、比喻、设问、反问、反复等),生动形象,易把读者带入文章境界中,以引起读者对所要面对的事物或观点的兴趣,使文章开端新颖,极富吸引力。排比句,句式整齐,气势充沛,极富感染力;比喻句、拟人句,形象生动,新颖别致;设问句,则让读者一开始便生发好奇感,产生阅读兴趣。总之,运用修辞法设置文章的开头,能使读者开篇即能体味到飞扬的文采。

  例1:2010年高考全国卷Ⅱ的优秀作文《守住内心的深度》的开头:“一盏茶,一缕香,一捧古卷细思量,如豆的灯光下,书香浸染,茶香缭绕,心香氤氲……”例2:2010年高考全国卷Ⅱ的优秀作文《浅阅读与深阅读》的开头:茫茫书海之中,如果深阅读是大海,那么浅阅读只能是小溪;如果深阅读是蓝天,那么浅阅读只能是浮云;如果深阅读是草原,那么浅阅读只能是绿坪。运用排比、比喻突出了深阅读之于人的意义,观点鲜明。

  例3:2012课标全国卷《常怀感恩之心》的开头:感恩,是冬日里的阳光;感恩,是雨后的彩虹;感恩,是沙漠里的绿洲;感恩,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运用排比、比喻生动突出感恩的重要性,紧扣标题。

  课堂练习:

  阅读下面材料,拟一个标题,综合运用开门见山法和修辞手法写一段开头。周末,我从学校回家帮着干农活。今春雨多,道路泥泞,我挑着一担秧苗,在溜滑的田埂上走了没几步,就心跳加速,担子直晃,只好放下,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妈妈在田里插秧,看到我的窘态,大声地喊:?孩子,外衣脱了,鞋子

  4脱了,再试试﹗?我脱了外衣和鞋袜,卷起裤脚,重新挑起重担。咦,一下子就觉得脚底下稳当了,担子轻了,很快就把秧苗挑到妈妈跟前。妈妈说:?你不是没有能力挑这个担子,你是担心摔倒,弄脏衣服,注意力不集中。脱掉外衣和鞋袜,就甩掉了多余的顾虑。?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2012大纲全国卷)

  参考标题:《放下顾虑》《放下顾虑,收或成功》《学会放弃》《放弃也是一种美》《专注铸就成功》

  精彩开头

  曾经有多少机会摆在我们面前,只是因为顾虑重重,后退一步,它便成为无奈的泡影;曾经有多少瞬间等待我们努力,只是因为顾虑束缚,它便成了永久的遗憾;曾经有多少大门向我们敞开,只是因为顾虑太重,驻留一刻,它便成了一生的悔恨。《放下顾虑》甘肃考生

  人生一世,不要有太多的顾虑,也不要感叹生活有太多的不完美。人生如果处处都是艳阳高照,时时都是祥和如意,生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放下顾虑,解出心锁,成就美好未来。《放下顾虑,解除心锁》甘肃一考生

  3、引用开头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考生在文章开头,巧妙地引用与文章主旨相关的诗词、歌词、警句、名言、谚语等内容,能使文章显得自然灵动、含蓄隽永,同时又能体现思想的厚度,彰显文化底蕴,增添文采。

  例1:2012课标全国卷《保持善良的本性》的开头:例:2012大纲全国卷《放下顾虑》的开头:“我们之所以未能走得更远,是因为我们的肩上背负的顾虑太多。于丹如是说。”

  5例2:2012高考江西卷《燕子不归春依然》的开头:“宋代诗人戴叔伦曰:燕子不归春依然,一汀烟雨杏花寒。然而,只要你向远方观瞻,就会发现其实时间仍在流转,燕子不归春依然。”

  例3:2012高考湖南卷《伸出双手,拥抱世界》的开头:“余秋雨曾曰:像城头飘来的歌,像枝头栖息的鸟,我们迟早会消失,唯有善与爱,才能永恒。伸出双手,用你的爱拥抱世界吧﹗”

  4、疑问开头法:

  效果:即在作文开头,以富有力度的语言设疑:一是设问;二是反问寓答于问;三是设疑,留下悬念。

  例1:当掌声和吹呼在终点线上响起,当奖牌和鲜花在领奖台上举起,你是否在起跑线上欣赏过独属于这一处的美丽?《跑在线上的美丽》点评:以反问开头,引起读者对“起跑线”的关注,接着点明“跑”的内涵,文笔洗炼,主旨鲜明。

  例2:《当生活遭遇困境》:当你遇上泥泞,你会怎么办?或许,你会选择逃避,找个避风的港湾;或许,你会选择哭泣,用泪水清洗伤心欲绝的心灵……例3:幸福是什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说:……常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有个好身体。李白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幸福并不需要德高望重,更不需要财大气粗。其实幸福很简单,追随你的梦想,做你想做的事情。2011福建高考《幸福的意义》

  课后作业:作文开头训练

  1、请以“拒绝平庸”为题写一段开头。

  6精彩开头:(1)平庸是无边的沙漠,拒绝是点亮黄沙的绿洲;平庸是无边的沼泽,拒绝是沼泽旁鸣唱的鸟儿;平庸是压顶的愁云,拒绝是吹散阴霾的春风。平庸让人堕落,堕落扼杀进步;拒绝平庸,救人于悬崖,挽狂澜于既倒。如此胸怀,如此睿智,如此豪迈,既让人心生感喟,又让人振臂欢呼﹗

  (2)平庸的我,坐在窗前,仰望着星空,思考着拒绝平庸的途径。

  2、请以“这世界需要你”为题写一段开头。

  精彩开头:(1)地球不会因为一个人而停止运动,世界却会因为有你而不一样。因你,才会有满园春色;因你,才会有春暖花开。

  (2)恰如平静的湖面泛起一圈圈涟漪,渐渐地,你走进了我们的世界,滋润了我们的心房;恰如寂静的夜空划过的一颗颗流星,悄悄地,你照亮了我们的世界,指明了我们的方向;恰如美妙的春天吹来的一阵阵清风,你掠过了我们的世界,驱走了严寒。恰是这世界最需要的你—希望,支撑着我们奋勇前行。

  高考作文高分技巧

  这是一个学生走过的作文之路,由“作文”至“做文”,不因其他,只是缘于考试,缘于分数。苡灵并不排斥写作,甚至可以说,她曾经那么喜欢写作,可现在,写作之于她,估计是难以言爱了!

  写作本是言为心声,当然应该随性而为随心而作,不知道哪个作家是因为深谙诸多写作门道而成为作家的,但当写作沦为考试的工具,这一切似乎都变味了!

  罪魁似乎是考试!

  然而,实际情况又并非如此!

  参加今年高考作文阅卷的朋友谈起阅卷感受:“立意不再扣题至上,只要学生自己能从材料中的某一点圆转到自己的观点,这个观点是否扣题都无关紧要,能自圆其说即可。”

  并总结“高分作文”的几条标准:

  1、观点新颖;

  2、分析论证能力强,分析语言占大部分,分析有理;

  3、论证过程思路严密,有逻辑性、有思路,反对单线思路;

  4、例证中要有递进,不断地质疑、释疑。

  本次高考改卷,对学生是否离题要求相对宽松,只要言之成理即可,没有硬性规定论点只能局限在某几方面,给学生更宽松的环境,可以畅所欲言。对于立意新颖,见解独到,语言表达酣畅淋漓的作文,鼓励给高分。今年高考作文题立意不难,学生也不易离题,但大多中规中矩,多数作文议论的是乐观面对人生,换一个角度看问题,遇到困难学会变通等等,很有创意的作文并不多见。因此,立意有新意且论述得当的作文,便极易获得较高分。

  低分卷5分,10分,20分,20几分都有,这些作文表明,部分考生基本不懂写作,无话可说,不知该写些什么,有的只有一两段话,还不着边际,似乎没经过作文训练。在30几分的作文卷里,很多只是为凑足800字,或不知所云,或东拼西凑,或废话连篇,只是勉强凑成一篇作文,而不是写出一篇作文。40分左右的作文卷大多流于平庸,缺乏亮点,缺乏深度,表述平淡、乏味。能上48至50出头的作文大多在立意方面并无特别,但论述过程较严谨,文章条理较清晰,层次也分明,表述上往往有亮点。能上60分的试卷大多立意较新,见解独到,结构严谨,表述流畅,一气呵成,卷面往往也整洁,字迹娟秀。

  由此可见,阅卷者也厌见陈腐造作的文章,考试本身也不鼓励“做文”!

  由此可见,考试的主办者也不愿意见到千篇一律假话连篇的“做文”!

  那么,是什么导致写作爱好者们讨厌写作文呢?

  其一、阅卷者虽乐见言为心声独具创见的作文,但囿于阅卷的形式和条件以及阅卷者水平的良莠不齐,虽乐见,但不一定有能力发现。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作文”者的心态。

  其二、考试的主办方虽渴望考生写作走上正途,但总是不经意地用各种形式引导着考生们走上“做文”之路,如每年风格不一的所谓作文优卷,其标准千变万化,其导向自然姿态各异。

  其三、写作教学者水平参差不齐,理念千差万别。考前突击印发资料让考生死记硬背者大有人在,列出条条框框让考生生搬硬套者不在少数,祭出作文宝典作文技巧作文绝活大旗的人也绝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凡此种种,直接影响考生的写作心态和写作初衷。

  其四、学生的功利观念也决定着其写作的走向,“作文”者为求稳而只能“做文”。

  其实,写作自然是需要一点技巧的,因此,作文总归要遵循这样的规律:作文——做文——作文。

  希望学生们耐心点,在阅读中学会“做文”,在体悟中慢慢“作文”,就好像苡灵的这一篇《做“作文”》。

  是以推荐,以飨读者!

【高考作文如何审题立意】相关文章:

2017中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08-18

GRE写作审题的技巧10-05

共享单车作文800字立意08-18

托福写作审题和布局方法10-12

精选GRE写作审题技巧分析11-11

2017高考作文点评:皇冠如何面对时代命题08-20

四级英语作文审题要点10-05

2017高考共享单车作文800字立意08-18

2017托福写作压缩审题时间的诀窍08-14

中考物理答题技巧审题注意事项07-16